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出设计双层组合催化剂净化新技术,即碳黑氧化燃烧催化剂床层和NOx还原催化剂床层的组合,该组合催化剂对柴油机尾气四种污染物的消除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采用浸渍法制备了Al2O3负载不同量的La0.8K0.2MnO3和相同负载量、不同K含量的La1-xKxMnO3/Al2O3催化剂作为氧化催化剂处理碳烟、CO和HC;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r/HZSM-5、Mo/HZSM-5、W/HZSM-5三系列催化剂作为还原催化剂处理NOx,并将其进行组合,得到优良的氧化还原组合催化剂,同时处理柴油车尾气中的四种污染物。在模拟柴油车尾气组成条件下,用乙炔代表烃类物质并采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考察了所制备的双层四效组合催化剂净化柴油车尾气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负载质量分数为50%的La0.5K0.5MnO3/Al2O3和负载量为1.42×10-4mol·g-1的W/HZSM-5组合催化剂对于同时消除柴油车尾气NO、碳颗粒、CO和HC有较好的效果。NO还原为N2的转化率在反应温度范围最高可达79%,同时碳颗粒的燃烧峰值温度为448 ℃,碳颗粒燃烧生成CO2 的最大选择性可达98%,乙炔完全转化的温度为364 ℃,从而实现了四种有害物质的同时催化净化。  相似文献   

2.
纳米Cu-Zr-O催化剂催化乙醇脱氢合成乙酸乙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纳米Zr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uO/ZrO2催化剂;以凝胶Zr(OH)4粉末为前驱物,制备掺杂型CuO-ZrO2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共沉淀型催化剂CuO·ZrO2。通过XRD、N2吸附、TEM和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乙醇氧化脱氢合成乙酸乙酯为探针反应,考察Cu-Zr-O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均为纳米级颗粒,并对乙醇脱氢合成乙酸乙酯反应均有催化活性。共沉淀型CuO·ZrO2催化活性较好,在反应温度473 K,乙醇转化率为49%,乙酸乙酯选择性达88%。  相似文献   

3.
将活性炭纤维毡用浸渍法进行处理,实验确定的浸渍条件为:浸渍混合液中含NH4VO3 质量分数为197%, CsNO3质量分数为068%,浸渍液温度70 ℃,1 250 mL浸渍液浸渍活性炭纤维(ACF) 20 g,每次浸渍时间6 h,重复浸渍3次。随后在N2保护下于250 ℃焙烧50 min,冷却至室温得到ACF催化剂。在实验室模拟试验装置上对ACF催化剂的烟气脱硫反应特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烟气脱硫的反应活性次序为:KI-ACF>V2O5-Cs2O-ACF>空白-ACF。并且在烟气中含 SO20.225 mol·m-3,空速为2 400 h-1,反应温度348 K,测取实验数据,回归得到烟气在V2O5-Cs2O-ACF上脱除硫的反应动力学方程:dcSO2/dt=0.072exp(-7.843×103/RT)cSO21.025·cO20.579。  相似文献   

4.
以Ni(NO3)2 溶液及D152树脂为原料,采用柱上离子交换法制备Ni/D152树脂。将该树脂在N2保护下炭化,然后用H2活化制备得到Ni/D152树脂炭化催化剂。用DSC、XRD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及结构进行表征,用异丙醇脱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Ni/D152树脂炭化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当树脂负载Ni质量分数为35.2%,N2保护下500 ℃炭化30 min,在H2气氛中活化70 min,制得的Ni/D152树脂炭化催化剂对异丙醇脱氢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对100 mL异丙醇,当催化剂用量为1.5 g,反应温度220 ℃和反应时间1 h,丙酮收率为12.5%,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5.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共浸渍法合成了负载量为35%(以CuO与ZnO总质量计)的CuZn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分别考察了金属助剂(Co、Ni,、Mg、Fe、Mn、Ba和Ce)对催化剂的影响。采用XRD、BET和H2-TPR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微反装置上对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成的CuZn氧化物催化剂均具有CuxZn1-xAl2O4的类Co3O4尖晶石结构;加入金属助剂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催化剂的N2O催化分解反应活性不仅与Cu3+还原为Cu2+的温度有关,还与晶粒尺度大小和催化剂比表面积等有关;其中,含金属助剂Ni的催化剂具有相对较高的N2O催化分解反应活性,其N2O完全转化温度为567 ℃。除含金属助剂Ba催化剂以外,加入其他金属助剂有利于N2O催化分解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机络合和溶液燃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La1-xKxFe1-yCoyO3 (x=0, 0.1;y=0, 0.5)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La1-xKxFe1-yCoyO3 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为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具有蜂窝状大孔结构,平均孔径大于50 nm。采用超声辅助的方法让碳烟颗粒扩散到催化剂孔道内,利用程序升温反应技术评价了La1-xKxFe1-yCoyO3 催化剂对柴油车尾气中碳烟颗粒物的催化燃烧活性,结果表明,大孔钙钛矿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碳烟催化燃烧活性,与纯碳烟的燃烧峰值温度(Tm)相比,下降了(165~239) ℃。通过A位和B位离子的部分取代,可以使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性能进一步提高,m降低超过70 ℃。  相似文献   

