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退火处理对冷拉70钢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退火时,冷拉钢丝的组织未发生大的变化,组织更加均匀化,渗碳体溶解量增多;当退火温度升高时,渗碳体以颗粒状析出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长大,铁素体基体晶粒也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冷拉70钢的抗拉强度及显微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提高后降低,当退火温度为200℃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初步探讨了退火处理对冷拉钢丝组织及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退火处理对冷拉珠光体钢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退火处理对冷拉70钢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退火时,冷拉钢丝的组织未发生大的变化,组织更加均匀化,渗碳体溶解量增多;当退火温度升高时,渗碳体以颗粒状析出并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长大,铁素体基体晶粒也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长大;冷拉70钢的抗拉强度及显微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提高后降低,当退火温度为200 ℃时达到最大值.同时初步探讨了退火处理对冷拉钢丝组织及性能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三道次双温段热轧工艺制备了镁铝层合板,并采用不同退火工艺进行处理,并采用SEM和EDS对轧制态和退火态层合板界面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的减薄主要发生于高温段,双温段热轧中界面的氧化控制效果较好,轧制中的界面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表面破碎阶段、初步扩散阶段、增厚扩散阶段。在退火演化中,表面破碎阶段的界面在各温度下以氧化行为为主,而初步扩散阶段的界面扩散层厚度会随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少许增长,但并未出现扩散平台;增厚扩散阶段的界面在250~350℃退火时扩散层明显增厚,并由冶金结合向相变结合转化,扩散平台的形成时间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相似文献   

4.
在富有机质页岩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热力耦合作用下的抗拉强度直接关系到页岩矿层的强度与稳定性,对页岩的开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研究高温蒸汽加热冷却后和实时高温蒸汽加热下页岩劈裂力学特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采用自主研发的实时高温蒸汽试验系统和岩石压力机,对500 ℃范围内富有机质页岩进行了巴西劈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温蒸汽加热冷却后抗拉强度呈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的趋势,300 ℃时达到最大值,峰值应变呈持续上升趋势;实时蒸汽加热下抗拉强度呈先降低后增大趋势,在400 ℃时降到最低点,峰值应变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趋势;页岩试样劈裂破坏裂纹为复合型裂纹,主裂纹为贯穿型裂纹,次生裂纹为层理裂纹,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次生裂纹数目有所增加.研究结果对流体运移通道改造时确定压裂参数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弧离子镀(AIP)技术在钛合金基体表面沉积制备了NiCrAlY涂层。通过SEM与能谱分析、XRD分析研究了真空热处理钛合金基体/NiCrAlY涂层界面显微组织的变化和元素扩散行为。结果表明: 从650 ℃开始, NiCrAlY涂层和钛合金基体就有明显的界面反应, 随着温度的升高, 界面分层并加厚, 同时出现Kirkendall空位带, 导致涂层退化。NiCrAlY涂层在650 ℃真空热处理后发现析出γ'-Ni3Al相, 在1 050 ℃时发现只有CrTi4相。在750 ℃温度下主要发生了Ti, Ni元素的扩散, Cr元素在870 ℃开始扩散并参与界面反应, 当温度升高到950 ℃时, Ni、Ti、Al、Cr各元素的扩散现象都很明显, Ni元素在涂层聚集的现象消失。  相似文献   

6.
钢的两类回火脆性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长辉  王红 《矿山机械》2003,31(7):75-78
钢在淬火后需要进行回火处理。在回火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转变,一般是硬度和强度降低,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增加。但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 强度与硬度降低,钢的冲击韧性不是单调上升,而是在250~400℃之间以及500~650℃之间出现两个低谷。在这两个温度范围内回火时,虽然硬度仍有所下降,但冲击韧性并未升高,反而显著下降,如图1所示。淬火钢由于在某些温度区间内回火或从回火温度缓慢冷却通过该温度区间时,引起的脆性(其冲击韧性会比在较低温度下回火时显著降低)现象,称为回火脆性。回火脆性可分为第一类回火脆性和第二类回火脆性两类。回火脆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晶体取向分布函数(ODF)研究和分析了中间退火对高压阳极电容铝箔织构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中间退火温度变化,形变织构分中黄铜取向{011}<211>变化不大,中间退火温度增高至450℃时,S取向{123}<634>密度降低多,中间退火温度在420℃时,铜取向{112}<111>密度具有最大值;在成品退火箔材中,立方织构取向密度胡中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R织构取向密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Cr20Ni80电热合金锻造开裂的因素,利用Deform软件对其锻造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根据应力应变分析其产生裂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Cr20Ni80合金的温度逐渐降低,锻造应力逐渐增大;Cr20Ni80合金在1200℃等温条件下锻造时,其应力最大值远低于其抗拉强度650MPa,可以得到高质量锻件.为了避免微裂纹的产生,Cr20Ni80合金的锻造温度应为910~1200℃.  相似文献   

9.
温度与裂隙是影响充填体稳定性的两大重要因素。通过制备预制45°单裂隙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试样,对20~100℃范围内不同温度处置后的试样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分析温度-裂隙耦合作用下充填体强度及裂纹扩展规律。结果表明:1)裂隙存在劣化了充填体强度,温度升高使得充填体强度先增加后降低,二者对充填体强度的弱化系数Iσ1,Iσ2及耦合弱化系数Iσ分别介于0.401~0.504,-0.131~0.170及0.364~0.552之间;20~60℃之间,温度强化了充填体强度,温度在40℃左右,充填体强度达到最大值,60℃之后充填体强度开始劣化降低;温度-裂隙耦合作用下充填体强度的影响因素中,裂隙占主导地位,温度次之。2)预制单裂隙充填体试样在单轴压缩条件下先发生拉应力破坏,后转为剪切破坏;产生的翼裂纹形式大致分为4类,相比Ⅰ型和Ⅱ型裂纹形式,Ⅲ型裂纹对试样强度起到劣化作用,Ⅳ型裂纹提高了试样强度,裂纹最终贯穿方向均与加载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0.
金鹏  汪明朴  郭明星  谭望  张真  陈畅 《矿冶工程》2009,29(1):104-107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 研究了Ta-2.5wt%W合金不同状态下的性能与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 Ta-2.5wt%W合金冷轧态硬度可达240左右, 同一厚度Ta-2.5wt%W合金在退火过程中, 其硬度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厚度为0.068 mm的Ta-2.5wt%W合金在1 200 ℃退火时开始发生再结晶, 而在1 360 ℃退火时, 发生完全再结晶且晶粒粗大。几种不同厚度Ta-2.5wt%W合金在退火过程中, 随着试样厚度的不断变薄, 其开始再结晶温度依次降低。不同厚度Ta-2.5wt%W合金经同一温度退火后, 其回复再结晶程度也随试样厚度的变薄而有所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