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FLUENT数值计算软件建立了散热器塔外垂直布置和塔内水平布置的三塔合一间接空冷塔的数学模型,对不同环境风速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了相应的压力场、温度场和速度场,分析了散热器的布置方式对热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风时,散热器的布置方式对热力性能的影响非常小;存在环境风,当风速不超过12 m/s时,两种布置方式的热力性能差异较小;当风速超过12 m/s时,两种布置方式的热力性能差异逐渐变大;散热器塔外垂直布置的空冷塔的热力性能优于散热器塔内水平布置的空冷塔的热力性能。为这种复合塔的优化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某660MW间接空冷塔为研究对象,利用机算机软件,模拟了环境风条件下空冷塔的流场分布状态。较为常见的空冷塔挡风墙,主要有翅墙、外围挡风墙、十字挡风墙等形式。对3种挡风墙的布置方案,分别进行了计算和探讨。计算结果表明,翅墙对空冷塔流动传热性能的改善效果最好,外围挡风墙次之,十字挡风墙的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3.
由于不同机组负荷会影响三塔合一间接空冷系统的流动换热特性和烟气扩散效果,对某1 000 MW机组三塔合一间接空冷塔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负荷增加,三塔合一间接空冷塔的抽力和通风量在100%负荷时分别是50%负荷时的1.47倍和1.3倍,同时高负荷运行的空冷塔冷却能力更强;增加负荷会减少SO2在空冷塔内壁上的浓度,增加烟气的抬升高度,相对于50%负荷,在100%负荷时SO2浓度减少了4.55 mg/m3,烟气最大扩散高度最多时提升了16.72 m。  相似文献   

4.
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电厂2×300MW机组两机一塔的间接空冷塔内外空气的流动和传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将空冷塔划分为W区、T1区、Tr区和L区,在确定的考核工况基准下,模拟了不同环境气温、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塔各区域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风速高于6m/s时,空冷塔通风量和空冷散热器散热量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大,此时高温处于有利状况。同一气温下,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空冷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减小,W区通风量呈线性增加,T1区、Tr区和L区通风量减小。该结论为间接空冷系统空冷散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间接空冷散热器及空冷钢塔流动和传热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自然通风状态下,某2×350 MW机组外覆铝板钢结构空冷塔及四周表面式间接空冷散热器的流动和换热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考核工况基准下,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钢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空冷钢塔通风量和间接空冷散热器散热量减小。  相似文献   

6.
张艾萍  卢贺  毕帅 《热力发电》2015,(3):104-108
侧风对间接空冷塔会产生不利影响,尤其对小型空冷塔,如用于地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空冷塔(高度低于30 m)的影响更为严重。对此,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侧风速度下小型空冷塔内外空气流场、散热效率及温差的变化情况,提出在小型空冷塔内加装挡风墙,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加装挡风墙后,空冷塔内外的空气流场分布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有效地降低侧风影响;尤其在侧风速度>12 m/s时,散热效率随着风速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7.
四合一式空冷塔由脱硫塔、湿式除尘器、烟囱和原始空冷塔组合而成。以某2×660 MW间接空冷机组的四塔合一式空冷塔为模型,通过CFD模拟,在空冷塔变工况条件下,分析了环境温度、热负荷、自然风速、风向和百叶窗角度等因素对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调节迎风侧百叶窗的角度,可明显提高四塔合一式空冷塔的通风量。  相似文献   

