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一种带压缩空气储能的冷热电联产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火用)分析,得到了各主要部件和整个系统的(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空气透平绝热效率的提高对系统(火用)效率的贡献大于压缩机效率同样提高的功效;在其它参数确定时,存在最佳压比,可使系统的(火用)效率在该条件下达极值;高温换热器是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产生(火用)损失的主要部件,而循环水量的大小是影响高温换热器(火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带压缩空气储能的冷热电联产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火用]分析,得到了各主要部件和整个系统的[火用]损失及[火用]效率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空气透平绝热效率的提高对系统[火用]效率的贡献大于压缩机效率同样提高的功效;在其它参数确定时,存在最佳压比,可使系统的[火用]效率在该条件下达极值;高温换热器是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产生[火用]损失的主要部件,而循环水量的大小是影响高温换热器[火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动力工程学报》2016,(4):313-319
根据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结构特性,采用正交设计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压缩机绝热效率、级间冷却温度、储气室最低工作压力、回热度、膨胀透平绝热效率和燃烧室效率等6个参数进行实验设计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效率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方差进行分析,得到设计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压缩机绝热效率、级间冷却温度、回热度、压缩机绝热效率与级间冷却温度的交互作用、级间冷却温度与回热度的交互作用以及压缩机绝热效率与膨胀透平绝热效率之间的交互作用为影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总过程效率的显著因素;在现有技术水平下,降低压缩机级间冷却温度和提高回热度是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效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型恒压喷水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利用废弃煤矿等地下洞穴,在水下布置尼龙布管储存压缩空气,形成以地下洞穴为下库,地面水池为上库的水力辅助恒压压缩空气储气体系;膨胀与压缩过程采用单级多缸随转式膨胀压缩两用机实现,导热油蓄能和放能过程采用共享设备原路返回方案。通过建立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在空气入口处喷水控制压缩空气出口温度,以及由地下洞穴深度确定的压缩段出口空气压力,环境温度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压缩机出口压力及温度为10 MPa和320℃、环境温度25℃、换热端差10℃和膨胀压缩两用机等熵效率0.85的工况条件下,储能系统转换效率达到66.6%。  相似文献   

5.
空气透平是振荡水柱(OWC)式波浪能转换装置能量转换的关键器件,对整个装置的性能至关重要。通过归纳总结透平的种类、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中透平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试验的成果与现状,分析空气透平研究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并对波浪能转换装置中空气透平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系统掌握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所用空气透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空气压力参数特性与膨胀透平发电机启动的参数要求相矛盾,使得机组在启动过程中升速和低功率时不易控制。通过对喷气射流装置的热力特性进行分析,设计基于喷气射流装置的改进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制定启动阶段控制策略,可以将压缩空气的高焓值小流量转化为混合气体的低焓值大流量,能够提高压缩空气储能冲转阶段和低负荷阶段的控制精度,达到膨胀发电机启动时的参数要求,实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参数特性的解耦,而且能够提高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西部干旱、缺水、高风沙和限制使用天然气的地区特点,提出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技术方案,并对其储能过程和发电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重点分析了压缩过程指数、最高储气压力和透平进气温度对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电耗随多变指数的升高基本保持不变,能量效率都随多变指数的升高而增加,而热耗随多变指数的升高而大幅减小。(2)系统电耗和热耗都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高压储气室内压力的变大而增加,而系统的能量效率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高压储气室内压力变大而减小。(3)系统电耗和热耗都随高压气体透平进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系统的能量效率随高压气体透平进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该研究对在中国开展和大规模推广应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燃气轮机的叶片冷却技术,并对燃气轮机各级冷却空气分布进行分析。在假设等熵效率η和混合效率ηε的基础上,根据透平工作原理,建立了一个能够求解出合理空气量的方程。最后针对燃气进出口焓值和冷却空气对焓值变化的影响求解出适当的空气量分配,这为研究燃气轮机二次空气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透平部件的寿命评估提供了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储能是发展新能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础条件,其中抽水蓄能是最主要的储能方式,但是抽水蓄能依赖地理条件,需要占用大量自然资源,优良的厂址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缓解抽水蓄能厂址资源需求与自然资源稀缺的矛盾,提出了一种耦合抽水蓄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并从研究思路、概念方案和工程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为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方法  围绕提高能量密度,以减小水库容量、降低水库高度差为突破点,运用压缩空气排水的方法,将水泵水轮机替换为压缩机和膨胀机,下库改为封闭结构的承压容器。储能时,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至高压充入下库,并推挤下库内的水至上库。释能时,水从上库返回下库,下库内的压缩空气被推挤出,并经膨胀机释放。这可使相同条件下抽水蓄能的能量转换量提高数倍。为了论证耦合抽水蓄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储能效果,设置上、下库高度差300 m,按照低性能和高性能两套设备参数,对40 MW/200 MWh的概念方案进行热力学分析和储能效率计算。 结果  结果表明:在低性能参数条件下,储能效率65.68%,在高性能参数条件下,储能效率70.81%;能量密度1.67 kWh/m3 结论  耦合抽水蓄能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可使水库容量或高度差大幅减小,大大降低厂址要求,并可使发展抽水蓄能受限的地区具备开发条件,且关键设备成熟,单位造价与常规抽水蓄能相近,技术经济上可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两级填充床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运行原理,建立了压缩机、透平、填充床蓄热器及储气洞穴的非稳态分析模型,对两级填充床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充放电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系统在给定充电功率下的整体热力学性能和各部件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完整充放电循环,在给定的充电功率下系统的充放电效率仅为54.33%,下降了约8.07%;受到储能功率的影响,压缩机的效率变化范围较大,仅有77.13%的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的内能,而高/低压透平因为进口处空气温度逐渐降低而偏离设计工况导致效率下降;压缩机和透平的火用损之和占总火用损的81.51%。  相似文献   

