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美国看好WiMax 在2005年SuperComm通信展览会上,宽带无线设备制造商预测,早期的WiMax业务有可能于2006年中期在美国发布,而那些大运营商有可能在应用推广中起到一定作用。Alvarion公司发布消息说其计划于2006年初在美国市场推出WiMax产品。BreezeMax2300基站的工作频谱为2.3GHz,2500工作在2.5-2.7GHz频段。人们希望该公司尽快推出基于Intel的用户驻地设备。该公司预测今年底将启动2300产品的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的宽带无线接人系统,WiMax具有比以往无线接人系统更为强大的能力,比如对移动性的支持,对QoS的支持,基于IP的架构等,诸多特性使人们对它充满了期待,但这些特性是否是WiMax制胜之宝还不能最后确认。为WiMax找到正确的市场定位,制定合理的阶段性发展策略是当前WiMax发展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Rick Nelson  Ron Wilson 《电子设计技术》2008,15(7):60-60,62,64,66
WiMax已蓄势待发,准备扩大在PC联网和手机通信领域的覆盖范围。半导体生产商在推广WiMax芯片组,而测试设备厂商则在提供芯片组和相关产品的测试所需的实验室仪器和生产ATE系统。WiMax有望作为一种PC联网技术,也有潜力成为蜂窝通信技术(见附文《WiMax市场与机遇》)。Aeroflex(艾法斯)公司的PaulArgent预计wiMax最初将把宽带无线访问能力带给笔记本电脑,尽管WiMax论坛成员认为,WiMax是一种有多种应用的技术,其中包括蜂窝电话。他说,未来两年,WiMax将主要为咖啡店和行驶车辆中的PC提供高速数据访问能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宽带服务需求急速增加,无线宽带存取技术亦快速演进,WiMax具有无线宽带、高容量及远距传输能力,发展迅速。鉴于WiMax发展的强劲态势,WiMax论坛组织应运而生,负责根据IEEE 802.16及ETSI HiperMAN标准制定认证规范,并推广经WiMax论坛认证的产品,本文将剖析WiMax技术标准演进及WiMax设备认证机制建立。  相似文献   

5.
针对WiMax技术和配电网通信的特点及配电网对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了WiMax技术在配电网通信中应用的优势,并探讨了WiMax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难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6.
任卉 《电子测试》2006,(6):37-41
2006年1月,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颁布了WiMax 802.16e移动标准。这一标准的推出,对WiMax意义非凡。WiMax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移动领域。然而,一直与WiMax有着许多共同交集应用的3G技术亦在如火如荼的发展。面对即将到来的3G时代,WiMax的命运又该将如何?它能否象十多年前发展起来的,如今已经日趋成熟的WiFi技术一样,引发一场无线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7.
1、概述 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时空编码无线通信因其在传输速率、移动性、频谱效率、无缝覆盖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正逐渐成为现代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围绕这种技术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在WiMax,WLAN、3G、B3G等领域,各种新型的技术标准正在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8.
下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下一代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的技术特点 ,并将WiMax技术与Wi Fi进行了对比 ,最后叙述了WiMax发展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希 《移动通信》2004,28(9):28-30
2004年通信界发生的两件与WiMax有关的事情使本来就处于热点的WiMax技术几乎达到沸点:第一件事是首个WiMax无线宽带标准获IEEE批准;第二件事是近段时间业界传言美国将跨过3G直接用WiMax组建4G网络。WiMax因此也引起我国业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那么,作为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有哪些技术优  相似文献   

10.
WiMax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具有大带宽、广覆盖、可移动、非视距传输等优势,其在国际市场的商用步伐开始展开。目前中国通信行业也开始关注WiMax。那么,WiMax在中国的现状和前景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11.
WiMax在技术上的优势已经被业界认可,其商用进程也逐渐展开.但是任何新技术的引入都会带来各种问题,技术和市场定位相互协调才能推动WiMax的发展,本文对WiMax的定位以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移动WiMax标准日前得到IEEE批准,正式名称定为IEEE 802.16-2005。业内人士指出,批准结果的正式宣布,将移动宽带的来临大大推进了一步。移动WiMax试验和认证测试有望从2006年第一季度开始,由WiMax Forum进行组织,产品可能在2006年年底出现,服务可能在2007年初开始提供。  相似文献   

13.
ICT基础设施发展协调部最近表示.该国已推出WiMax网。WiMax网络是坦桑尼亚本地电信提供商与Hotspot热点商业解决方案公司与加拿大红线和南非RapidCloud公司共同合作推出的。目前,全国范围内覆盖6个城市的WiMax正在计划之中。除了在Dares Salaam地区的部署外,最初阶段还包括在未来几个月内在Arusha地区建立红线RedMAX网。随着WiMax系统的安装,网络也将很快部署.推出可产生收入的宽带业务。  相似文献   

14.
WiMax是一项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其信号传输半径达到50公里,可以覆盖到城郊。正是由于这种远距离传输特性,WiMax将不仅仅是解决无线接入的技术,还能作为有线网络接入(Cable、DSL)的无线扩展,方便地实现边远地区的网络连接。2006年首款获得认证的WiMAX设备得以顺利推出,它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本文将一一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线电视》2007,(15):1425-1425
广电地面数字电视和WiMax的技术融合已经开始在杭州进行相关试验,这意味着部分业内人士一直在提议的广电引入WiMax技术正在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下一代无线通信标准将能提供无缝、高QoS、高速率的基于IP的无线业务。IEEE802.16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iMax的出现使得无线网络向4G过渡成为可能。WiMax技术将作为宽带无线接入应用。对比了WiMax和Wi-Fi的技术,提出一个融合Wi-Fi和WiMax的组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通信》2008,10(22):5
台湾电信业监管机构通讯传播委员会近日表示,大同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南部地区建成必需的覆盖网络后,已被授予台湾首张微波存取全球互通业务特许执照。大同电信是去年7月成功竞得WiMax业务资格的竞标者之一。中标商必须在18个月(必要时可再延长1年)内在单一县市建成覆盖网络后,才可以被授予为期6年的WiMax业务运营执照。大同电信将获准在台湾南部运营WiMax业务。  相似文献   

18.
一些移动公司的高管表示.WiMax技术将取代有线和DLS提供终端的无线宽带服务,其网络将于2009年开始部署。圣地亚哥的NextWave Wireless公司展出了可由WiMax网络运营商添加到传统蜂窝WiMax网络上的电视广播技术——Mxcv.并设计出了参考原型。  相似文献   

19.
张宇 《电子产品世界》2007,(11):68-68,70
WiMax功率放大器的参数测试往往要求信号源和频谱仪构成不同的配置,这些测试常常是耗时而费力的。对此,R&S公司提供了一款在外部PC上运行的测试程序DemoMeas_WiMax,与信号源和频谱仪一起,实现WiMax功放所有参数的自动化测试。  相似文献   

20.
目前舆论似乎认为,要在一个覆盖城区相当大范围的网格式网络中部署Wi—Fi过于复杂。技术的局限性固然存在,而问题还在于没有人会为服务付费,现在有多种互联网接入选择可以作为城区Wi—Fi的替代方案。但Wi-Fi亦很流行。今后WiMax可能是城市高速无线接入的一种更好的技术选择,但配备真正可用WiMax的笔记本电脑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大量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