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层铁电薄膜存储二极管的界面内建电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准分子激光在p型硅薄片上淀积了多层铁电薄膜BIT/PZT/BIT、PZT/BIT和BIT。讨论了多层铁电薄膜界面内建电压,其中Au/BIT/PZT/TBIT/p-Si(100)的ΔVb最小而Au/BIT/p-Si(100)的ΔVb最大,但Au/BIT/PZT/TBIT/p-Si(100)的ΔVb与Au/BIT/p-Si(100)的ΔVb相差不多。Au/BIT/PZT/TBIT/p-Si(100)的I-V特性曲线非对称的整流特性和P-V回线的刻印失效是最小的而Au/BIT/p-Si(100)的则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2.
固态发射机BIT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固态发射机的类型以及 BIT(Built In Test)技术的必要性、雷达总体对发射机 BIT系统的要求 ,并详细介绍了一有源相控阵雷达固态发射机的 BIT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3.
雷达数据采集与特征提取系统BIT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冰  王伟  陈曾平 《电子工程师》2004,30(1):1-4,19
在现代复杂电子系统中,内建测试(BIT)技术作为提高系统可维修性和可测试性的重要手段,日益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文中分析了雷达数据采集与特征提取系统中可测试性设计(DFT)方法,提出了基于DSP 双FPGA的BIT系统实现结构。故障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达到了系统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雷达机内测试(BIT)技术是改善雷达测试性、维修性和故障诊断能力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已经引起了雷达系统设计者和用户的高度重视。在脉冲雷达系统中,通常BIT测试方法不能对脉冲雷达的工作性能作出准确的测试。利用真实目标回波进行在线(BIT)性能测试的方法,扩展了BIT测试范围,对真实雷达回波信号进行测试,判断雷达当前的性能状态。根据对雷达系统的分析和测试需求,提出一种数字闭环BIT方法,把系统原有的BIT故障检测功能延伸到系统性能测试。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测试流程,测试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5.
代睿 《现代导航》2023,14(4):303-306
雷达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设备测试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机内检测(BIT)技术作为雷达测试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和设计需要贴近实际工程研制的过程,结合某雷达设备BIT设计开发过程,总结BIT设计经验和原则,对雷达设备BIT检测的方案设计和工程实现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机载雷达系统的BIT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侯其坤 《现代雷达》2003,25(11):7-9
阐述了BIT(机内自检测)设计在机载雷达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给出一个典型的系统BIT设计方案,该方案在实际工程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测试性设计对散射通信小信号系统而言,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维修性、保障性、降低对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指出了测试性对散射通信小信号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介绍了散射通信小信号系统的固有测试性设计、机内测试(BIT)设计及相应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将机内测试(BIT)设计与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故障检测率与故障隔离率.随着散射通信技术的发展,进行机内测试(BIT)与自动测试(ATE)设计的同时,应积极将综合诊断技术、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应用于散射通信系统的关键模块,从而提高散射通信系统的任务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Bi4Ti3O12(BIT)掺杂的BaTiO3-Nb2O5-ZnO(BTNZ)陶瓷,研究了BIT掺杂对所制陶瓷晶体结构、烧结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IT掺杂改善了BTNZ陶瓷的烧结特性.随着BIT量的增加,四方率c/a增大,电容变化率减小.当质量分数w(BIT)为1.0%,1 230℃烧结...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机内测试的设计过程。首先说明BIT设计人员的特点。然后,假设一个现代雷达模型,并说明如何进行BIT设计。文中给出了流程图和测试说明。在介绍雷达BIT技术之后,接着讨论了BIT的效率和性能参数。这些性能参数有:故障检测、故障隔离、测试充分度以及虚警率与容差设置的相互关系等。文中讨论了利用工厂给出的性能指标选取容差的效果,以及在雷达采购技术条件中包括现场性能下降值的建议。未来的BIT要求与高的系统可靠性都需要传统的维护概念有所革新。二级维护。甚至一级维护(组件废弃)的设想都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雷达机内检测系统(BIT),它基于多种数字集成电路和技术,如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超大规模集成电路(EPLD)、A/D、D/A、ISA总线技术,PCI总线技术及自定义的并行总线技术,采用了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故障诊断技术,满足了雷达对BIT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LED加工工序中,需要对晶圆表面进行去胶处理。