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颁布之后,行为人假冒他人处分不动产的案件并不鲜见并引发不少纷争。那么何为冒名处分他人不动产?冒名处分他人不动产是指行为人以登记物权人的名义对第三人转让或抵押登记物权人的不动产,并给第三人造成行为人与登记物权人为同一人的身份混同。针对这类屡见不鲜的冒名处分行为的法律适用,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见解纷纭。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228-229
冒名处分不动产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司法实践中也是同案不同判。本文从冒名处分行为的法律性质出发,否认了冒名处分不动产行为直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观点,认为其应当类推适用无权代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5)
冒名处分不动产的行为不同于无权代理,也有异于无权处分,为了保护国家和公民的登记注册制度,也为了更大程度的保护公民的合理信赖,使公民的合理信赖利益最大化,是否可以将不动产冒名行为类推适用于无权代理/表见代理制度,并透过被冒名者的可归责性与相对人信赖的合理性这两个要素的比较、权衡,在保障交易安全的同时,兼顾所有权人的利益是我国当今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价在市场中被越炒越高且一人名下拥有多套房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很多人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所有权人的房产权属证明,以冒充房屋所有人将房屋出让给第三人并且骗过了房屋登记机关,对房屋进行过户,以此从中获取非法利益。对于此种冒名处分不动产的行为,从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来看并没有做出详细和明确的规定,而且众多学者对于这类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也存在着分歧,司法界中也存在同案异判的现象,这就给实务上的适用和司法权威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本文从冒名处分的概念出发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6)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意在保护双务合同中的善意受让人,与之相联系的有无权处分和无权代理,这三者概念性质需仔细区分。定义不动产的冒名处分行为,在民法中应属于无权处分,首先应当将其与无权代理相区分,其次针对该处分行为中的善意受让人应当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进行救济而非表见代理制度。分析不动产冒名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规则社会交易行为,进而构建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3)
无权处分和无权代理作为民法意义上的规定,既有相似之处,又蕴含了不同的法律行为内涵,但是法律行为内涵并不能直接的指导案例审判,其法律行为或法律上所蕴含的"假设"在实践中应当如何认定与适用,是民法领域从法律认识到法律实践的法律过程。通过实践之中的冒名出售不动产案件,讨论无权代理与无权处分的适用。并且讨论在该情形下保护真正权利人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25)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这是我国首次对无权处分的法律行为作出规定,由于法律规定的比较模糊,但是如何使用《合同法》第51条,在理论界和司法界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在分析我国学界关于无权处分效力各种学说的基础上,论证了效力待定说的合理性,说明效力待定说更符合我国合同法的立法目的,能更好地平衡权利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1)
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交易的复杂性较高,无权处分经常会出现,有必要保护交易的安全。而我国合同法51条对无权处分的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制,破坏了合同自由原则,不利于维护第三人的利益,有害于交易安全,同时违背法律制度的协调与统一。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将物权行为理论研究清楚。所以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三条的出现,代替了51条,打破了长期控制的不利局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并且对我国法律内部协调发展都带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206-207
我国法律对交易安全的维护实质上是确定一种稳定的物权状态,包括物权动的安全和静的安全。物权的静的安全是通过物权公示原则进行维护的,动产为占有,不动产为登记,而动的安全则是通过物权行为理论和善意取得制度进行保障。我国立法不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因而善意取得制度担负起保障动的物权安全的重任。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罗马法中为保护非法律行为条件下第三人的正当利益而设的理论和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后来逐渐演变成一切物权变动条件下对第三人保护的理论和制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8)
无权处分被梁慧星教授称之为"法学上的精灵"。在社会交易当中无权处分行为频繁发生,理论界和实务界就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还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就先行法律中有关无权处分的规定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对无权处分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