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用脱脂蓖麻饼制取分离蛋白的方法,所得分离蓖麻蛋白的蛋白质含量为80.20%. 国内尚无这种报告。实验表明,分离蓖麻蛋白成品中未检出蓖麻毒素,而且营养价值也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蓖麻毒蛋白是蓖麻种子中一种毒蛋白,能使真核细胞核糖体失活,对细胞有很强毒性。该文简述蓖麻毒蛋白的分子结构、毒性机理、提纯方法及毒性改造抗肿瘤,生物治虫应用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蓖麻毒蛋白是从蓖麻籽中提取的一种强毒性毒素,其在医药、农业及军事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抗癌药物研究的热点.主要对蓖麻毒蛋白的理化性质、致毒机理、提取纯化工艺及其在医药、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蓖麻毒蛋白提取过程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蓖麻籽本身毒蛋白含量不高,油脂含量较高,对其进行毒蛋白的提取最终收率不高,影响蓖麻毒蛋白在医药、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其基因进行改造,定向选育毒蛋白含量较高的蓖麻品种,促进蓖麻毒蛋白在生物农药和医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动物试验的方法对脱脂蓖麻饼进行了饲料价值的研究。结果表明:蓖麻饼是一种高蛋白饲料资源,其蛋白质的功效比值与黄豆蛋白近似,生物学价值及饲料利用率和体重增加指标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蓖麻限制性酶解蛋白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蓖麻限制性酶解蛋白的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蓖麻蛋白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以蓖麻子为原料,通过粉碎、脱脂、乙醇洗涤、沸水脱毒、冷冻干燥等操作步骤制备蓖麻浓缩蛋白,再分别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风味蛋白酶(flavourzyme)、复合蛋白酶(protamex)、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得到5种蓖麻限制性酶解蛋白,并进行功能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蓖麻浓缩蛋白色泽洁白、无异味,其蛋白含量为73.08%,脂肪含量为1.13%,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蓖麻浓缩蛋白经蛋白酶限制性酶解后功能性质和抗氧化活性增加,功能性质大小顺序为: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结论采用复合蛋白酶限制性酶解蓖麻蛋白,可得到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活性都较好的限制性酶解蓖麻蛋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蓖麻蛋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对毒蛋白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缓冲液pH值7.0、缓冲液浓度0.10mol/L、D-半乳糖浓度0.10mol/L和洗脱速度1.0mL/min。优选所得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可作为蓖麻毒蛋白的分离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蓖麻蛋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对毒蛋白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缓冲液pH值7.0、缓冲液浓度0.10mol/L、D-半乳糖浓度0.10mol/L和洗脱速度1.0mL/min。优选所得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可作为蓖麻毒蛋白的分离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8.
