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硫酸两转两吸生产中第一、二吸收酸循环槽不共槽情况下,对二吸系统是采用加水还是串酸以配置98%H2SO4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根据<硫酸干吸工序串酸自控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优化>研究结论在已有方案中补上该处合理的自控方式,形成一套完整的干吸工序自动串酸模型.  相似文献   

2.
对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一转一吸工艺进行技术改造,选用“空-填-间-电”绝热蒸发封闭稀酸洗,Ⅲ I-Ⅳ Ⅱ、“3 1”两转两吸流程。改造后,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转化系统不需补热,尾气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只要对转化系统的转化器、换热器、催化剂、保温材料等合理设计,低浓度冶炼烟气制酸采用两转两吸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简讯     
沙水 《硫酸工业》2004,(6):12-12
2004年11月28日,山东省招远市经贸局主持召开了“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金翅岭金矿200kt/a硫铁矿制酸装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该拟建装置以金翅岭金矿自产的金矿氰化尾渣(硫铁矿)为原料,采用沸腾焙烧、酸洗净化、两转两吸工艺制酸,制酸过程中的高、中温废热经回收后用于发电。  相似文献   

4.
《硫酸工业》2006,(1):10-10
扬州市中兴硫酸设备厂重质量重信誉硕果累累2005年我厂承接了国内几套不同原料的制酸工程的设计、制造、安装和开车调试,并且绝大部分已成功投产,得到硫酸生产企业的赞誉和信任,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内蒙古齐华矿业公司120 kt/a硫铁矿制酸装置,采用沸腾焙烧、废热发电、电除尘、空-填-填-电-电稀酸洗净化、两转两吸工艺,于2005年11月21日一次开车成功。(2)重庆武陵兴旺化工有限公司100 kt/a硫铁矿制酸装置,采用沸腾焙烧、炉气冷却、电除尘、内喷-填-电稀酸洗净化、两转两吸工艺,于2005年12月一次开车成功。(3)江西瑞昌宏益冶炼有限公司150 kt/a含金硫精砂脱硫  相似文献   

5.
阳极保护管壳式酸冷却器是我国“八五”重点推广的科技成果之一,在两转两吸流程中如何更好地使用是值得探讨的。 从两转两吸的物料和热量衡算得出,40kt/a规模的制酸装置,若循环酸量为100m~3/h,则二吸后酸温升高6℃左右,酸浓度提高0.05%左右。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何时将此热量移出,如何使酸合理循环。从生产  相似文献   

6.
友谊选煤厂采用了煤泥两段分级浮选、两段脱水回收工艺流程,工业性试验数据表明,将煤泥按粒径粗细进行分级后再脱泥降灰,既稳定了精煤产品的灰分,又避免了可燃体的损失,浮选精煤产率达84.80%。  相似文献   

7.
《硫酸工业》2004,(6):31-31
华兴公司200 kt/a硫铁矿制酸工程已于10月18日开工建设。该装置采用“3 1”两转两吸工艺,高温吸收SO2,酸冷却采用阳极保护管壳式酸冷却器,引进SO2鼓风机、转化催化剂、吸收塔酸泵等部分关键设备。采用硫化床沸腾焙烧技术,用废热锅炉回收高温废热,过热蒸汽发电。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铅锌烧结机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两转两吸制酸工艺,该工艺采用了大型耐火砖球形拱转化器,Ⅳ Ⅰ-Ⅲ、“3+1”2次转化流程,干吸工序采用高温吸收工艺,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宁国司尔特宣城分公司的硫酸装置是一套20万吨/年硫铁矿制酸装置,本装置以硫铁矿为原料,采用沸腾流化床焙烧、干法除尘、酸洗净化、余热回收、"3+1"两转两吸、接触法制酸工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降酸灵对高尿酸血症大、小鼠尿酸、肾功能及黄嘌呤氧化酶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氧嗪酸钾、次黄嘌呤和乙胺丁醇联用复制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和氧嗪酸钾灌胃复制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评价降酸灵对高尿酸血症动物的药理作用。降酸灵灌胃治疗14天,检测高尿酸血症大、小鼠各组血尿酸值(UA)、血清肌酐值(Cr)、尿素氮值(BUN)和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降酸灵高、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动物血清UA、BUN和Cr水平(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降酸灵高、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P0.05)。结论:降酸灵降低尿酸的作用显著,其机理可能与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有关;并对肾功能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20kt/a锌冶炼烟气制酸装置于2005年10月建成投产,24m^2沸腾炉焙烧锌精矿产生的烟气经表冷器、旋风收尘器、电收尘器收尘后,采用文-泡-电酸洗净化、“3+2”两转两吸工艺制酸。由于锌冶炼不太景气,2007年9月将沸腾炉改造后焙烧硫铁矿并新增废热锅炉及配套发电设备。  相似文献   