8.
李勤明 《中国电力》1996,29(8):43-46
介绍我国第一座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空冷塔的结构设计,提出了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该塔采用哈蒙公司结构计算程序的计算结果与我国北京大学为主编制的程序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9.
间接空冷塔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间接空冷塔安全性,并尽可能降低造价,有必要对间冷塔结构优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喉部高度变化、塔筒壁厚变化对塔筒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以及塔筒工程量的影响,总结了间接空冷塔结构优化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间接空冷塔的结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
冯璟 《电力建设》2009,30(4):64-67
近年来,湿式排烟冷却塔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在此基础上排烟式间接空冷塔技术也受到了关注。文章介绍了2种间接空冷系统的特点,并以某2×300 MW实际工程与直接空冷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和分析,从而给出排烟式间接空冷塔应用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海锋  张薇  陈哲  石磊 《电力设备》2008,9(2):45-48
直接空冷凝汽器由一个个直接空冷单元组成,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建立了某135MW直接空冷凝汽器单元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传热学(NHT)软件FLUENT,对夏季汽轮机考核工况(TRL)下,不同环境风速和风向,进行了空冷单元的性能的数值模拟。对直接空冷凝汽器外部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的模拟、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干湿联合系统是机力消雾塔主要运行方式,消雾效果主要取决于干段换热器的能力。介绍用于机力消雾塔干段换热器的数值模拟开发,为该类型换热器在机力消雾塔工程项目上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指导电机设计,以一台3 MW空-空冷双馈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力学及数值传热学理论,结合空-空冷却器和发电机模型,搭建了三维流动与传热耦合求解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依据基本假设和边界条件,采用Fluent软件对电机在额定工况下的稳态三维流场和温度场进行数值求解。通过电阻法和埋置检温计(ETD)法测得电机在额定工况下绕组的平均温升和最高温升。通过对比数值结果和试验数据发现误差在5 K之内,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对电机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对电机18档通风道内流量进行数值计算,为新产品电机设计和优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国产空冷单排管流动和传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状翅片扁平管,即单排管是直接空冷凝汽器的一种基本换热元件。单排管外空气侧的流动和传热性能研究,对于直接空冷凝汽器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不同迎面风速下,对国产空冷单排管空气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对速度场、温度场进行分析和研究,拟合出单排管阻力和传热系数随迎面风速变化的计算公式,为直接空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泡沫金属作为毛细层的风冷型平板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以水为工质及最终热沉采用风冷的平板型环路热管,其蒸发腔采用凹槽微结构并叠加压缩铜泡沫。实验研究加热功率、热管倾斜角度及充液比对环路热管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了环路热管各部件的温度分布及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热性能数据。结果表明:当充液比为50%及倾斜角度为270时,环路热管的热性能最佳。当加热功率为110 W时,环路热管蒸发受热面最高温度可控制在85℃以下,能满足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电子设备冷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铜管脉动热管实验台,分析水冷条件下充液率、工质、倾斜角和是否为闭环路等因素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充液率的增加,整体热阻变大,原因是管内的工作流体增加,流动摩擦阻力增大,气泡的份额减小,脉动驱动力减小,加热段冷却段的温差增大;选用蒸馏水、无水乙醇以及丙酮为工质时,丙酮在脉动热管中更容易形成循环流动而使得传热性能增强,热阻最低;不同倾斜角的实验中,垂直底加热时脉动热管热阻最低,表明重力在工质回流到冷却段起到重要的作用;环路型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在相同条件下要比非闭合回路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好。  相似文献   

17.
田智  熊博  杨秀友 《电力学报》2009,24(4):261-265,269
为减小输电线路的走廊,减低线路的工程造价,同塔多回的输电线路型式逐渐成为今后线路建设的趋势。以330kV同塔四回输电线路设计为例,分析了可能的同塔四回杆塔模型,并列出了相应的的各种导线排列方式。根据不同的导线排列方式,计算分析各种导线排列方式下的线路对地场强、导线表面场强和磁感应强度。分析表明,线路各回路及相序布置不同,产生的地面场强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也不同。从磁感应强度和自然输送功率的角度分析,其最佳导线排列方式和对电场强度分布最有利的导线布置形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空冷技术在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火力发电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述了国外直接空冷系统与间接空冷系统的发展以及我国大容量空冷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直接空冷系统与间接空冷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对其经济性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在选择直接空冷系统和间接空冷系统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