利用降落PCR的方法,从蓖麻基因组DNA中克隆毒蛋白A链基因的560bp片段;利用一步法将该基因的2个正义片段和2个反义片段分别与pBI-121质粒连接,构建含该基因的正义重复和反义重复表达载体,为利用共抑制技术抑制蓖麻毒蛋白A链基因表达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豆脱脂蛋白粉、大豆组织蛋白脱腥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叙述大豆蛋白系列产品,脱脂蛋白粉、组织蛋白是有前途的产品。脱脂蛋白粉、组织蛋白是最廉价的蛋白添加剂,具有价格优势。还因为脱脂蛋白粉、组织蛋白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整个生产中全部为物理过程,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营养因子,同时没有任何环境污染。近年来,我国在脱脂蛋白粉和组织蛋白的生产应用上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平度油厂的生产实践和测试结果为依据,论述采用预榨-浸出工艺生产食用脱脂花生粉的合理性。重点论述预处理中的脱除红衣和胚芽以及在预榨浸出过程中减少蛋白变性的技术特征,提高制品功效和营养价值,以适应各种蛋白食品生产需要。文中列有脱脂花生粉质量和卫生指标的检测结果及其营养评价,包括氨基酸模式对比,蛋白质效比(PER)和净蛋白利用率(NPU)以及微量矿物质,维生素含量对比。第二部分介绍脱脂花生粉的应用实例。其中有已经投产数年的花生组织蛋白;还有花生分离蛋白凝胶生产工艺的各项参数,花生蛋白炼乳质量以及代替部分面粉制做面包,饼干,脆松饼等烘烤食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小麦胚及其再制品(脱脂麦胚,脱脂改性麦胚,麦胚水溶浓缩蛋白)对面粉食用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麦胚水溶浓缩蛋白具有改善面粉的烘焙品质之功能,具有作为面粉品质改良和蛋白营养强化添加剂的潜力,但是,麦胚,脱脂麦胚,脱脂改性麦胚劣化面粉粉焙品质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劣化面粉焙烘品质之主要组分是其中的非蛋白组分。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火麻仁蛋白的基本组成及营养价值,以大豆蛋白为参比,对脱脂火麻仁粕蛋白质含量、矿物质元素、氨基酸构成以及蛋白质营养价值(如必需氨基酸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营养指数、预测生物价)进行了评价比校,为火麻仁蛋白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脱脂火麻仁粕的钾钠比为大豆的7.5倍,其Cu、Fe、P、Zn、Mg、Mn元素含量均高于大豆。而脱脂大豆粕和脱脂火麻仁粕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23%和62.61%、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065.67 mg/g蛋白和1174.58 mg/g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比分别为40.02%和41.68%。同时,火麻仁蛋白必需氨基酸指数为106.23、营养指数为66.50、预测生物价为104.72,营养价值更加接近理想蛋白模式。由此可见,脱脂火麻仁粕的营养价值堪比脱脂大豆粕,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蛋白资源来供产业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发酵过程中蛋白分子质量分布、游离氨基酸组成、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以及酪氨酸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干酪乳杆菌发酵对脱脂薏米营养品质的影响。脱脂薏米经干酪乳杆菌发酵后pH值下降,总滴定酸(TTA)上升。发酵后薏米蛋白发生显著降解,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48 h发酵后总游离氨基酸增加了1.7倍。发酵薏米水和醇提取液多酚含量显著增加,其FRAP和清除ABTS·+能力显著增强。发酵薏米酪氨酸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显著提高,发酵48 h后分别增加了0.35倍和2.01倍。研究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发酵可显著提高脱脂薏米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4.
食用脱脂花生粉的制取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采用预榨—浸出工艺生产食用脱脂花生粉的合理性。重点论述预处理中的脱除红衣和胚芽以及在预榨浸出过程中减少蛋白变性的技术特征,提高制品功效和营养价值,以适应各种蛋白食品生产需要。第二部分对有关脱脂花生粉与其它食品中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模式,蛋白质效比(PER)和净蛋白利用率(NPU)以及微量矿物质、维生素含量等方面的营养评价进行了对比。第三部分介绍脱脂花生粉的应用实例,其中包括花生组织蛋白、花生分离蛋白凝胶生产工艺的各项参数;花生蛋白炼乳质量以及代替部分面粉制做面包、饼干、脆松饼等烘烤食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不同脱脂工艺制备的花生蛋白粉的营养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观察不同制备工艺生产的花生蛋白质粉的营养生理功能.实验以酪蛋白为对照(CG),选择3种不同脱脂工艺条件(低温生制(LG)、低温熟制(MG)、传统高温(HG))制备的花生蛋白粉和花生饼粕粉作为饲料蛋白来源,制备人工半合成饲料,采用对喂方法饲喂生长期SD大鼠,进行营养生理及代谢实验观察.结果显示,CG组大鼠体质量增长最快,食物转化率最高;HG组体质量增长和食物转化率均为最低.