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建筑用钢在地震时的受力状态,阐述了钢材的高应变低周疲劳性能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讨论了静载荷强度、塑性与低周疲劳性能间的关系,并对材料在高应变和地震载荷谱下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莱钢生产的Q345BH型钢在地震谱载荷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建筑用抗震钢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这对建筑用抗震钢的抗震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建筑用抗震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建筑用抗震钢的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简要阐述了建筑用抗震钢的成分设计原则和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3.
许后昌  鲁庆文  王健  彭俊昕 《四川冶金》2011,33(1):29-33,66
建筑结构的快速发展对建筑用钢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后,高强度、高性能抗震钢筋的生产开发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灾后重建及国家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量投入,都需要大批量的高强度抗震钢筋,适应建筑钢材升级换代的市场需求,提高螺纹钢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钢筋的生产中,普遍采用钒氮微合金化+控制轧制的方式来实现晶粒的细化,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4.
建筑结构用钢的性能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怀宇 《宽厚板》2000,6(2):48-48
为了有效地利用地面空间进行城市建筑 ,不断向超高层、大空间发展 ,对城市建筑要采取抗震设计。这就要求改善建筑用钢的质量 ,提高其性能。要求在钢材的生产中 ,对建筑设计中所要求的钢材的屈服点 ( YP)、抗拉强度 ( TS)以及屈强比( YR)能够自由控制。也就是说 ,既要使钢具有高的屈服强度 ,又要降低钢的屈强比 ,而且还要使钢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1 焊接性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筑物向高层化、大型化发展 ,在钢材的使用上 ,倾向于使用厚钢材。采用HT50钢 ( TS50 kgf/mm2 )、HT60及 HT80钢 ,板厚达到 50 mm至 1 0 0 mm,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  相似文献   

5.
正建筑钢结构属于钢铁材料重要应用领域,要求钢材具有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自美国"9·11"事件后,钢结构建筑用钢的防火性能已引起政府及设计部门高度重视。由于普通钢在350℃时屈服强度迅速下降到室温屈服强度的一半以下,不能满足结构耐火设计要求,必须在其表面喷涮较厚的防火涂层。为了降低成本及加快施工进度,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耐火温度为600℃的建筑用耐火钢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崔峰 《钢铁》1984,(10)
1.国外建筑用钢材的概况 1·1国外建筑用钢材的范围国外建筑钢材包括范围较广,凡是用于固定建筑物的钢材,统称建筑钢材。主要用于:①住房、办公楼、医院、饭店、旅馆、学校、商场、体育馆和剧院等民用建筑;②厂房、仓库、烟囱等工业建筑;③铁路公路  相似文献   

7.
建筑用钢品种开发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忠民 《钢铁》2009,44(11):1-1
 建筑用钢是我国钢材消费最大的品种,快速发展的建筑业,为建筑用钢品种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市场。我国建筑用钢品种的开发和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建筑用钢的科研和应用技术开发仍然相对落后。这包括,钢材新品开发能力和建筑应用技术水平较低;高强度高性能钢材的消费比例偏低;冶金标准和应用技术规范更新滞后等等。我国建筑用钢的技术含量较低,至今仍属于基础类、低档次钢种,科研开发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建筑用钢品种的技术指标尚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抗震性能指标的制定需要深入的研究。本文对目前建筑用钢中厚板、耐候钢、耐火钢以及钢筋品种的开发和国际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8.
正建筑钢结构属于钢铁材料重要应用领域,要求钢材具有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自美国"911"事件后,钢结构建筑用钢的防火性能已引起政府及设计部门高度重视。由于普通钢在350℃时屈服强度迅速下降到室温屈服强度的一半以下,不能满足结构耐火设计要求,必须在其表面喷涮较厚  相似文献   