12.
我公司300kt/a硫磺制酸装置于2008年7月31日一次投料开车成功,该装置采用“3+1”两转两吸工艺流程,由于受地区SO2排放总量要求的限制,制酸尾气必须经脱硫处理后才能排放。尾气处理采用三级氨法脱硫吸收工艺,氨源为我公司其它装置产生的废氨水。  相似文献   

13.
铅锌烧结机烟气两转两吸制酸装置的设计与试生产总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铅锌烧结机烟气制酸装置的转化和干吸系统进行改造。新建一套160kt/a转化系统代替原两套系统,改一转一吸流程为两转两吸流程,采用高温吸收工艺。4个月的试生产实践证明,装置运行良好,能够保持自然平衡,尾气排放达到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欧拉两相流模型,模拟了弓形降液管内的空气一水两相流动,得到了与弓形降液管堰长垂直截面上的气含率分布与两相的速度分布.结果表明,降液管底部气含率低,中部的气含率增加显著,上部的气含率较高.液相对气相有很强的夹带作用,同时气相的浮力对于液相流动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将模拟结果与文献进行对照,两者吻合较好,说明提出的模型对于降液管内流体流动状况的模拟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5.
以钼精矿为原料,采用自制的除油剂,100℃加热反应7h,水洗涤两次,65℃干燥3h,将MoS_2中的油含量由1.7%左右降低到0.06%以下,除油率达96.47%以上;通过采用自制的复合降铁剂,采用低温常压一段酸浸水洗方法,将MoS_2中的铁含量由1.0%左右降低到0.09%以下,达到除油、深度降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柳州锌品厂锌精矿沸腾焙烧烟气制酸系统中的两转两吸装置三年的生产实践,论述了该装置的特点、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同时对热量平衡、换热面积及副线设计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CSTR+UASB两相厌氧系统处理合成制药废水,在动力学控制成功启动的条件下,以钼酸钠(Na2MoO4)为抑制剂进行分相试验研究。试验连续三天向产酸反应器投加浓度为2.0mmol/L的钼酸钠,在此期间以及随后三天的产酸相出水都直接排放而不进入产甲烷反应器,停止投加三天后,两相厌氧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结果表明:经过分相后,产酸相COD去除率降低,但出水VFA和酸化率增加,两相厌氧反应器整体去除效率由80.54%提高到84.20%。  相似文献   

18.
针对a-氯代十二酸和三甲胺合成a-癸基甜菜碱的制备工艺,采用溴甲酚绿指示剂两相滴定法直接快速测定a-癸基甜菜碱中残留脂肪酸的含量,并考察了共存物对残留脂肪酸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8~4.00g/L范围内,十二酸、a-氯代十二酸、a-羟基十二酸以及混合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0%、98.68%、91.98%和96.71%,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8%。当被分析混合样品的总浓度小于5g/L时,a-癸基甜菜碱等共存物对测定结果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川化股份有限公司300kt/a硫磺制酸装置以美国孟莫克硫磺制酸工艺设计为蓝本,由上海海陆昆仑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具体组织设计,生产系统采用两转两吸+尾气和一转一吸+尾气2种工艺流程设计,设计能力为年产300kt  相似文献   

20.
高潮 《硫酸工业》1996,(1):35-38
1 问题的提出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铜转炉烟气制酸采用热浓酸洗涤净化流程。硫酸生产能力130kt/a,分为两个系统,每系统65kt/a,一转一吸工艺,吸收循环酸为泵前铸铁排管淋降式冷却(以下简称“铸排”)。“铸排”占地面积大,薄弱点多,污染环境,维护量大。且因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