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8)
从狭义视角来讲,刑法(criminal law)是界定刑事犯罪,规定对嫌疑犯的逮捕、起诉和审判,以及决定适用于被定罪的罪犯的惩罚方式的所有法律体系。刑事犯罪被解释为违反国家强制性法律规定的犯罪,由独立存在的刑法加以界定,而刑事诉讼法为罪行的起诉建立程序。现今独立存在的刑法大致源于普通法,而后被编入国家法令中。现代的刑法颇受社会科学的影响,尤其是在定罪、法律研究、立法、改造等方面。基于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理论和实践范围处于扩张趋势,其内部限度标准有两大原则,分别是"一般人的预测可能性"和"法条用语的可能含义"。本文将简单分析网络时代刑法解释的限度,希望能为法律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4)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之所以存在较多的行政违法行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行政违法行为进行独立判断,也没有做出实质的解释,更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引。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该以预防犯罪的理念、刑法的补充性和刑法的自由保障理念作为指引,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利用刑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利用刑罚来预防犯罪。在刑事犯罪中,刑事司法应该对其进行实质解释,同时进行实质判断,更不能站在利益的角度而有损刑法的权威性,刑法也不是保护公法益的法益。行政机关根据行政法规定的内容对案件进行处理,并判定是否具有犯罪行为;刑事司法机关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案件进行独立判断,并做出独立的判定,且判定结果不能根据刑事责任认定的根据与结论,还不能根据行政责任的结论,必须要是刑事司法人员的独立结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2)
当前我国法律意义上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主要是指年满14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我国刑法对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免于刑事处罚。从本质上讲,犯罪与刑事责任两者之间有着引起与被引起的内在关系。如何合理有效、科学准确的追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是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特别是在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界定和划分上,法律体制不完善,立法、司法活动中对刑事责任的界定模糊不清,存在明显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1)
中国古代刑法对家事犯罪实行以尊卑关系为基础的区别对待的理念。我国现行刑事对家事犯罪在立法理念上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转变,摒弃了传统的家庭等级刑法制度。但是在刑事司法层面,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影响家事犯罪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平等性。今后应当致力于在家事犯罪刑事司法环节继续推进刑法理念的现代化,实现家事犯罪司法理念与立法理念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4)
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为惩治和预防该类犯罪以确保航空运输安全,国际民航组织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航空安保公约》。我国刑法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界定的犯罪在衔接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加强二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实现国内刑法对《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界定的犯罪的立法转化。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1)
未成年犯罪是整体刑事犯罪中的重点内容,受到我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的刑法规范中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未成年人因为心智发育不健全,加上叛逆与盲目的行动特点导致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追究不能与成年人完全一致。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理念为从轻从宽,本文对我国刑法中从轻处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刑法中未成年人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进行了分析,为有关司法部门正确判断未成年人犯罪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2)
保险诈骗罪是金融和诈骗领域的重要犯罪。我国97刑法将其从传统诈骗罪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罪名,从而更加方便司法实务工作中的认定。但是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司法实践角度对于保险诈骗罪都有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6)
犯罪形态历来是刑法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犯罪中止作为犯罪形态的一种,规定在我国刑法犯罪论当中。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革,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以及犯罪心态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立足于刑法理论,对犯罪中止的有效性和自动性进行相应研究,以期能够为学界研究提供参考,助力于司法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
互联网的普及虽然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会使公民的个人信息被泄漏,使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侵犯。基于此,本文将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作为研究对象,对刑法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立法部门需要明确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及内容、丰富司法救济方式、完善刑法中犯罪主体的范围,从而提升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公正性及权威性,切实保障我国公民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7)
由于认定上的困难,刑法中的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却在司法实践中得不到的适用,导致危及飞行安全的一些暴力行为无法得到应有的惩治。本文基于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试图对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进行界定。本文明确了本罪犯罪主体和客体的范围,将该罪的犯罪主观方面限定为过失,对犯罪的客观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对暴力、危及飞行安全和严重后果的认定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思路和建议。若本罪可以在司法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适用,必将有效地遏制愈演愈烈的"空闹"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