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5)
近年来,家庭结构以及经济状况不断变化,离婚率逐年上升成为社会面临的难题之一。在诸多离婚案件的解决途径中,诉讼离婚调解制度是重要解决方式之一,其价值不仅在于对司法资源的节约,更在于促进家庭以及婚姻的稳定。本文从我国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特征以及缺陷、完善出发,对此制度进行分析。希望能因此促进我国离婚诉讼调解制度的完善,从而使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进一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30):76-77
各国经济学者、社会学者甚至包括西方女权主义者对家务劳动价值各有不同观点,或肯定或否定,而关于家务劳动价值的争论也影响着法学领域,甚至许多国家纷纷以立法的形式开始确立家务劳动价值,或以报酬补偿请求权、家务劳动补偿制度、或以扶养费制度等。本文从我国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简单分析家务劳动价值立法依据及各国立法例。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
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中,离婚案件占有重要的比例,而缺席审理的离婚案件也屡见不鲜,笔者结合自身审理离婚诉讼的实践经验,在缺席审理的庭审过程中,如何运用司法审判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4)
在婚姻领域,针对离婚之后的弱势一方,我国法律规定了离婚经济补助制度,但因此制度存在的不足,亟需建立离婚扶养制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9):129-1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人们对离婚的成见渐渐减弱,直接导致我们离婚率的不断提升。为了维护离婚案件中受害一方的正当利益,2008年4月28日修订的《婚姻法》中又增加了一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条款。由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对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进行了一些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6.
离婚救济制度是为消除当事人离婚后的生活顾虑,保护婚姻中的经济弱者,保障其离婚后的正常生活而设立的,是为离婚过程中弱势一方提供的一种法律救助手段。本文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出发,并结合国外的一些立法经验,从共同财产的分配、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和建立离婚后夫妻扶养制度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的离婚救济制度立法设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2):8-10
中国传统社会中离婚的权利基本属于男性,女性在婚姻中处于受支配的地位。民国初期的司法实践以及《中华民国民法》的制定,使女性的离婚权利取得了国家立法上的保障。但对1935—1949年江西河口地方法院的离婚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司法官采用新旧两种规则体系时的摇摆不定、离婚诉讼中当事人举证不能、维权意识不足与谋生能力欠缺,以及男权世俗下婚姻观念的束缚等因素,使得法律文本上的女性离婚权利在民国中后期的基层司法实践中难以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3)
协议离婚制度是离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离婚方式,协议离婚被众多国家的立法所认可。然而在实践中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对此,我国未来的协议离婚制度立法应当考虑法律的适当介入和干预,以促成一个严谨的离婚机制。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8):128-129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达成合意签订离婚协议,在婚姻登记机关的确认下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婚姻制度,是我国现行婚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我国协议离婚制度主要为申请、审核、颁发离婚证三个阶段。而在审核阶段主要实质审查。协议离婚比起诉讼离婚,有其优势所在,同时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我国现行协议离婚制度中由于侧重形式审查,在接触婚姻关系时在事后救济手段、未成年利益的保护上等与不完善的地方。本文针对我国关于协议离婚制度的现行立法及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1)
古典司法理念中被害人的地位通常不高,随着司法观念的发展,对于被害人地位的定位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形式和解制度的价值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介绍刑事和解制度的特征与发展,并通过分析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提出对于被害人地位认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