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
在我国,涉外离婚案件越来越多,由于存在涉外因素,案件的审理难度很大,我国有关法律中存在诸多矛盾冲突。为了让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更具逻辑性和合理性,与国际法通用的原则规定接轨,从国际私法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涉外离婚的现实案例,对涉外离婚案件的管辖权和法律适用中的法院地法原则进行实例分析和学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6):47-49
2010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对涉外信托的法律适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弥补了我国法律史上涉外信托法律适用的空白,可谓是立法的一大进步。作为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信托在我国发展时期较短,我国在信托方面立法经验也较少。本文通过对信托历史悠久的英美法系国家和与大陆法系的国家的有关信托的法律规定进行分析比较,探索出其规定具有的共性与特点,同时结合我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第17条的分析,提出完善我国涉外信托法律规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7)
随着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日渐增多,然而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在这方面的规定并不完善,因此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的法律适用已成为我国国际私法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违约和侵权两种具体情形入手,结合我国现行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的法律适用有关规定,分析我国现状,结合各国的立法经验,提出了完善涉外旅游人身侵权纠纷法律适用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8)
我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第42条规定:消费者合同,适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消费者选择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或者经营者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没有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①美国的苹果公司侵犯了中国地区的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依法维权只能使用中国的相关法律,而不能自由选择适用对自己维权最有利的相关联的他国法律。我国涉外消费者维权的主要途径就是与经营者协商、向消协投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向法院起诉。然而,当地的消费者协会与行政部门也无法进一步处理;向法院起诉看似是一条能够最大保证公正维护公平的手段,但由于耗时长、成本高、收效低等原因,诉讼被视为"性价比"最差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10月28日,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了正确执行该法,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相应的司法解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解释(一)》(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一)》)。但是,因为废止了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问题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5)
办理涉外法定继承公证事项时,往往涉及到不同国家法律对于该民事关系的处理做出的不同规定,从而引起了法律冲突。《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主要解决因法律冲突而产生的法律选择问题。本文结合法律和实务,对办理该公证事项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5):92-9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涉外婚姻在我们平常生活也中越来越常见,怎样合理的处理涉外夫妻财产纠纷一直都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本文以2011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适用法》)为核心,从基本概念出发,浅析我国涉外夫妻财产关系法律适用的现状,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5)
法律规避制度自身存在主观故意认定困难的缺陷,且该制度与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意识自治原则略有抵触。实质上,设立法律规避制度是为了维护法院地国的利益,但直接适用的法、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实施,亦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因此,在未来法律规避制度不应纳入立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2)
随着我国法律证据体系的不断完善,司法鉴定在民事诉讼审理中的角色作用日趋重要,促使人们对当前《诉讼法》中的相关条例越来越重视。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启动程序的设置问题、质证程序的安排问题两个角度入手,简要分析了新民事诉讼法鉴定意见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其后,围绕明确适用原则、建立健全程序启动机制、科学完善质证规制体系三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新民事诉讼法鉴定意见适用问题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7)
我国民事诉讼一般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法院较少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所以有些案件当事人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做出非诚信的诉讼行为,骗取法院作出对其有利的裁判文书,影响了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进一步强化检察院对法院民事诉讼活动的检察以及监督力度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呼声。如何在民事诉讼案件中更好的综合运用检察监督方式,解决非诚信诉讼行为成为了本文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