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贵阳市高校大学生的营养KAP状况,对高校学生开展膳食营养指导与教育以及科学医学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了383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KAP模式)的问卷调查。结果:贵阳市大部分大学生对营养知识不够了解,膳食行为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但大学生的营养态度比较积极,愿意去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和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学校开设有关营养知识的课程对学生提高营养知识是很有效的,非医学生更加希望学校开设营养方面的课程。结论:高校应制定并落实有效的大学生营养教育计划,采取多种措施对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传和饮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同伴营养教育模式对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和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为选择合理的营养教育模式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个年级不同专业24个班共89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对照组和同伴教育组,从同伴教育组中选择同伴教育者60人,对同伴教育者进行营养教育,由同伴教育者向同班级、宿舍同学宣传营养知识和营养态度、行为的纠正。对照组和同伴教育组大学生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和24 h回顾法进行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共发放KAP调查问卷892份,回收问卷855份,有效问卷823份,回收率和合格率分别为95.9%、96.3%。同伴教育组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膳食营养状况中蛋白质、钙元素和维生素C摄入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营养教育模式可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使饮食行为和膳食营养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同伴教育模式在营养教育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现状,为开展营养教育及合理膳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657名在校大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调查他们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结果: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平均得分为10.48、13.58、11.00;医学类学生营养知识得分较高,显著高于文史类学生,营养态度各类学生均较好,但饮食行为均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学生希望获得更多的营养知识、改变其不合理的饮食行为。结论:针对佳木斯大学学生营养现状,需要从多方面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达到均衡营养、合理膳食,以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黔北地区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的现状,以期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黔北地区3所高校393名大学生,对他们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KAP模式)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具有积极的营养态度,医学院校学生优于普通院校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非常想了解营养知识,并且很积极的想去听营养类的讲座。结论:黔北地区大学生营养知识缺乏,行为习惯不科学。应加强大学生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尤其是非医学生,提高其营养知识与健康意识、促进其良好饮食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为学校开展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体育学院148个学生进行营养KAP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营养不良的有8人,体质正常的有108人,营养过剩的有32人;营养知识对营养状况有积极的影响,学生在营养态度方面比较积极,在营养行为方面表现不太规范。结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体质总体属于正常,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却不容乐观;学生虽然在营养态度方面比较积极,但是营养行为不足,应加大营养教育、生活管理的措施,以促进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缺陷,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在校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并经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月饮食消费不同的学生饮食态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上课其他膳食知识来源于书刊报纸的饮食态度最高,从别人口中的饮食态度最低。上过膳食课的学生营养知识总分较未上过膳食课的学生营养知识总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较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存在不合理现象,但对营养的态度积极,应加强对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不良饮食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对营养状况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国民身体素质。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来说,身体素质作为运动训练的前提,更应得到重视。但当下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膳食总能量摄入不足、早餐摄入比例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何健康饮食成为达到身体素质要求的前提,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本文探究了健康饮食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影响,从健康饮食与营养补充、运动能力、运动心理3方面着手,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健康饮食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大学生营养知识及膳食状况,为指导其改进营养观念及膳食结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对呼伦贝尔市378名蒙古族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及膳食状况问卷调查。结果:蒙古族大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虽有所提高但仍不高;蒙古族大学生食物消费频率最高的为蔬菜、畜肉,每周消费4—6次以上的所占比率分别为95.5%、83.1%;奶制品消费较好,每周4—6次以上的比例为50.3%;消费频率最低的为鱼虾,每月不到1次得高达59.8%;蛋类消费不令人满意,每月1—3次的占27.2%;腌制食品消费频率较高,每天1次的达到34.1%。结论:蒙古族大学生营养知识欠缺,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教育。膳食结构及消费频率存在不合理性,因此对蒙古族学生进行营养膳食干预及保健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对营养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引导大学生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营养状况、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问卷方式,以湖南、湖北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营养状况较差、营养知识缺乏、饮食行为不规律,但对营养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建议高校加强食育体系建设、强化食堂的专业建设和管理等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意识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目的:帮助老年人建立科学合理的膳食理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而达到合理营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方法:通过营养知识教育、膳食指导、改善膳食质量等措施,满足老年人膳食需求。