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八辊可逆式冷轧带钢轧机是五十年代开始使用的一种优点较多的多辊式带钢轧机。由于工作辊的直径比较小,使轧制压力降低,不但降低轧机负荷,也减少轧机弹跳,从而使轧机的可轧厚度减薄。轧机采用大的支承辊传动,以去除传动小直径工作辊的扭力不足。采用侧支承辊以抵销工作辊的有害水平弯曲。在辊系布置中采用工作辊对支承辊的偏心距 e,使轧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改善了工作辊的刚性,所以这种轧机除轧制精度较高以外,可加大压  相似文献   

2.
偏八辊轧机     
前言轧制薄而宽的带材须采用工作辊直径小的轧机。这种轧机变形区小,金属的变形程度可增加,轧制压力可降低,轧辊弹性压扁亦可减小,所以继二辊轧机之后,出现了四辊轧机。但四辊轧机的工作辊直径受上下支承辊的限制,不可能做得很小,否则侧向刚性差,轧制时易发生侧向弯曲。为了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上轧制生产的金属薄带最薄为0.001mm,多辊轧机最小工作辊径为2 mm。我国为了成卷轧制厚度≤0.001 mm的金属和合金超薄带材,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研制了一台工作辊直径为1.7mm,辊面宽度为50mm的36辊轧机。经三年多使用实践证明,轧机运转正常,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这台新型轧机创造性地设计为36辊辊系,增大了最外层支撑辊套外径和传动辊直径,成功地解决了工作辊直径为1.7 mm的支撑结构。此辊系运转稳定,操作视角大,有其独特优点。 1.由D/d、L/d和B/h值的变化看,36辊轧机是多辊轧机的发展轧制极薄带钢需要小的工作辊直径,但小直径工作轧辊会产生弯曲,因此需要支撑,于是就由二  相似文献   

4.
近来,在冷轧钢材方面,市场对具有平直度良好、强度较高的薄板材料的需求量有所增加。为了满足市场要求,日本钢管厂和播磨重工业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五辊式冷轧机(FFC)。这种易于控制板材平直度的轧机,系由一个高速大压下小直径工作辊和一个带双轴承座弯辊装置以矫正各种板形缺陷的轧辊水平弯辊系统组成。 1982年6月,日本钢管厂引进FFC轧机作二次冷轧机用。为了摸清轧机的特征,该厂曾进行过多次试验,并研制出一种分析模型.以便与其它型号轧机板形控制能力进行比较,并建立一个板形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五辊轧机     
日本钢管公司与石川岛一播磨重工联合开设了一种新型的五辊轧机,又称 FFC 轧机(Flexible Flatness Control,平整度可灵活控制)。这台轧机是由日本钢管公司福山厂的冷轧带钢车间的二号四辊表面光轧机改装的。五辊轧机共有七根辊子:上支撑辊,上工作辊(直径比下工作辊大),下工作辊、中  相似文献   

6.
UC 轧机     
UC 轧机是日本日立制作所在 HC 轧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新型六辊轧机,其构造特点,除利用工作辊弯曲力(F_W)和中间辊轴向移动位置(U_(C_δ))外,还利用中间辊弯辊力(F_I)控制板形,并且采用小直径工作辊。从研究中得出,F_W 只使钢板靠边部部分的凸度产生变化,而 F_I 可使整个宽板上凸度产生变化。UC 具有中间控制效果,还具有扩大F_W 和 F_I 效果的功能。所以说,UC 轧机比 HC轧机对钢板凸度控制更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连铸板坯热装炉和直接轧制的要求,按规格需要轧制不同宽度、厚度和不同钢种的板带材,日本日立制作所在炉卷带钢热轧机上采用了可侧向移动的工作辊,实现了高凸度轧制。这种高凸度轧机具有工作辊弯曲和侧移机构,根据轧制目的有三种控制方法:周期性侧移(CS)法、带钢凸度控制(HC)法和轧辊单侧锥形的位置调节(TA)法。CS 法:于轧制不同宽度带钢时上下工作辊对称移动约20mm,以保证均匀磨损和热凸度,避免因轧辊表面局部磨损而产生辊面的凸出或  相似文献   