9.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冶金工业总局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建筑钢材质量监督,严禁生产、销售、使用劣质建筑钢材。通知要求,各类生产、经销、使用中的建筑用钢材产品必须符合《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及国家有关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地震多,土地资源有限,建筑物向高层发展。从防震设计观点出发,要求建筑用钢材具有590MPa级以上的高强度,并要求具有低屈服比在80%以下。日本川崎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以调整化学成分,添加合金元素方法保证屈服强度在590MPa以上。低屈服比主要取决于铁素体组织和马氏体或贝氏体的比例关系等。该所选定的化学成分(wt%):0.02~0.35C,1.44Mn,0.25Cu,0.20Ni,0.22Mo,  相似文献   

11.
冶金工业钢结构重防腐涂料的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民 《山东冶金》2009,31(4):42-43,46
冶金工业钢结构由于生产环境恶劣,腐蚀速度较快,需经常维护,生产成本较高。在冶金行业钢结构重防腐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使用指南要求,制定合理措施,延缓腐蚀时间,提高使用寿命。具体措施为:确保钢材基层处理效果达到标准要求;使用多遍涂装法减少防锈底漆针孔缺陷;注意面漆、中间漆涂装时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采取涂层厚度检测、电火花针孔检测、涂装附着力检测等。  相似文献   

12.
IF钢是一个国家汽车用钢板生产水平的标志。目前我国的IF钢生产仍不能满足中高档轿车用高品质钢板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连铸过程各个阶段对IF钢中的夹杂物控制,解决IF钢板坯的表面质量问题,对于IF钢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及玉树地震的震害分析,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提出抗震设计时应注意的几点看法。希望引起设计、施工、监理及开发商等建筑界同仁对抗震构造的高度重视,把抗震构造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用钢发展趋势,简要介绍了我国国产新型耐热铜开发、研制的现状,分析了国产化的成效和作用,以及电力行业推动国产化的进程,对现阶段新型耐热钢材料国产化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倡导安全准入规则,加速新型耐热铜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5.
邢钢在生产含Al 0.03%~0.06%铝镇静钢的实践中,通过控制精炼渣渣系、钢水搅拌和钢液钙处理等夹杂物控制技术,将Al2O3夹杂物变性为Ca/Al=0.9~1.3的低熔点钙铝酸盐夹杂物,改善了钢水的浇注性,提高了钢水纯净度,线材T[O]≤2.5×10-5.  相似文献   

16.
TWIP钢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TWIP(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钢研究的现状以及最新的进展.主要介绍现有TWP钢的成分体系,即Fe-Mn-Al-Si系、Fe-Mn-C系和Fe-Mn-Al-C系,以及各合金元素的作用;TWIP钢基于层错能的成分设计方法,层错能的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以及层错能与TWIP效应的关系.简述TWIP钢的组织特点、力学性能特点以及TWIP钢的生产加工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成分对经济型热轧双相钢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芳  郑磊 《宝钢技术》2007,(2):30-34
在试验室研究了不添加贵重合金元素的经济型热轧铁素体-马氏体双相(DP)钢的成分对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的Nb和Ti元素可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同时也可提高钢的屈服强度和屈强比;锰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组织中马氏体的形成;适当增加硅可以提高钢的抗拉强度并降低延伸率.通过成分控制和配合适当的控轧、控冷工艺可满足DP600和DP800热轧双相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低屈服点钢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钢结构建筑抗震设计水平的进步,消能抗震设计已成为建筑抗震的一个发展方向.低屈服点、极低屈服点钢具有良好的塑韧性和低达100 MPa的屈服强度,并具有较狭窄的强度波动范围,而且成本低、易维护更换,在抗震阻尼构件的制造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从而成为建筑抗震材料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钢种.介绍了抗震用低屈服点钢的性能要求及其作为抗震用钢的优点,同时还介绍了低屈服点钢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结构延性在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探讨了影响结构延性的主要因素以及结构延性的抗震设计。事实证明,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冷代热”—我国硅钢片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硅钢片“以冷代热”的意义,存在的困难,并从国家政策、产品本身性能、市场状况等方面分析指出“以冷代热”是我国硅钢片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