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新型陶瓷刀具材料JX-2-Ⅰ(Al_2O_3/SiCp/SiCw)的力学性能,同A(Al_2O_3)、AP(Al_2O_3/SiCp)、AW(Al_2O_3/SiCw)和Jx-1(Al_2O_3/SiCw)材料相比,JX-2-Ⅰ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σ_(bb))和断裂韧性K_(Ic);研究结果表明,在JX-2-Ⅰ陶瓷刀具材料中确实存在增韧补强的协同作用,陶瓷刀具材料JX-2-Ⅰ的主要增韧机理是界面解离、裂纹偏转和晶须拔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TEM研究了新型复相陶瓷刀具材料JX-2-I的界面结构,结果表明,在JX-2-I中Al2O3/SiCw(氧化铝/碳化硅晶须)界面和Al2O3/SiCp(碳化硅颗粒)界面结合良好,形成了具有较高强度的微观结构,发现在SiCw,SiCp和Al2O3晶粒上均有位错产生,在SiCp和Al2O3上有孪晶产生,分析表明,位错和孪晶的产生均吸收大量的断裂能,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改善JX-2-I材料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TEM和电子衍射图谱分析,研究了新型陶瓷刀具材料JX-2-I的界面微观结构。TEM分析表明,JX-2-I刀具材料的界面结合状态较好,Al_2O_3/SiCw界面上形成了具有较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Al_2O_3/SiCw和Al_2O_3/SiCp界面上没有剧烈的化学反应发生;通过TEM和电子衍射图分析,发现在Al_2O_3的晶粒边界上有尖晶石(MgAl_2O_4)生成,这有利于控制Al_2O_3晶粒的长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新型陶瓷刀具材料JX-2-I(Al2O3/SiCp/SiCw)的力学性能,同A(Al2O3),AP(Al2O3/SiCp),AW(Al2O3/SiCw)和JX-1(Al2O3/SiCw)材料相比,JX-2-I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σbb)和断裂韧性KIC,研究结果表明,在JX-2-I陶瓷刀具材料中确实存在增韧补强原协同作用,陶瓷刀具材料JX-2-I的主要增韧机理是界面解离,裂纹偏转和晶须拔  相似文献   

5.
Al2O3/SiCnano纳米复合材料微结构及强韧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内晶型”结构中,晶内的纳米相和基体间存在的次界面对材料性能的改善有更重要作用,本文系统观察了氧化铝陶瓷和Al2O3/SiCnano纳米复合材料的微结构,着重研究了弥散SiC颗粒对Al2O3基体微结构的影响,讨论了“内晶型”结构,位错组态,纳米化效应和穿晶断裂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强韧化机理。  相似文献   

6.
马宏 《微电子学》1994,24(3):34-40
在Tegal1512e反应离子刻蚀(RIE)设备上,利用Cl_2和SiCl_4为主要刻蚀气体,进行了AlSi0.8%-Cu2%的RIE工艺研究,详细讨论了影响工艺的诸多因素,涉及AlSiCu材料本身结构的差异,RIE工艺各参数,后处理等许多方面;给出实用化的工艺程序;最小加工线宽达到2μm,体刻蚀速率达870nm/min,均匀性±5%,线宽损失小于10%,对热氧化SiO_2的刻蚀选择比为4∶1,对AZ1450J正性抗蚀剂的刻蚀选择比大于1.8∶1;该工艺使用效果良好,达到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SiCw/Al-Li复合材料中界面无析出带的TEM观察董尚利,崔约贤,茅建富,来忠红,杨德庄(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本文采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技术和暗场技术,研究了压铸法制备的15Vol%SiCw/Al-2.18wt...  相似文献   

8.
热氮化对SiO_2/Si界面辐照加固强度的影响=Effectsofthermalnitridationontheradia-tionhardnessoftheSiO_2/Siinterface[刊.英]/de-castro,A.J.…∥J.Appl....  相似文献   

