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承压水体上采煤底板突水危险性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板高承压水体上采煤的关键是确保在采动影响下底板岩层不突水.针对平禹一矿13091高承压水底板,采用直流电法三极探测技术对工作面两巷底板进行了探测,并对探测结果中存在的明显低阻异常区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了工作面有突水可能性区域.据此提出了注浆改造深度、工作面加固范围等注浆加固底板的技术参数,并形成了一套适合本矿的注浆加固底板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葛泉矿东井1292工作面巷道底板下80 m以浅和工作面底板42 m以浅(1/2采宽)岩层富水情况,通过井下电测深和音频电穿透等综合物探技术对该工作面进行探测,并根据探测结果分析和确定相应的低阻异常区,进而为该工作面采前、回采过程中防治水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7,(2):49-51
由于葛泉矿煤层底板受大青灰岩和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威胁,为保护工作面回采时底板不受突水危害,采用KJ959微震监测系统对11913运输大巷及周边区域布置拾震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回采工作面底板下"三带"裂隙发育情况,并通过定位标定炮位置研究了巷道微震监测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煤层底板突水危险,以刘桥二矿带压开采为例,根据矿区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在分析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及承压水导高带高度的基础上,计算出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采用考虑矿压影响的斯列萨列夫公式计算出工作面底板安全厚度,并建立工作面底板突水预测模型,利用底板突水阈值和GIS技术对矿区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预测分区,为煤矿的安全合理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回采工作面底板注浆加固技术对我国大水矿区防治底板承压水突水事故的重要性,介绍了该技术在理论方法和工程实践等方面的新进展,包括:大埋深工作面底板破坏深度计算方法,注浆加固工作面突水"孔隙-裂隙升降型"结构力学模型,注浆加固模拟试验,底板破坏深度的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和赵固二矿加固工程参数优化等,最后对突水机理研究、注浆材料研制、探测手段发展和治水方法进步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结合淮北孙疃煤矿的工程地质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的流固耦合功能,对孙疃煤矿1028工作面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24 m,承压水导升高度为12 m,工作面不会发生突水事故.同时布置钻孔在孙疃矿1028工作面上回风巷上,以对煤层底板进行现场电阻率CT探测,探测结果分析得到煤层底板的最大破坏深度为17 m,底板仍然具有完整隔水层,不会发生突水.将得到的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相近.  相似文献   

7.
基于赵固二矿的地质资料分析了矿井突水的成因;通过多种底板突水评价方法(突水系数法和"下三带"理论)综合分析了赵固二矿承压水上开采底板突水的危险性;根据赵固二矿的具体地质条件,提出了超前探测、疏水降压、地质体注浆改造等防治水技术措施,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矿井水害都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主要威胁,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矿井机械化的普及以及矿井开发采掘深度和开采工作面范围的加大,使得矿井突水灾害的预防变的更加困难。本文主要介绍运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某矿矿井工作面底板富水性进行探测,然后在探测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矿井地质资料建立FLAC3D数值模型进行工作面底板突水预测。  相似文献   

9.
葛泉矿带压开采下组煤底板破坏深度探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葛泉矿底板加固条件下带压开采下组煤的情况,依据采场底板不同深度应变监测值随工作面推进发生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葛泉矿首采工作面煤层底板岩体受采动破坏的情况,确定底板破坏深度为12.5 m。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梧桐庄矿水文地质条件及出水形式的分析,介绍了梧桐庄矿综合防治水工作程序.详述了采区准备巷道掘进及异常地段的超前探水、工作面防治水设计、工作面巷道掘进及异常地段的超前探水、工作面底板综合探测、工作面底板预注浆加固改造、工作面开采安全性评价及突水抢险预案和工作面回采期间的水文地质观测等防治水方法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