11.
常规送风口用于低温送风系统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节能》2004,(4):42-44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 ,通过一个算例探讨了在低温送风系统中使用常规送风口送风所存在的问题 ,以此说明我国的低温送风技术推广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镭  万建武 《节能》2008,27(11)
归纳近年来低温送风系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指出低温送风系统研究中送风温度、送风末端选择、热舒适性评价及其经济性评价研究的主要进展,总结低温送风系统送风温度、送风末端选择的现状和问题,并分析送风温度及末端送风方式的选择对低温送风系统的经济性的影响,总结低温送风系统热舒适性方面的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低温送风系统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以某大空间实验基地为研究对象,针对喷口送风和柱状下送风两种分层空调的热环境及供冷量进行了实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因喷口送风空调区较大,在夏季室外气象参数基本相同的两种室外气象条件下,喷口送风空调系统供冷量比柱状下送风空调系统的供冷量分别高出20.8%、24.4%,且喷口送风空调系统抗干扰能力较柱状下送风强;喷口送风时工作区温度均匀性好于柱状下送风,头足温差较小,但其工作区风速超过标准,而柱状下送风时工作区风速则符合环境设计要求;两种不同送风量下喷口送风时吹风感指数分别为15.64%、11.23%,而柱状下送风时吹风感指数分别为4.17%、2.40%,柱状下送风要明显优于喷口送风.故从节能及热舒适性角度综合考虑,单侧回风的大空间建筑应尽可能采用柱状下送风分层空调,而对于干扰比较大,空调场地较小,无法布置柱状下送风口的场合,则选取喷口送风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下送风空调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越来越多现代化、智能化的办公大楼的建设,新型办公楼室内布局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对舒适性尤其是室内空气品质要求的提高,下送风空调方式逐渐被采用。本文介绍了下送风空调技术目前的研究现状,并从这种空调方式的原理出发,综述了下送风技术在热环境、舒适性、空气品质、节能等方面的特点,比较了该系统与传统上送风空调系统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了目前该空调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标定了鼓风式燃气灶助燃风机进口挡板在不同位置时的风量和压头,并计算出相应位置所需的燃气量,使得燃气灶在不同功率负荷下助燃风量和燃料量的匹配得到优化,以提高其热效率并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某半导体制造项目净化空调系统中FFU送风方式,并与传统集中送风方式相比,分析其优缺点。该送风方式已在微电子工业洁净厂房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郑文国  庄伟  路连瑞 《节能》2010,29(4):68-69
结合深圳北站空调系统的设计情况,从节能、舒适性出发,介绍高大空间的旅客候车室其空调送风方式的特点及适宜送风方案:旅客进出站通廊区域采用条形风口侧送风方式;大面积候车区域采用高位球形喷口送风方式;商业岛采用低位置换式孔板送风方式。  相似文献   

18.
对莱钢冷轧压缩空气系统进行工艺优化,采用分站分压力联合供气方式,提高了压缩空气的运行质量,解决了系统压力突降问题,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Experimen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econdary air supply rate on the combustion of volatile gas in a controlled‐air incinerator. The secondary air supply was varied at flow rates of 0.56, 1.026, 1.73 Nm3/min. The waste in this study wa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those containing low, medium and high combustible matter. The significant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shown that increasing secondary air supply rate reduces the chamber temperature in both chambers and strong effect on CO reduction for waste with high combustible content. NO formation increases slightly as secondary air supply increases and SO2 formation depends on the sulfur content in the waste and insensitive to secondary air for the range of flow rate tested.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某种燃烧装置的环形风箱结构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