7.
以改性后铝土矿石为载体,采用两步浸渍法,制备Ni-Mn-K一氧化碳高温变换催化剂。采用活性评价、低温N2吸附、XRD和TPR等表征方法,考察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铝土矿本身具有一定的变换活性,用该载体负载多组分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变换活性。XRD和TPR结果表明,催化剂中具有明显的晶相NiO和K2CO3的特征衍射峰, MnO2与铝土矿载体中的Fe3O2和SiO2形成非晶态复合氧化物。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主要因负载引起,负载活性组分后使耗氢量增大,还原峰温降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RuO2/γ-Al2O3催化剂,以苯酚为目标有机物重点研究了进水pH值和温度对RuO2/γ-Al2O3催化剂组分溶出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降解苯酚过程中存在着组分溶出现象,随着进水溶液pH值降低催化剂组分溶出量增加,且在进水为酸性时苯酚去除率高于碱性时的去除率.反应温度升高,催化剂组分溶出量降低,苯酚去除率增加.采用在负载型RuO2/γ-Al2O3催化剂中掺杂Ce和Zr的方法对抑制催化剂组分溶出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掺杂Ce和Zr后有效地降低了RuO2/γ-Al2O3催化剂组分的溶出,且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纳米TiO2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得到负载型催化剂W/TiO2,通过催化氧化顺丁烯二酸酐合成酒石酸,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6 h,掺杂钨质量分数为10%的W/TiO2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二酸酐质量的4%和n(H2O2)∶n(顺丁烯二酸酐)=3时,顺丁烯二酸酐转化率达90%。  相似文献   

