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有效预防煤与瓦斯突出,通过对何庄矿煤层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构造煤发育情况及瓦斯动力现象等参数的分析,提出采用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法对矿井二1煤层进行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二1煤层在埋深388 m以深的区域划为突出危险区域,构造煤是控制何庄矿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瓦斯地质研究及区域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松藻矿区的瓦斯地质编图,分析了其瓦斯形成及保存的地质条件和矿区构造的展布规律,以及煤层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含量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与矿井开采深度的相互关系,并对松藻矿区煤与瓦斯突出的严重危险区域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田振清 《陕西煤炭》2015,(1):66-68,51
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采用矿井瓦斯地质理论与方法,结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相关规定,对大兴煤业有限公司预测资源整合类矿井突出危险性。结合大量实测瓦斯数据,研究了地质演化史对禹州煤田矿区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分析该矿瓦斯赋存和构造控制特征,对二1煤层进行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对本地区同类型资源整合矿井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郭寿松 《煤炭工程》2014,46(2):89-91
在收集整理乌兰煤矿地质资料和瓦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构造演化理论,分析井田地质构造演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层赋存状态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场测定2号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等参数,得出了矿井2号瓦斯地质规律;同时,对矿井2号煤层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区域预测。研究表明,断裂构造引起的构造煤变化和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乌兰煤矿2号煤层瓦斯赋存和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研究成果为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王永法  唐振伟 《中州煤炭》2010,(2):83-85,90
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从煤田区域构造、矿井地质构造、构造煤、煤层埋深、围岩特征等地质角度分析研究鹤煤六矿煤层瓦斯赋存、涌出及煤与瓦斯突出的自然规律,通过掌握这一规律,为瓦斯预测预报及瓦斯灾害技术防范提供依据,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及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6.
瓦斯突出区域划分是开展矿井瓦斯治理的基础。以瓦斯地质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矿井瓦斯地质特征及瓦斯赋存规律的研究,认为矿井构造是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因素,埋深、煤层煤质及围岩是次要因素。采用单项指标法及瓦斯地质的方法,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区域预测,最终以瓦斯含量≥8 m3/t为临界值,将井田由浅到深划分为突出危险区和无突出危险区。  相似文献   

7.
潘一矿瓦斯地质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井田瓦斯地质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潘一矿煤和瓦斯动力现象,根据潘一矿实际建立健全了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瓦斯地质技术保障体系,建立与完善瓦斯地质图及防突预测图的编制与上报制度、三维地震动态解释制度、突出煤层小构造超前探测制度、石门揭煤三级预警制度、突出煤层顶底板岩巷层位控制制度等,有效地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芦岭煤矿瓦斯地质特征及与突出的关系分析,总结出矿井瓦斯地质特征,即瓦斯的赋存受地质条件控制,地质构造和构造煤是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甄立民 《西北煤炭》2005,3(4):28-30
通过对石嘴山一矿近十几年来的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及防治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提出加强开展瓦斯地质工作,并根据瓦斯地质的分区情况有重点的进行瓦斯抽放,对预测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研究和突出区域预测指标的准确选取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通过分析新安煤田的瓦斯地质资料,研究该煤田煤与瓦斯突出规律及控制因素,查明该煤田的瓦斯赋存规律,把指标预测法和瓦斯地质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以瓦斯含量作为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并确定其临界值,为新安煤田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