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泥化煤泥水的絮凝沉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对高泥化细粒煤泥的沉降效果,得出单独使用时效果较差;联合用药试验后,当聚丙烯酰胺用量为3~4g/m3、聚合氯化铝用量为80~120g/m3时,煤泥沉降速度快,并可获得澄清的循环水。  相似文献   

2.
以高浓度难沉降煤泥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水的pH、硬度对不同类型絮凝剂沉降澄清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煤泥水pH为9,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pH为5左右时絮凝沉降效果较好;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在水质硬度分别为17.8,53.4,71.2 mmol/L时絮凝沉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济三选煤厂煤泥水难以沉降问题,进行了煤泥性质和煤泥絮凝沉降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煤泥水沉降规律。煤泥性质研究表明:选煤厂一段浓缩浓缩效果不理想,一段浓缩溢流中含有大量细泥,该部分水作为循环水使用不合理,严重影响选煤效果。煤泥絮凝沉降试验表明:浓缩机溢流煤泥水质量浓度低于60 g/L时,沉降速度较快,澄清区高度较大;将旋流器溢流质量浓度配制为73 g/L,聚合氯化铝铁(PAFC)用量6 mL,聚丙烯酰胺(PAM)用量15 mL,加入凝聚剂30 s后再加入絮凝剂,沉降区高度最大,煤泥沉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延安子长矿区三叠纪煤田煤泥水中粘土矿物含量极高,引起煤泥水絮凝沉降困难。以贯屯选煤厂煤泥水为研究对象,研究煤泥粒度、矿物组分和表面电位等基本性质,分析了煤泥水处理难度大的原因,另外,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明矾作凝聚剂,分子量为1 4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絮凝剂,絮凝沉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两种药剂联合使用对煤泥水有效絮凝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官 《煤化工》2008,36(1):44-46
为了解决选煤厂煤泥水沉降效果差,溢流水浑浊,影响洗煤生产正常进行的问题,通过煤质对比、絮凝原理分析,采用不同的药剂设计了3组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一种最佳加药制度:先加入1mL 10%的聚合氯化铝充分混合,再加入2mL 0.15%的聚丙烯酰胺,可达到最佳沉降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现场实际应用,煤泥水沉降效果良好,生产正常运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絮凝剂配制系统的设计要合理,加药量、加药点的选择要恰当,药剂的混合要充分。实践证明,高分子化合物絮凝剂和无机聚合氯化铝絮凝剂联合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李家壕选煤厂煤泥水难沉降原因,并使用不同分子量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不同离子度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和不同分子量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NPAM)作为絮凝剂,使用钠盐、钾盐、钙盐、镁盐、铁盐、铝盐和聚合氯化铝作为凝聚剂对煤泥水进行了沉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作为凝聚剂,分子量为1800万的非...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无机凝聚剂CaCl2和聚合氯化铝(简称PAC)对煤泥水中煤泥表面ζ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PAC更能降低煤泥表面的ζ电位;将两种药剂分别与聚丙烯酰胺(简称PAM)联合用于煤泥沉降试验,发现PAC与PAM联合应用时,煤泥沉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选取6种不同特性粘数的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mPAM对张集选煤厂煤泥水进行絮凝试验;结果表明:在AmPAM特性粘数为530 mL/g、煤泥水浓度为50 g/L时絮凝效果最佳,其最佳药剂用量为12 g/m3;将AmPAM与工业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进行对比试验,发现AmPAM对处理粒度细、灰分高的难沉降煤泥水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某选煤厂的微细煤泥水为试验对象,对煤泥进行了粒度组成和矿物组成分析,煤泥粒度较细,90%分布在49.5μm以下,含有大量的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导致煤泥沉降困难。研究不同药剂类型和用量条件下凝聚剂、絮凝剂以及联合作用时对煤泥水沉降效果的影响,及絮团粒径、分形维数和絮凝效果之间的关系。煤泥沉降试验表明,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单独使用时,随着APAM分子量的增加,初始沉降速度逐渐增大,上清液浊度降低。APAM和凝聚剂聚合氯化铝(PAC)联合使用时,沉降效果显著提高。当APAM的添加量为80 g/t, PAC添加量为200 g/t时,煤泥沉降效果最好,此时初始沉降速度为6.8 mm/s,上清液浊度为226.4 NTU,分形维数为1.79。在试验研究的范围内,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上清液浊度逐渐降低,初始沉降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丙酮-乙二醇(acetone-EG)作为新型引发剂,紫外激发引发单体共聚制备高分子量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并研究聚合物对原生煤泥水的絮凝效果。将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阴离子功能单体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DAC)阳离子功能单体分别或同时与丙烯酰胺(AM)共聚合成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HPAM)、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以及两性型聚丙烯酰胺(APAM)。以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特性黏数[η]作为指标,获取了该引发体系下每种类型聚丙烯酰胺的最优合成工艺参数,所制备的各类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特性黏数可分别达到:[η]_(HPAM)=1760m L/g;[η]_(CPAM)=980m L/g;[η]_(APAM)=1120m L/g。用所制备的聚合物对煤泥水进行絮凝,结果表明HPAM用量3~4mg/L时,煤泥水浊度最低降到0.9FTU,絮凝沉降最大速度为61.6cm/min,APAM和CPAM用量4~5mg/L时有较好的絮凝效果,CPAM使煤泥水浊度最低降到1.3FTU,絮凝沉降最大为51.8cm/min,APAM使煤泥水浊度最低降到0.9FTU,絮凝沉降速度最大为58.2cm/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