各组大鼠均处于正氮平衡状态,尤以MG组正氮平衡值最高.所有花生蛋白组粪便排泄量及含水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别是HG组蛋白质的消化率、利用率、功效比值以及氨基酸评分等多项营养评价指标都显著低于其他各组.HG组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转铁蛋白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MG组和LG组则与对照组无差异.由此可见,传统高温脱脂制备工艺降低了花生粕粉的营养价值,不能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营养.低温脱脂工艺制备的花生蛋白质粉,其营养生理功能及在体内的吸收利用程度均能够充分满足机体的营养需求,是优质的植物蛋白质来源,是花生蛋白质开发和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5种不同来源的脱脂乳粉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脱脂乳粉的营养组成、乳清蛋白氮、热凝固时间、△p H、离心沉淀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 5种脱脂乳粉在蛋白质、乳糖、钙等影响稳定性的成分上差异不大,脱脂乳粉热凝固时间越长、△p H越小,酸性乳饮料经高温热处理后离心沉淀越少,而脱脂乳粉乳清蛋白氮越高,中性条件下离心沉淀越少。结论本研究对脱脂乳粉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价较为科学,对于乳清蛋白氮、热凝固时间和△p H的测定可应用于产品中脱脂乳粉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含毒油料种籽蛋白质饼粕的充分利用是饲料和食品工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我国产量较高的菜籽蛋白质饼粕、棉籽蛋白质饼粕、桐籽蛋白质饼粕、蓖麻蛋白质饼粕中的毒素成分及相应的去毒方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大米淀粉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碱洗法和酶法纯化大米蛋白和大米淀粉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纯度不高的淀粉,结果表明酶法去大米淀粉中的蛋白优于碱法,采用碱性蛋白酶纯化大米淀粉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时间2h,温度60℃,料液比1:6,加酶量0.4%。对大米淀粉脱脂的研究表明溶剂法脱脂比胰脂肪酶脱脂效果好。酶法去蛋白的大米淀粉与未纯化淀粉比较糊化初始温度上升,峰值粘度下降,超微结构显示其淀粉粒结构部分被破坏。脱脂则使糊化初始温度和峰值粘度均下降。  相似文献   

19.
李颖  郭晓冬 《食品科学》2010,31(16):305-311
将小麦粉与脱脂花生蛋白粉按100:0、95:5、90:10、85:15、80:20 的比例分别混合,测定混合粉的糊化特性及面筋特性。将混合粉制成速冻面条,通过正交试验及感官评定确定脱脂花生粉与小麦粉的比10:90,加水量40%,加盐量2.5% 制脱脂花生蛋白营养面条。对脱脂花生粉速冻面条的品质特性进行评价显示:随着脱脂花生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的面筋含量及糊化性质降低,面条的质构特性下降,蒸煮损失率增加;分析0~28d 冷冻贮藏后品质特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面条的硬度、拉伸强度、拉伸距离在贮藏前期呈下降趋势,16d 后趋势平缓。弹性、内聚性、回复性略有上升,但不显著,显示花生蛋白营养面条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按中国营养膳食营养要求及每人每日食用200g 面条计算,配方提供的蛋白质含量占儿童、老年人所需的60%、44%。添加脱脂花生粉使得面条质地松软,有着良好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宜被老年人和儿童接受。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大豆分离蛋白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1 国内大豆分离蛋白产业现状大豆分离蛋白是从大豆脱脂后的低变性脱脂豆粕中提取的蛋白质质量在90%以上(以干基计)的蛋白质类食品添加剂。由于其特异的营养组成及功能特性,其应用范围和需求量不断扩大。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豆分离蛋白开发研究和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国家。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60年代开始生产,其生产技术及产品一直在世界本行业领域内处于垄断地位。1998年世界大豆分离蛋白的产量约70万吨,美国就生产约35万吨,占50%。我国是70年代开始研究大豆分离蛋白生产及应用技术。80年代初,从日本不二制油株式会社和伊腾忠商株式会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