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
2012年随着刑诉法、民诉法的修订,"电子数据"以法定证据的身份正式登上我国司法舞台,在司法审判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学界大多数眼光主要聚焦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及合法性问题的探讨中,作为证据"三性"之一的关联性一直遭受冷漠,司法实践中应加强对电子数据的关联性,特别是电子数据载体关联性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9)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证据的保存形式变得更为多样。电子证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司法领域,其便捷性与法律效力得到了司法系统的认可。与传统证据不同的是,电子证据的保全公证需要借由网络来完成。本文对电子证据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电子证据的网络保全证据公证问题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使用比重愈加增加,电子数据作为新的法定证据形式,在实践中有着取证、鉴定等方面的困境,通过制定一些特殊规则以及完善鉴定规则等手段可以增强电子数据的真实性、证明力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电子证据具有动性和容易被无痕篡改的特点,影响了它的可采性和证明力。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易被随意篡改和可信度高等特点,非常适合电子证据的存证。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区块链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结合民事诉讼的司法实践,对区块链技术在民事诉讼电子证据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5)
电子数据是2015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后新增的一种法律认定的证据形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电子数据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司法体系中也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有学者大胆的提出惊人设想,即"我们即将走入另一个新的司法证明时代,即电子证据时代"~①,但是在民事诉讼领域缺乏公权力信用背书和原件扩大解释,往往由公证或鉴定机构进行电子数据的真实性认定,其周期长、费用高和公信力不强等特点导致电子数据作为证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中被法院采用的可能性不高。电子存证就是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证据革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电子数据"被新《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为法定的证据之一,确定了其法定证据的地位。婚姻家庭案件,作为民事案件中的一大类,更加贴近民众的生活,也容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本文将从婚姻家庭案件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电子数据类证据收集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7)
在完善电子数据立法时应首先确定电子数据证据制度的立法原则,围绕立法原则展开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在司法实践中使用立法原则解决法律未做明确规定的争议及纠纷,以电子数据的立法原则促进立法制度发展完善司法实践电子数据的证据制度,以立法规定电子数据证据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5):190-191
当今的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相比不再边缘化,而且电子证据正悄声无息的推动着司法证明制度的变革,正走在打击网络犯罪的前线,成为一件必不可少的尖端武器。证据时代正在经历着变迁,也许我们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司法证明时代——电子证据时代。时代对电子证据提出了新的要求,法律制度也要进行积极的回应。因而,为了切实抑制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多发态势,加强对电子证据的独特特征的理论研究对于电子证据的实际应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9)
新刑事诉讼法第48条第2款规定,证据包括"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这一规定使得争论已久的电子证据成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取得了法定的地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检察技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办案工作中发挥电子证据的积极作用,做好新刑诉法与检察工作的对接,成为了摆在检察干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2)
新刑事诉讼法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加以规定,首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确认了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然而,司法实践中如何对电子证据进行认证,是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电子证据不能顺利认证,当事人就可能在案件中败诉,不利于对案件的审理。这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电子证据认证面临的问题,尽快完善相关立法。为此本文拟对电子证据认证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作出整理并提出浅薄建议,希望对认证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