结果:老年人对科学合理膳食与健康的关系认知率达95%以上,愿意改变不健康膳食行为的达95%以上。结论:对老年人进行膳食营养指导,做好膳食营养管理,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老年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进行膳食指导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某高职院校12个系,每个系随机抽取10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的问卷调查。结果:营养知识得分的及格率仅为59.3%,不同性别、文理科的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女生、理科生得分高;学生对待营养的态度普遍较好,其中,90.8%认为合理膳食与健康关系很大、52.7%愿意选修营养方面的课程或参加相关讲座;调查学生中存在不合理的营养行为,96.7%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挑食偏食,有吃夜宵和零食习惯的人分别占80.9%和71.7%,仅29.2%的学生一日三餐饮食规律等。结论:应加强学生的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和合理膳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苏省4市普通消费者对无根豆芽的认知情况及消费行为的现状。方法:采用分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苏州、常州、盐城、宿迁4个市的超市和农贸市场附近280人进行无根豆芽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结果:70.1%的消费者了解或者听说过无根豆芽;50.5%的消费者知道如何分辨无根豆芽和有根豆芽;68.6%的人认为食用无根豆芽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有43.5%的人通过电视了解食品安全相关信息,文化程度多为初中和高中或大专,两组间对食品安全信息关注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费者受教育程度与其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度间有相关性;消费者对无根豆芽的相关知识了解缺乏或者存在误解,需要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评价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家长营养知信行(KAP)水平,为幼儿园建立科学有效的营养教育模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4所一级一类幼儿园共907名家长,采用问卷的方式开展营养KAP现况调查。结果:家庭收入、学历、职业、培训对家长的营养知信行水平影响显著(P<0.05)。家长营养知识得分的及格率为86.87%,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知识结构需要完善。营养教育培训显著影响家长的营养知识和行为(P<0.05),但对家长营养态度的影响不明显(P>0.05)。家长的营养知、信、行三者之间相关性都不强,不具一致性。90%以上的幼儿家长对于营养教育持积极态度,希望自己和幼儿接受营养教育,同时也希望幼儿园和国家积极开展营养教育及儿童营养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对初中生进行营养宣教,并评价营养宣教的效果,为在初中生中开展营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东城区5所中学(其中示范校2所、普通校1所)初一、初二的学生1215名,进行营养“K-A-P”调查。然后,从中抽取1所学校初一年级的295名学生进行营养知识宣教,并进行宣教后的问卷调查与结果比较及效果评价。结果:本次调查的北京市东城区初中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66.9±15.4、6;5.5±I6.9、65.3±10.7,高于国内其它地区同期调查结果。参与营养宣教的学生干预后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显著高于营养知识宣教前水平。结论:营养宣教对提高初中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把营养教育纳入到重点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北京和上海市高校教师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教育管理部门针对高校教师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上海两所高校教师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73%的高校教师营养基础知识良好,营养误区(58%)和常见病(52%)方面的营养知识普遍欠缺。94%的高校教师希望多渠道更准确便捷的获得营养知识,26%认为有些宣传不规范不全面。规律进食一日三餐的高校教师占比82%,不经常吃水果和奶类的各占16%和55%,33%饮水不足1 500mL。40岁以上教师营养知识和行为优于低年龄段教师(P0.05)。结论:高校教师基础营养知识水平良好,存在很多营养误区,疾病营养预防知识欠缺。营养态度积极,营养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需关注高校教师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大学生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安徽省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与营养健康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访谈,分别从营养饮食、饮食习惯等方面对安徽省大学生营养情况进行概述和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有效的900份调查问卷中,男生485人、女生415人,平均年龄为20.81±2.0;55。大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问题较严重,常吃方便面、油炸食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1%;男女生对于营养搭配的重视程度类似(P〉O.05);饮食搭配的关注度、早餐的认知度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危险因素(0R〉1),而城市类型、每月饮食消费水平是发生饮食不规律的保护因素(OR〈1)。结论:对此次饮食习惯的研究后,大学生应加强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和意识。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苏州市1 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的结果,探讨了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对象及内容,提出健康教育的策略与途径,旨在为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北京和济南两城市育龄女性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KAP),为进行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北京和济南两大城市育龄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北京195例,济南186例,对其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和济南两市营养知识和营养态度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饮食行为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中,30~39岁组营养知识得分明显比其他两组高。结论:两市育龄妇女的营养知识处于中等水平,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越低,其营养知识水平越低。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对育龄妇女进行营养知识宣教,以满足育龄妇女对获取营养知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中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某社区489名45-70岁的中老年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营养知识方面,75.2%的中老年人有一定的营养知识,且维汉民族间的某些营养知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态度普遍较好,94.4%的中老年人认为饮食与健康有关,愿意接受营养宣教;饮食行为方面,调查人群的饮食结构不太合理。84.7%的人群每天吃早餐,也有81.6%的人群喜爱油炸食物。维吾尔族中老年人食用油炸类食物、坚果类、甜食、肉类的频率高于汉族,而食用蔬菜水果的频率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老年人尚需掌握营养健康基本知识,端正营养态度,改善饮食行为,为此社区营养宣教工作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