9.
通过阳极氧化电压谱图(AVS);I-V特性和Fiske台阶电压测量,我们研究了Nb超导量子结构中AlOx-Al厚度对其特性的影响。发现AVS中AlOx-Al与Nb电极之间的界面陡度和I-V特性取决于AlOx-Al厚度,Nb|A|Ox-Al|Nb结的最小最佳沉积Al层厚度为7nm。由Fiske台阶电压,AVS中的Al峰和I-V特性的畸变,证实了结中Al/Nb间由常态Al而引起的亲近效应的存在,并用McMillan理论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Ge_xSi_(1-x)/Si应变层超晶格的LACBED研究段晓峰(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北京100080)Ge_xSi_(1-x)/Si应变层超晶格是一种新的能带工程材料。人们可以通过调整合金层的合金成分等结构参数,来调整应变层超晶格的能...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一般MIM(Al-Al2O3-Au)结的基础上,为了克服Al的不稳定性和改善结的性能,我们采用半导体材料Si代替Al,研制成功MIS(Au-SiO2-Si)隧道结,观察到了稳定的发光现象.介绍了MIS结的基本结构和工艺流程,分析了结中SPP的各个模式,讨论了结的发光光谱,阐明了MIS结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2.
液相添加剂对PTCR陶瓷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液相添加剂AST(Al2O3+SiO2+TiO2)对BaTiO3陶瓷材料电性能的影响很大,随着Al2O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电性能降低;SiO2、TiO2的物理特性对材料电性能影响较大;过量TiO2对材料PTC效应有重要影响,适当过量TiO2含量,可得到性能优良的PTCR陶瓷。  相似文献   

13.
多层结构铁电薄膜的I—V特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FRAM、FFET和FDM的实际应用研究,提出了多层结构铁电薄膜的设计思想,实际制备了M/BIT/p-Si、M/PZT/BIT/p-Si、M/BIT/PZT/BIT/p-Si三种结构铁电薄膜,并测量了它们的I-V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夹层结构铁电薄膜M/BIT/PZT/BIT/p-Si漏电流密度J最小,在500nm厚时J+(+3V)约2.8×10-10A/mm2,J-(-3V)约1.2×10-12A/mm2优于单层和双层结构铁电薄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Ce_xSi_(1-x)应变层的电和光带隙=ElectricalandopticalbandgapsofCe_xSi_(1-x)strainedlayers[刊,英]/Jain,S.C.…IEEETrans.Elec.Dev.-1993,40(12)...  相似文献   

15.
郑闽  马宏 《微电子学》1994,24(5):64-69
在Tegal1512e反应离子刻蚀(RIE)设备上,利用Cl_2、SiCl_4为主要刻蚀气体进行了Al-Si1.2%的反应离子刻蚀,研究了各参数对刻蚀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围绕线宽控制和后处理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实用化应用研究,并得到了最佳的刻蚀程序。最小加工线条宽度达到1.5μm,实用达2~3μm,体刻蚀率大于1μm/min,均匀性小于±5%,线宽损失小于10%,对热氧化SiO_2和AE1450J正性抗蚀剂的刻蚀选择比分别达8:1和3:1。此技术已用于多种多批量电路的制作工艺之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K_2TiF_6-SiC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邵贝羚,王 锋,王殿斌(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航天航空部621所,北京)SiC具有强度高、耐热、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近年来被作为增强元素加入Al基合金制备成新型的复合材料,在航天航...  相似文献   

17.
利用2kWCO2激光器对不同合Si量的AI-Si合金进行了搭接扫描熔凝处理,通过SEM和TEM对激光熔凝处理后Al-Si合金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通过测定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阳极极化曲线,讨论了激光熔凝处理对AI-si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处理可改善Al-Si合金在10%H2SO4和10%HNO3溶液中的耐蚀性,而对Al-Si合金在10%HCl和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在常压CVD硅外延系统中,通过e_qP=B-A/T,分别计算出SiH-Cl_3、PCl_3和BCl_3的A和B二常数值。采用低温深冷工艺,进一步提高硅源的纯度,通过控制SiHCl_3的蒸汽压,在晶向为(111)和(100),掺硼电阻率(4~8)×10 ̄(-3)Ω·cm的抛光衬底硅片上,生长出外延层电阻率为350Ω·cm(杂质浓度3.5×10 ̄(13)/cm ̄3),外延层厚度达120μm的p/p ̄+/硅外延片,制成器件的击穿电压可达1000V。  相似文献   

19.
4单晶、薄膜及其它功能材料95040用CVD法在蓝宝石基片上合成Bi_4Ti_3O_(12)外延膜─—增本博.粉体粉末冶金,1993;40(7)=693~696采用Bi(C_6H_5)_3-Ti(i-C_3H_7O)_4及Bi(o-Tol)_3-Ti...  相似文献   

20.
采用横断面的透射电子显微术,扫描电子显微术和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研究了GeSi沟道p-MOSFET的微结构。观察表明,器件是由Si基片/SiO2非晶层/SOISi层/GeSi沟道层/超薄SiO2非晶层/Si细晶层/SiO2非晶层/Al电极层等组成的;SOISi层工作区单晶性良好,很难找到缺陷,缺陷能效地被限制在工作两侧的缺陷聚集区;在SOSSi层和GeSi沟道层之间存在着一些瓣状衬底,它可能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