10.
环己醇催化脱水制环己烯WO3/MxOy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SiO2、γ-Al2O3和TiO2为载体,偏钨酸铵为WO3前驱体,等体积浸渍法制得WO3质量分数为12%的WO3/SiO2、WO3/γ-Al2O3和WO3/TiO2三种催化剂,考察了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采用X 射线衍射、N2吸附、NH3程序升温脱附和CO2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催化活性、选择性及稳定性关联。结果表明,催化剂平均孔径大,有利于降低反应物和产物的内扩散阻力,可提高环己醇转化率和环己烯选择性;孔径大小相近的前提下,酸中心量大有利于脱水反应的进行,可提高环己醇转化率;催化剂表面碱强度大、碱中心数多,有良好的抗积炭性能,因而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负载WO3质量分数为12%的WO3/TiO2催化剂在反应温度170 ℃和环己醇空速2.7 h-1的条件下,环己醇转化率可达100%,环己烯选择性可达97%以上,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周洪柱 《工业催化》2005,13(11):58-61
利用超微粒子金属Fe、Co、Ni和NiO与Fe2O3、γ-Al2O3混合成型烧焙制成催化剂,实验过程中对模拟汽车尾气中HC、CO和NOx等物质的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型催化剂各性能良好,在250 ℃时可将模拟汽车尾气中75%以上的CO转化并清除,260 ℃时能将50%以上的HC化合物(C3H8)转换成无害物质,300 ℃时可转化80%以上的NOx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溶胶-凝胶法制备CuO/γ-Al2O3 催化吸附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纯γ-Al2O3 颗粒和CuO/γ-Al2O3 吸附剂颗粒,研究制备吸附剂工艺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得到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得到的CuO/γ-Al2O3 吸附剂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孔容和均匀的孔径分布,并对工艺进行了改进,如省去冲洗过程、增大溶胶浓度和提高氧化铜的有效负载量。对比分析了改进工艺前、后吸附剂的孔结构特征,简化后的制备工艺不仅缩短吸附剂制备周期,也降低吸附剂制备成本。对吸附剂进行了脱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得到的CuO/γ-Al2O3 催化剂在(250~400) ℃,脱硝率维持在85%以上,活性高于浸渍法制备的同类型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以莫来石质多孔陶瓷作载体、溶胶-凝胶法Al2O3 和TiO2涂层作为扩表剂和Cu作为活性组分的系列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活性分析。试验以NH3为还原剂催化还原NOx,在自制NOx催化还原装置上,系统地考察了制备方法、Cu活性组分负载量和焙烧条件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照片和XRD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伍斌  郑毅  谷宏专  童志权 《工业催化》2007,15(10):43-47
研究了NO在新型MnO2/NH4NaY催化剂上的低温转化行为,并对MnO2/NH4NaY的再生及稳态操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以MnO2/NaY为母体,用硫酸铵溶液离子交换制备的新型MnO2/NH4+NaY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120 ℃时,NO转化率近100%。但催化剂不能在高于150 ℃的反应温度下操作,防止NH4+挥发解吸。离子交换过程中,NH4+的交换度可达40%,在120 ℃、氧体积分数6%、空速3 000h-1和水体积分数7%和无外加还原剂条件下,MnO2/NH4NaY可保证入口浓度为1 000×10-6的NOx在连续7 h内达到完全转化。在高空速(12 000 h-1)有稳定氨源下,于MnO2/NH4NaY上进行的SCR稳态实验充分证明,存在于MnO2/NH4NaY的NH4+对催化反应明显有利。 它可使NH3与NOx物质的量比从以往的1.2降至1,大大减少由于NH3泄露而造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15.
柴油车排气碳微粒催化燃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柴油车排气碳微粒催化燃烧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重点分析了贵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碱金属复合型以及过渡金属复合型催化剂在去除柴油车排气中碳微粒中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指出未来柴油车排气后处理的发展趋势是同时去除CO、HC、NOx和微粒的四元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低温脱除NOx催化剂的开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滕加伟  宋庆英  于岚 《工业催化》2003,11(12):29-32
开发了一种以NH3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负载铜低温催化剂。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和助催化剂的含量、催化剂的焙烧条件和反应空速对NO的转化率有显著的影响。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温域宽、氮氧化物去除率高和压碎强度好等特点。应用试验表明,在废气中NOx为21562 mg/m3、NOx+空气为870 m3/h,空速为4100 h-1、反应温度280 ℃的条件下,氮氧化物的脱除率达99.6%。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γ-Al2O3载体和不同Ce添加量的CeO2-Al2O3载体,然后用浸渍法制备Ni负载质量分数10%的Ni/γ-Al2O3和Ni/CeO2-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气配比和CH4空速等工艺条件对Ni/γ-Al2O3和Ni/Ce30Al70Oδ催化剂在甲烷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e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有较大提高,在Ni/Ce30Al70Oδ催化剂上,反应温度750 ℃时, CH4转化率94.3%,与Ni/Al2O3催化剂相比,提高20%。Ni/γ-Al2O3和Ni/CeO2-Al2O3催化剂的CH4转化率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原料气中n(O2)∶n(CH4)和n(H2O)∶n(CH4)的增加均能提高各催化剂的CH4转化率。但n(O2)∶n(CH4)和n(H2O)∶n(CH4)的变化对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不同。随着n(O2)∶n(CH4)的增大,产物中n(H2)∶n(CO)降低,n(CO2)∶n(CO+CO2)升高;而n(H2O)∶n(CH4)增大时,产物中n(H2)∶n(CO)和n(CO2)∶n(CO+CO2)均升高。随着CH4空速的增加,Ni/Al2O3催化剂上CH4转化率、n(H2)∶n(CO)和n(CO2)∶n(CO+CO2)均较大程度下降;而在Ni/Ce30Al70Oδ催化剂上,随着CH4空速的增加,CH4转化率、n(H2)∶n(CO)和n(CO2)∶n(CO+CO2)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房永彬 《工业催化》2006,14(10):59-61
以纳米碳管(CNTs)、活性三氧化二铝(γ-Al2O3)、活性炭(AC)和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Ni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利用SEM和TEM等表征手段对各催化剂的形貌进行了表征。以邻氯硝基苯的氢化为探针反应评价了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以γ-Al2O3和SiO2为载体的催化剂使底物转化率均较低,分别为40%和74.5%,但选择性相对较高,分别为96.8%和94.3%;而负载于CNTs和AC上的Ni-B使底物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均高于85%,选择性分别为95.5%和90.4%。根据对催化剂的物理表征,从载体的结构上对各催化剂催化性能产生的差异做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