8.
森氏廿辊冷轧机特点之一,可采用大压下和大张力进行轧制。大压下必然使工作辊弯曲严重,除该轧机刚度大可部分抵消外,工作辊仍然有弯曲,从而导致轧出的带钢边部产生浪边。为此,该轧机在第一列中间辊(1st辊)一端磨有一段锥度,以减小带钢边部过压,且在轧制中该辊可进行动态的轴向移动调整,从而可灵活地改善带钢各段边部形状。  相似文献   

9.
Yasuda  文勇 《武钢技术》1993,(2):40-45
新型的六辊轧机(UC-4型轧机)的工作辊径已和多辊轧机的工作辊径差不多小。UC-4型轧机的板形控制灵活性和轧制平直带钢的能力已在试验和解析中得到验证,它适合于轧制不锈钢或其他硬质薄板。UC-4型轧机的轧辊结构沿轧制方向是不对称的。研究了这种不对称对板形控制特性的影响,由此发现它的板形控制能力不随轧制方向而变化。在用小直径工作辊轧制硬质薄板时,带钢斜向肋纹是一个问题。但在 UC-4型轧机中尽管使用了小直径工作辊,斜向肋纹的现象却没有增加。目前,有三个厂在使用这种轧机。  相似文献   

10.
在轧制不锈钢这种变形抗力大、表面光泽度要求高的难加工材时,一般都用小辊径工作辊(WR)的轧机。小辊径工作辊,由于弯曲刚性低、轧制时容易挠曲.致使板形(平整度)恶化。为此,在选用多辊轧机的同时,还装备有多段支承辊(BUR)等多种板形控制方法。小辊径多辊轧机的板形控制技术,以前曾有过用20辊森吉米尔轧机的双AS-U功能和通过反向凸度辊,增加支承辊中间凸度的调整能力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杜梅英  韩旭中 《钢铁》1992,27(4):41-45
介绍我国第一台MSB型650轧机的主要设计参数,机组构成和特点。轧机辊系尺寸为φ165/190/500×L650mm,控制板形用中间辊轴向移动、工作辊和中间辊液压弯曲。轧机生产的实际数据证明具有板形好,尺寸精度高,压下量大,道次少,成材率高和节能等优点,可轧制带钢尺寸为0.2~3.0×300~520mm。  相似文献   

12.
四辊轧机工作辊、支承辊和轴承座及轴承座和机架间存在间隙,为保持轧制稳定,提高轧制精度和轧辊与轴承的寿命,应使工作辊及支承辊在轧制过程中始终受一个不变的水平力。一般保持辊系稳定的有效方法是使工作辊相对支承辊中心连线偏移一距离。对于连轧机通常是偏于出口侧,对于可逆轧机、多数也偏于第一道次的出口侧。在正向轧制  相似文献   

