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GFRP筋来部分代替钢筋或预应力钢筋用于混凝土结构中,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和应用。目前对玻璃纤维(GFRP)筋混凝土结构受剪性能的研究,主要都是尺寸较小的矩形截面梁,关于圆形截面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研究却极少。根据实际工程桩尺寸首次制作了比例为1∶1的试件,进行了二集中力三分点加载试验,试验中发现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梁具有剪切破坏的特征,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并结合美国ACI规范与中国混凝土设计规范中抗剪承载力公式,推导出圆形截面GFRP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公式,采用该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非常相近。进一步将上述理论应用在北京某地铁车站的基坑围护桩中,校核计算了盾构接收过程中围护桩的安全性,据此提出增大配筋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性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竹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对竹筋的改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12根采用不同配筋和不同改性方法的受弯构件(11根竹筋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和不同配筋率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破坏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竹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经过适当方法改性后的竹筋能确保竹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有效粘结,其正截面强度计算可以采用平截面假定;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破坏均为脆性破坏,其破坏形态与其截面配筋率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火灾环境中混凝土内的温度场试验,以及火灾高温中玻璃纤维聚合物筋(GFRP筋)的力学性能和黏结性能试验,根据不同抗火等级对不同混凝土构件所要求的耐火极限时间,给出了GFRP筋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方法.当抗火等级要求较高时,不宜采用GFRP筋增强混凝土结构.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侵蚀环境中的耐久性问题和减轻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近年来成为工程热点问题,为了解决其耐久性问题及减轻结构自重,提出了玄武岩筋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了玄武岩筋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梁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无机聚合物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材料性能对比试验,得到无机聚合物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发展和弹性模量等与普通混凝土接近。通过对玄武岩筋无机聚合物混凝土梁构件的正截面受弯试验,得到了其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受力筋和混凝土的应变随荷载变化规律、裂缝开展过程等数据,综合分析了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性能,为此类结构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杨艳敏 《混凝土》2011,(3):48-50
对比分析了同强度等级、相同截面尺寸、不同配筋、不同作用方式的全轻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剪的承载力研究.通过对11片全轻混凝土梁的试验分析,探讨全轻混凝土应用的可行性及与现有规范的符合性.为实现将全轻混凝土应用于多层建筑结构中,替代多层建筑工程中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为轻质节能的多层建筑结构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仅考虑梁箍筋的抗剪作用,但采取适当的构造措施后,便可使受压区混凝土在箍筋和纵筋的约束下成为约束混凝土,混凝土强度及延性得到提高.此时,即使在拉区配置大量的钢筋也不会出现超筋梁的脆性破坏特征,因此纵筋的配筋率可以远大于规范规定的极限配筋率.纵筋的增加提高了构件的抗弯刚度及承载力,可获得更大的建筑使用空间.对约束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充分发挥约束混凝土的特性和预应力钢筋的高强性能,进一步提升构件性能.这一新型结构构件形式,可应用于结构工程各领域.  相似文献   

7.
徐剡源 《建筑》2007,(2):16-17
宁波某住宅小区20幢304室编号为LL4混凝土梁底存在露筋、孔洞严重质量缺陷(见图1~3)。露筋是指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当纵向受力钢筋有露筋判为严重缺陷。孔洞是指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构件主要受力部位有孔洞判为严重缺陷。露筋、孔洞缺陷直接导致混凝土与钢筋间的握裹力削弱,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机制受到破坏,钢筋无法发挥其受力能力,钢筋易锈蚀,构件有效截面减少,构件承载能力降低。1、分析原因该工程为六层砖混结构,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C25,采用商品混凝土,梁钢筋保护层厚度25mm.梁LL4长3300mm,截面尺寸…  相似文献   

8.
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破坏模式包括混凝土压碎和FRP筋断裂两种模式,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双筋截面承载力应根据破坏模式进行计算。现有设计规范的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均未考虑受压区配置FRP筋的作用。为此,根据混凝土本构模型,利用受压区混凝土抛物线-矩形应力图,推导了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双筋矩形截面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给出了FRP筋拉断破坏时不需迭代求解的简化计算公式,并将单筋方法计算结果、双筋方法计算结果与其他文献给出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混凝土压碎破坏模式,当配筋率较大时,按单筋方法计算的结果与试验值之间误差较大,应考虑受压区FRP筋的贡献。用已有文献提供的6个双筋截面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值验证了建议方法预测值的准确性,该计算方法能够满足FRP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双筋截面承载力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工业建筑》2021,51(6):24-28
混凝土打印工艺的要求使得梁构件无法配置箍筋,为此设计了不同桁架式配筋的打印混凝土梁构件,并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对不同桁架数、不同纵筋尺寸的打印混凝土梁分别进行了正截面破坏试验和斜截面破坏试验,研究了桁架式配筋打印混凝土梁在静力加载下正截面与斜截面的破坏特征、荷载与挠度曲线。试验表明,适筋破坏的桁架式配筋打印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与参照普通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的计算承载力相近,但桁架的腹筋提高了梁的整体刚度;桁架腹杆筋向支座弯起部位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与按普通混凝土弯起钢筋部位斜截面计算承载力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
高耸结构一般采用环形截面形式,随着高度的增加,为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普遍采用较高的预应力度,由此导致延性降低,为此加强混凝土的横向约束,以提高构件的延性。根据周边均匀配筋的环形截面的受力特点和平截面假定,应用复合箍筋约束混凝土和核心钢管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部分预应力压弯构件延性系数计算。计算表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加入复合约束箍筋后,延性系数大幅提高,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大;加入核心钢管后,延性系数和承载力均显著提高。因此建议超高耸结构混凝土塔筒优先采用核心钢管来提高延性和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