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TG/DTG热分析仪,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神府粉煤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的产物半焦进行外貌表征,将粉煤热解过程分为三段,分别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粉煤热解失重率降低,当升温速率由10℃/min升高到30℃/min时,热解失重率由37. 0%降低到23. 02%;产物半焦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升温速率越大,热解产物半焦的孔径越大,且排列趋于规则化;由一级动力学模型结果可得,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之间存在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2.
通过TG/DTG热分析仪,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神府粉煤热解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不同升温速率下的产物半焦进行外貌表征,将粉煤热解过程分为三段,分别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粉煤热解失重率降低,当升温速率由10℃/min升高到30℃/min时,热解失重率由37. 0%降低到23. 02%;产物半焦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升温速率越大,热解产物半焦的孔径越大,且排列趋于规则化;由一级动力学模型结果可得,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之间存在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3.
《化工科技》2021,29(4)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对低变质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已成为国家化石能源利用中急需重视的问题。研究了粒度、热解终温和恒温时间对神府低变质煤焦油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优热解条件为粒度74~96μm、热解终温510℃、恒温时间40 min,且焦油产率为12.40%,同时对煤焦油进行检测分析,并根据相关数据提出了低温煤焦油"阶梯分离转化利用"工艺技术路线,拓展了低温煤焦油加工利用的新路径,提高了低变质煤及其焦油的利用率,为优化能源结构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以煤的衍生溶剂——低温干馏煤焦油为萃取剂,对神府煤进行溶剂萃取-热解处理,考察了溶剂体系、萃取温度、溶煤比和时间4个因素对神府煤总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低温煤焦油的200℃~360℃馏分作萃取溶剂、在萃取温度200℃、溶煤质量比4:1、萃取时间30 min的工艺条件下,可以使神府煤的总转化率达到35%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混法将不同配比的玉米秸秆与神府煤混合后进行低温共热解实验,再用Fe2O3催化剂对其进行催化热解,以探索玉米秸秆对神府煤热解焦油的影响及Fe2O3催化剂对玉米秸秆和神府煤共热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玉米秸秆添加量过高,焦油产率下降,半焦产率升高,当玉米秸秆添加量为6%时焦油产率最高,可达12.77%,...  相似文献   

6.
煤炭作为我国一次性能源之一,占有较重的地位,而低变质粉煤由于其储量丰富并且质量很好,在近几年利用率逐渐增大。针对低变质粉煤热解过程的研究,实行煤热解、气化和燃烧分级转换,可提升粉煤的利用率,将煤炭气化技术简约化,降低投资成本,降低煤中污染物的问题。文章提出低变质粉煤热解的工艺,并对该工艺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管式电炉上研究了碱房沟、王家沟、孙家岔煤热解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其热解产物收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式炉电加热25 min温度达到500℃左右,热解气体大量析出,且随温度的升高,煤样失重率、煤气收率呈递增趋势,焦油收率基本不变;加热终温为800℃时,除CO外三种煤热解气体成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和煤样的组织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8.
9.
以陕北低变质粉煤为原料,采用冷压成型制备型煤,主要研究焦煤添加量、添加水分、成型压力、热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焦煤作粘结剂进行型煤热解实验的研究中,可发现型煤(型焦)的抗压强度均随着焦煤加入量的增大而升高,选用10%的焦煤较为适宜;在一定范围内,型煤的强度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选择60kN的强度较为适宜;型煤的强度随着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14%的水分更佳;型焦的强度在700℃以上就趋于平稳化,故选择的热解温度为700℃。  相似文献   

10.
在煤炭热解工艺中为了提高煤焦油的产率和质量,对煤炭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实验,总结和分析了煤炭热解过程中影响煤焦油的产率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得出以下结论:煤种结构、热解反应器结构、各种热解工艺条件都会对焦油的产率和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只有对不同的煤种选择合适的组合方式,才能做到煤炭热解工艺中煤焦油产出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如何合理选择和设计低阶粉煤热解工艺技术,是实现低阶煤分级分质利用的核心所在,要结合自身煤质特性和目标产品来选择或设计热解工艺技术,尤其是干馏炉设计、选型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油气回收工艺技术。这些技术工作对实现建设项目高效转化、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根据陕北资源禀赋特点,粉煤中低温热解是适合陕北长焰煤特性的一种有效煤炭分质利用技术。研究表明:中低温热解产物焦粉的产率占70%左右,所蕴含的能量占80%左右。因此,从产率和能量的角度看,粉煤热解产物焦粉的综合利用应是煤炭中低温热解的重点。通过介绍6种焦粉利用方式,包括燃烧发电,气化,成浆,成型,高炉喷吹用煤,炭质吸附剂,提出了制定焦粉标准重要性,从而加速实现粉煤的清洁、高效、环保利用。  相似文献   