13.
武佳蕾 《冶金设备》2014,(Z1):72-73
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是冷轧电工钢的主要机型,具有整体刚度大,辊径小,轧制道次压下量大,产品精度高等特点,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冷轧电工钢森吉米尔二十辊轧机领域进展,在轧机结构、厚度自动控制、板形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及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钢铁》1979,(2)
本文概述了轧制0.001毫米金属薄带的36辊轧机的基本性能;轧机设计时辊径、辊系和机型选择的依据,轧机工作辊直径为1.7~3毫米,由于采用1-2-3-4 (1-2) -5型辊系,加大了最外层支撑辊直径,提高了轧机刚度.轧机采用了便于制造和操作的四立柱开口式结构,同时又合理确定了对轧机机械制造和电气系统的精度要求,最后分析了36辊扎制超薄带的工艺特点.轧机投产使用证明.操作、维护方便,满足了轧制0.001毫米金属超薄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钢铁》1983,(7)
摘自《上海金属》1983年第1期,樊经恕的文章: 美国森吉尔公司最近对日本HC轧机作了改进,在上,下工作辊两侧各装一个侧向辊(变成十辊),从而解决了工作辊的侧向弯曲,利于用小工作辊、大压下量轧制。据报道,这种轧机比四辊轧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森吉米尔2Q辊轧机广泛应用于冷轧硬质材料,如:不锈钢板。通过在森吉米尔20辊轧机上安装调节装置来控制板形,如:第一中间辊的横向移动、锥形辊型、工作辊凸度及U形凸度的调节装置。可是与4辊及6辊轧机相比,森吉米尔20辊轧机工作辊直径较小,致使工作辊的弹性变形变得复杂化。因而轧制的板带易于产生伴有1/4瓢曲(在轧制方向上距离边部1/4处的延伸变大)的复杂和低品质的板形。用来减少1/4波浪的锥形辊型的效果已经报道过,我们也研究了具有小直径的凹型辊纵断面的第一中间辊在减少1/4瓢曲问题上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劳特轧机实质是由四辊轧机与二辊轧机合成的一种不对称复合式轧机。这种轧机的特点是两工作辊直径相差悬殊,小辊空转,靠摩擦传动。与相应的一般对称式轧机比较,其主要优点为:(1)小工作辊更换容易,便于辊型的调正与配套,且各轧辊的直径不必严格要求一致,便于轧辊的制造、使用与管理;(2)小辊不受传动条件限制,直径可以更小,以降低变形抗力,与对称式多辊轧机比较,其轧制过程易于稳定、以及轧机建造也较容易等等。故近来不对称复合式轧机在板、带材生产,尤其是冷轧生产中得到应用。劳特轧机最初利用复合式轧机的基本原理,自诞生迄今,虽有百年的历史,但是对这种轧制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板形自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改进板形的措施亦不断增多。近几年发展的液压正负弯辊和热态调节系统已不能满足连续轧制程序控制的有效调节。最近西德西马克公司和蒂森厂合作开发的连续可变凸度控制是较为理想的板形自动控制技术。它有两种形式:一种为轧机工作辊传动,工作辊直径大、工作辊弯曲,因此仅控制工作辊轴向移动,简称CVC。另一种为适应冷轧机的进一步发展,冷轧机工作辊直径趋于减小,支承辊传动,工作辊弯曲,因此不仅控制工作辊轴向移动,而且要控制工作辊沿轧制方向水平移动——即HVC技术。目前冷轧机多为第一种型式——CVC技术。  相似文献   

19.
异步轧制工艺可降低轧制力,并能突破同步轧制的最小可轧厚度。在工作辊径D=8mm,支承辊传动的四辊实验轧机上实现了异步轧制,进而在二十辊轧机上实现了异步轧制并进行了多辊轧机异步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多辊轧机异步轧制极薄带可降低产品最小可轧厚度,提高带材质量。在二十辊轧机上采用异步轧制可以获得宽75mm,厚度低于0.00mm的极薄带材。工作辊径与带材厚度的比值D/h大于8250,带材宽度与厚度比值B/h大于75000,达到同类轧机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戴维国际公司成功地研制出世界首台四辊高速薄带连续铸轧机,这台φ550/900×2400mm铸轧机安装在Granges Eurofoil的卢森堡工厂,于1995年9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它主要生产宽度为1800mm的铝箔卷坯。 近年来,辊式连续铸轧技术得到很大发展,各国竞相研制高速铸轧机和高速薄带铸轧机。由于高速铸轧需要大轧制力才能保证产品质量,而随着轧制力的增大,铸轧辊直径则要相应加大。戴维国际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从四辊轧机得到启发,对高速薄带铸轧机结构进行重大改革,新结构铸轧机采用一对工作辊和一对支承辊,并且应用了轧机中采用的液压传动间隙控制,独立的加载测量装置,顶端定位装置,快速换辊机构和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