针对LED去胶工序研究了一种去胶方法,并开发出了一种享有专利的晶圆表面金属剥离及光刻胶去除工艺及自动去胶设备,该工艺方法可去除LED表面金属层及光刻胶,并且将人工去胶的三道工艺程序整合到一起。采用该方法的全自动去胶设备,通过实验比对,能够达到良好的LED晶圆去胶良率。结尾列出了利用该方法与目前常见的人工去胶相比的多种优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光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较高的缺点,重点研究了基于部分序列传输法(PTS)的峰均比抑制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的加强迭代PTS搜索技术(EIA-PTS),该技术能够降低原PTS的计算复杂度.仿真表明:原PTS方法随着相应参数的增加,迭代次数呈指数型增长,而EIA-PTS技术的迭代次数基本保持平稳且低于原PTS方法.在此基础上,又将EIA-PTS与削波(Clipping)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峰均比EIA-PTS-Clipping联合抑制技术.与EIA-PTS技术相比,该技术进一步提升了系统PAPR的抑制性能,能在系统误码率(BER)性能与PAPR抑制效果之间取得更好的折衷,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物联网数据库研究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物联网中的数据库管理问题,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结合分布式处理技术、P2P(对等网)点云计算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物联网数据库设计方法。在此以医疗系统物联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物联网中的数据库管理问题,从而为物联网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中间件技术等的技术结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穆炯  李炳法 《信息技术》2005,29(10):31-34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数字水印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其发展的同时数字水印攻击手段也在不断的发展。因此,介绍一种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数字水印的防攻击能力新型算法:它借助于随机平放算法,通过DWT变换嵌入水印,同时对图象质量无影响。此法能抵制多种攻击,如:图象旋转、裁剪、伪造等,在实践中表现出较好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嵌入式环境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一种便于嵌入式程序使用的基于Json的多语言实现技术.该技术具有资源集中管理、易拓展、易修改、加载速度快,占用资源少等特点。通过与基于Xml的实现方案进行对比.证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同时通过该方案实现了基于WinCE的设备巡检系统的多语言化。证实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另外还提出一种用于维护多语言资源库的便利方式,以降低软件多语言的开发成本,加快了开发的速度。  相似文献   

16.
蓝牙技术是一种全球统一的无线通信标准,任何使用蓝牙无线技术的产品只有通过BQB测试才能保证与市面上其他的蓝牙设备兼容。但是,目前蓝牙认证中音频设备连接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连接方法,与现存技术相比,该方法既可以通过BQB测试,又能保证商用设备正确连接,同时也不给用户使用增加复杂的操作。  相似文献   

17.
PCB装配生产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使得MES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介绍MES技术内涵的基础上,结合PCB装配的特点给出MES的功能架构,同时有针对性地分析了MES系统中的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在PCB装配中实施MES的具体方法.MES符合企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要求,基于应用集成中间件的MES部署能满足企业信息集成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介绍数据库的各种常用备份恢复技术出发,结合设备批量生产的应用特点,对数据库的备份恢复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了可实现数据库克隆的备份恢复技术,最后根据该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数据库克隆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广电领域的应用背景及目前正在使用的AI技术,分析了智能移动拍摄系统的优势,介绍了基于智能移动拍摄系统与增强型虚拟演播室技术结合使用的方法,最后结合实际使用案例,论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蓝牙视频传输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蓝牙技术是一种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功耗低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MPEG4是一种压缩率高、对传输带宽要求低、图像质量高的图象编码技术。提出了一套视频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案。该方案基于OMAP1510具有的独特双核结构,结合蓝牙和MPEG4编码技术,实现窄带宽下的视频图像实时传输。分析了影响系统性能参数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