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1)
交通肇事逃逸可以算是全民皆知的加重处罚的犯罪,尽管如此,现实生活中逃逸情形仍属常见。为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我国《刑法》将逃逸行为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相较于基本犯做出了提高。但司法实践中对于逃逸多种复杂的状况仍然没有严密的理论支撑,进而导致对逃逸行为认定的不可预测性。本文将首先对交通肇事逃逸的背景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得出交通肇事逃逸所占比例,最后分析出在司法解释中将通肇事逃逸犯罪的构成要件明确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
在处理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中,通过事故现场散落物与肇事嫌疑车辆进行整体分离痕迹比对,从而认定事故现场散落物与肇事嫌疑车辆存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可为侦破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件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2)
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交通肇事罪认定中通过《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规定将交通事故中责任认定和肇事犯罪行为进行了具体的责任认定条款和肇事罪成立的划定,在事故责任和肇事罪判定中,往往会存在对于交通事故责任和肇事罪判定中行政法律责任和刑事责任之间的混肴,在交通违法犯罪行为中,对于交通事故的犯罪行为应该认定为行政裁决行为。在交通事故处罚和判定中,事故责任认定应该根据肇事罪的成立条件进行判定,在交通违法和肇事逃逸罪中有关事故认定和责任判断弱化和虚化了交通事故判定中肇事罪行与因果之间的实际联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2)
交通肇事犯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犯罪。司法解释关于按照交通事故责任人责任大小决定交通肇事罪有无及轻重的规定不合理;交通肇事后不逃逸,按不同情况也可以认定自首;"其他恶劣情节"既应当包括客观方面的实际损害,也应当包括主观恶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158-159
交通事故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人员、车辆、道路及其它相关客体,受诸多因素的限制,现场勘验很快结束,因此,难免会造成遗漏,这给事故的处理、认定带来问题,文章介绍了本市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通过痕迹鉴定及微量物证比对,使案件得到侦破,道路交通事故的后期调查、处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CO2地下埋存盖层逃逸是判定其埋存可行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理论分析分别建立了盖层渗透、盖层裂隙或者油井、盖层扩散三种气体逃逸与盖层特性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盖层特性对三种逸出方式的影响分析,以及三种逃逸快慢之间的对比。结果表明:初期以渗透逃逸为主,但随着埋存年限的增加,气体盖层渗透减弱,扩散逃逸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
交通肇事罪在我国刑事案件中较为多见,构成此罪的基础条件之一是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其中交通肇事者为躲避需要承担的刑事及民事责任可能会"逃逸"继而使受害者因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行为人逃逸后极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定性和判决存在很大差别,出现较多争议。因此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论和法律规定进行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8.
氨法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技术手段,但脱硫后烟气中可能存在氨逃逸的问题。以某炼化企业自备电厂两台燃煤锅炉及相关脱硫设施为研究对象,重点监测氨法脱硫设施出口氨、颗粒物、硫酸铵、 二氧化硫,评价脱硫后烟气中氨逃逸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监测时段外排废气中氨浓度超过HJ2001—2010《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氨法》中氨逃逸质量浓度10倍以上,硫酸铵是颗粒物中的主要成分,硫酸铵的逃逸是导致颗粒物浓度超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
EB病毒(EB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人群中90%以上的个体都曾感染过EBV。其中一部分人群为终身潜伏感染,因潜伏感染时病毒复制受抑制、病毒拷贝数低且存在逃避机制,所以不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EBV以各种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并导致免疫失调,引发相关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此外,在机体抗病毒免疫监控下,EBV具备的多种免疫逃逸机制也可以促进肿瘤的恶性生长。所以研究EBV的免疫逃逸机制是防治与EBV相关疾病的重要部分。本文以EBV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为切入点,探讨EBV的感染与逃逸机制、免疫失调所造成的疾病以及相关免疫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8):152-153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本文通过详细了解案情和现场勘验情况,结合对车辆、人体损伤的检验,分析事故发生过程中人与车的运动轨迹、接触部位及高度,推断出致伤物后,在车辆撞击部位提取附着的人体组织成份,经过法医DNA检验,证实人与车之间存在直接接触、发生碰撞,最终确定肇事逃逸车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