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4)
本文从效力待定合同的界定入手,分析了效力待定的概念以及和德国民法未决之无效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我国的效力待定合同的类型。得出了我国效力待定合同就是未决之无效的结论和引进效力待定合同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集体合同伴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健全完善逐渐发展,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切实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有效法律制度。本文依据我国法律规定给出集体合同定义,从集体合同主体、集体合同内容、合同生效三个方面准确把握集体合同,认清合同内容实质,确认合同权利义务的真正承担者,才能充分发挥集体合同的效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8)
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我国《物权法》中的重要法律制度,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隶属于不动产登记制度,是不动产物权保护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预告登记制度具备独特的制度运行模式,可以实现对预告登记权利人债权请求权的保全,切实保护不动产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不动产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预告登记的法律效力是指经过预告登记的不动产物权,在法律上产生的效果,法律效力是预告登记制度的核心所在,它决定着预告登记制度是否能全面地保护预告登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我国现行立法规定下,对预告登记法律效力仅仅认为其具备保全权利效力和预警效力,这是远远不够的。对比域外较为先进的立法,如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的理念,他们认为预告登记制度法律效力除了权利保全效力、预警效力之外,还应当具备破产保护和顺位保全效力。本文尝试从预告登记义务人中间处分行为的效力判断出发,分析我国现行预告登记制度法律效力规定的不足,参考域外的先进立法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法律效力立法规定的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敏 《山西建筑》2008,34(4):246-247
从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目前房地产登记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及我国目前已经修订了的《物权法》中对不动产登记效力的立法模式,说明了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无权处分制度涉及《合同法》的第51条规范,其规定了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由于法条规定不甚明确,在不同理论前提下就会对该问题得出不同结论,我们需注意的是,我国并没有认可物权行为的理论,不存在债权合同有效而物权行为效力待定之说。新出台的《合同法解释(三)》中第3条也并不是对《合同法》第51条的修改,而是针对不为《合同法》第51条所调整的案件类型,它使得无权处分适用情形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8)
针对公证的效力与市场规范,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如何发挥公证规范市场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基于研究结果,为发挥公证的执行效力和法定效力等,实现其服务作用和沟通作用等,通过立法界定公证范围以及完善市场遵循规则等,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1)
无权处分问题因其复杂性而被称为"民法学上的精灵"[1]。自合同法颁布以来,关于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息。我国《物权法》原则上采用债权主义的变动模式,基于此,"有效说"更为合理。本文将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相关理论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9):60-62
夫妻共同遗嘱作为遗嘱的特殊形式,是指夫妻之间共同订立一份遗嘱,对其死后共同或个人遗留的财产指定继承人继承的一种遗产继承方式。我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其未作具体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其效力的认定尚未形成统一的处理标准。本文旨在对夫妻共同遗嘱的效力问题进行理论探讨,以期解决夫妻共同遗嘱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1):258-259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问题,在我国学界颇具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出台和实施,此"精灵"又再一次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笔者通过比较我国无权处分合同效力问题的两种学说,进而理清对《合同法》第51条理解出现分歧的根源,认为将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规定为有效,才能更好的保护交易安全,平衡原权利人及买受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7)
由于物权的效力与物权的定义、物权的内容与性质以及物权的设定、变动、保护等息息相关,因此,有学者认为物权的效力是物权的灵魂和精华所在,也是物权体系的重点所在。[1]尽管物权在大陆法系已经得到了较大的、体系化的发展,也为大陆法系许多国家的民法所明确规定,但是各国立法基本上都没有明确表明物权有何种效力,所以关于物权效力的认识,学者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