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2,(1)
网络空间犯罪当中的中立主体犯罪帮助行为是一种新技术条件下的新的犯罪形态。但是由于网络空间中犯罪主体与犯罪帮助行为主体之间不需要进行约定合谋,因此无法完全使用传统司法层面的共同犯罪责任认定方式。对于后续的《刑法》制裁体系和法律规制标准建设,应当对原有犯罪责任认定中共同犯罪进行特殊情节补充,同时依托《刑法》兜底罪名形式,对中立主体实行的犯罪帮助行为进行进一步责任认定,引导网络服务提供平台坚守底线,认清共同犯罪的司法刑责,提升监管力度,打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18):23-2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最终得以出台的大背景。《刑法修正案(九)》中也对恐怖主义犯罪做出了大幅度的修改,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对于恐怖主义坚决的的态度,体现出我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大国担当和大国责任。本文立足于《刑法》和《反恐怖主义法》的视角,思考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和反恐形势的现状与发展态势,在法治的大前提下准确、有效地打击预防危害国家安全的恐怖主义势力,使恐怖主义在法治与各种综合性措施所构建的防治体系内无处遁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6)
近些年来,尤其随着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大量恐怖主义活动席卷全球。目前,恐怖主义犯罪已经对全球政治、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国内外反恐呼声越来越高,亦有诸多学者对恐怖主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如恐怖主义的概念、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原因等。就目前严峻的反恐形势来看,研究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原因有利于更好地打击和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本文从我国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原因着手,梳理我国针对不同阶段的恐怖主义活动所作出的立法改变,最后探析我国反恐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7)
本文主要讲述了法益保护前置化在刑法实施中的具体体现,探讨了法益保护前置化的适用性和提出了几种规范法益前置化的措施,文中还涉及了法益保护的内容概述。旨在推动法益保护前置化的科学实施和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
在当前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也越来越多,网络犯罪行为的制裁也就越来越重要。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属于比较独特的一种范围行为,为能够对这一行为较好支持,应当对相关制裁体系进行建设及完善,从而为这一违法犯罪行为制裁提供较好法律依据及支持。本文就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进行分析,以构建完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4)
我国药品犯罪刑事立法建立在假药、劣药二元化体系的基础之上,不仅在假药、劣药的认定上存在混乱,也造成了部分有罪行为的无罪化。《刑法修正案(八)》通过后,生产、销售假药罪由危险犯变为抽象危险犯,刑罚从某种程度上蚕食了行政罚应有的空间。立法应实行假药一元化体制,在此基础上,以保护法益的立场进一步区分药品犯罪中的假药和行政管理意义上的假药。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2)
当今时代,对于解决聚众淫乱罪的犯罪化与否始终相持没有定论。按照法律规定,该罪的犯罪形成特色将其区分为秘密型与公然型。依据法理剖析聚众淫乱罪的两种情况来看,则要考虑其是否符合法规经济性、宽容性、补充性。综合看来,秘密性质的聚众淫乱行径可以按照非犯罪型管理,而公然性质的聚众淫乱行径理应按照犯罪性质管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3)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新一轮的高发趋势,虽然此情况得到了社会高度的关注,有关部门也出台相应法律加以管制,但情况仍不容乐观。家庭环境与教育水平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家庭是孩子们步入社会的第一道门,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3):11-13
文章设计了基于ESP8266的无线温度采集系统,主要针对温度采集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设计进行探讨和研究,重点研究了以CC2530单片机为控制芯片,以ESP8266-WiFi为无线通信芯片,把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行无线发送。同时还研究了Android端的Socket通信,用于采集显示温度值。此系统具有方便、低功耗、距离远、设计简单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2)
刑法的任务是保护法益。自救行为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一样是一种私力救济。本文试图从刑罚权的法益保护视角来探析自救行为的正当性以及在司法实务中的具体适用。以求自救行为能在我国司法实务中得到正当性的应用、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