13.
神府煤固体热载体法快速热解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固体热载体法低温快速干馏(或称快速热解)是一项对褐煤、油页岩和长焰煤进行综合加工利用的正在开发的新工艺。为此,我们在实验室建成了10kg/h处理量的连续实验装置,并对国内多种褐煤、油页岩及神府长焰煤进行了实验和评价,得到了较理想的结果。本文就神府长焰煤的结果,对该工艺的特点、原料煤热解特性、产品分布、组成、性状及加工利用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某煤矿的粉煤和工业半焦颗粒为原料,进行了低温流化干馏试验。就干馏温度、干馏稳定时间和汽提操作等因素对粉煤低温流化干馏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为粉煤低温流化干馏提出了适宜的操作条件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协助低阶粉煤微波热解可改善热解产物的分布和特性,尤其是油气收率和品质。采用四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微波功率(420 W,280 W,700 W,560 W)、热解时间(30min,20min,10min,40min)、玉米芯粒径(0.250mm~0.420mm,0.177mm~0.250mm,0.841mm~1.680mm,0.420mm~0.841mm)和玉米芯添加量(10%,40%,30%,20%,质量分数)对低阶粉煤与玉米芯微波共热解中焦油收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低阶粉煤、玉米芯单独微波热解和微波共热解的升温特性和产物特性。结果表明:影响焦油收率由主到次的因素分别为玉米芯添加量、微波功率、玉米芯粒径、热解时间。在本实验参数范围内,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700W、热解时间40min、玉米芯粒径0.841mm~1.68mm、玉米芯添加量40%,此时的半焦和气体产物收率分别为51.22%和32.17%,焦油收率达到最大,为8.85%。与低阶粉煤单独微波热解相比,微波共热解生成的焦油中轻油含量提高了11.89%,而杂原子化合物含量降低了7.09%,实现了热解焦油的轻质化和高品质化。  相似文献   

16.
《大氮肥》2018,(6)
水冷壁热损失是衡量气化炉运行稳定的重要参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煤质、氧煤比、蒸汽加入量、气化炉氧量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增加了水冷壁、水冷壁盘管、气化炉下渣口等设备的烧损频率,进而影响气化炉长周期稳定运行。通过分析水冷壁热损失的影响因素,提出处理水冷壁热损失波动的对策及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乙醇和正己烷对神府低变质烟煤(SF)进行预处理,并在固定床热解装置上进行慢速热解,探究预处理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法(FTIR)、热重(TG)、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气相色谱法(GC)对煤预处理前后变化及热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能不同程度促进SF煤向轻质产物的转化,并富集焦油中的芳香化合物,乙醇预处理后,焦油中芳香烃相对百分含量增加明显(达47.99%),正己烷预处理后,焦油中苯酚相对百分含量增加(达30.43%)。  相似文献   

18.
郑小峰  周安宁  杨晓霞 《广州化工》2016,(5):100-102,105
研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Fe/Al_2O_3、Fe/SiO_2、Fe/SiO_2-Al_2O_3、Fe/ZSM-5、Fe/AC(粉煤灰)五种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它们对神府煤热解过程中焦油收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催化剂都可以使神府煤热解焦油收率提高,Fe在各种载体中的最优添加量的质量分数均为:6%(Fe,daf),当超过此值时焦油收率提高量开始减少。其中以6%-Fe/Al_2O_3-SiO_2催化剂对神府煤热解焦油提高最高,在700℃热解时,神府煤热解焦油收率提高到15.08%。  相似文献   

19.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采用GC、GC/MS、FTIR、SEM和TG等手段考察了褐煤低温热解产物的生成特性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低温热解气在600℃时生成速率最大,达100mL/min,主要为CO、CO2、H2、CH4、C2H4和C2H6等气体.焦油在600℃时产率最大,主要由烷烃、芳烃、酚类及少量烯烃、环烷烃、含氧和含氮...  相似文献   

20.
王亚峰 《河南化工》2011,(14):25-27
研究了褐煤进行低温热解时,热解温度对热解气相产物的影响,分析了褐煤低温热解产生的低温煤焦油的基本组成。结果表明,热解温度对煤气的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热解气中可燃组分H2、CH4和CO最大含量可达27.92%、31.14%和17.21%;低温煤焦油烷烃含量可达33.84%,芳烃含量达16.73%,酚类含量为11.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