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疆洋葱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新疆洋葱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洋葱籽油由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等12种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达79.92%,其中油酸为13.11%,亚油酸为65.90%,棕榈酸为10.47%,硬脂酸为4.97%.  相似文献   

2.
优选山茱萸籽油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分析含油的脂肪酸组成。以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固液比为影响因素,通过均匀设计法优选山茱萸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2min,超声功率136W,提取温度52℃,固液比1∶29,最佳得率为7.366%;通过气相色谱法从山茱萸籽油中鉴定出6种主要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9.013%,其中亚油酸(71.190%)为山茱萸籽油的主要脂肪酸,其他依次为油酸(18.594%)、顺-10-十五碳烯酸(5.377%)、硬脂酸(2.176%)、α-亚麻酸(1.226%)、顺-11-二十碳烯酸(0.450%)。实验结果表明,山茱萸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是很好的亚油酸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响应面法优化樱桃籽油的微波提取工艺并对其脂肪酸进行GC-MS分析,以期优化樱桃子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响应面法优化樱桃籽油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采用氢氧化钾-甲醇法对樱桃籽油进行甲酯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樱桃籽油进行脂肪酸组成成分分析。结果:樱桃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7min,料液比1∶15(g/m L),微波功率600W。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樱桃籽油的提取得率为4.58%。GC-MS共分离出6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十九烷酸、反-十八碳酸和十八碳二烯酸,其中棕榈酸、亚油酸、反-十八碳酸的含量分别为19.33%、30.48%、42.45%,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含量为77.87%。结论:樱桃籽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7min,料液比1∶15(g/m L),微波功率600W。GC-MS共分离出6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含量为77.87%。  相似文献   

4.
GC-MS分析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鉴定出12种脂肪酸,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组分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20.14%)、油酸(29.72%)、亚油酸(29.65%)和α–亚麻酸(17.91%);花椒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8.4%,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47.8%。  相似文献   

5.
孙晴  徐文华 《中国油脂》2019,44(11):141-143
研究糖茶藨籽油的脂肪酸和不皂化物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糖茶藨籽油脂肪酸和不皂化物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糖茶藨籽油中共鉴定出13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86.88±0.53)%,其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亚麻酸和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9.06±1.08)%、(25.85±0.79)%和(19.08±0.76)%;糖茶藨籽油的不皂化物以植物甾醇和萜类化合物为主,其中植醇含量最高,达(40.42±2.54)%,其次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6.
以紫斑牡丹籽为原料,运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实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紫斑牡丹籽油的化学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紫斑牡丹籽油的最佳提取时间为5.2 h、料液比1∶6.2 g/m L、温度(52±1)℃,在此条件下紫斑牡丹籽出油率可达31.36%。最佳工艺所得紫斑牡丹籽油经GC-MS分析显示共检测出18种脂肪酸,主要含有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其中亚麻酸占其总脂肪酸含量的65.23%。紫斑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其脂肪酸总量的96.62%,饱和脂肪酸占其脂肪酸总量的3.38%。紫斑牡丹籽仁出油率高,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脂肪酸组成及其含量符合我国健康食用油标准。  相似文献   

7.
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刺梨籽油,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共分离鉴定了10种脂肪酸:含有4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91%,其中以棕榈酸(8.54%)、硬脂酸(4.42%)为主;含有6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总量的83.64%,其中亚油酸(41.68%)、亚麻酸(25.44%)、油酸(12.74%)为主。刺梨籽油可作为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该分析结果可为刺梨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槟榔籽油提取工艺优化与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槟榔籽油的提取工艺,并分析槟榔籽油的成分。方法:采用传统溶剂法萃取槟榔籽油,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槟榔籽油所含的脂肪酸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槟榔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液料比24:1、提取时间11h,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可达12.84%。利用GC-MS鉴定出10个组分,占槟榔籽油脂肪酸总量的99.99%,主要含肉豆蔻酸(30.78%)、棕榈酸(19.23%)、油酸(26.86%)和亚油酸(19.56%)。结论:槟榔籽油中饱和脂肪酸达到51.18%,不饱和脂肪酸达到48.81%,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20.10%。  相似文献   

9.
分析9个不同品种红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的差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红麻籽油,并对其进行甲酯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和鉴定红麻籽油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红麻籽含油率在19.63%~22.06%之间;红麻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软脂酸和硬脂酸为主,其中亚油酸甲酯(Z,Z)含量在31.98%~38.91%,油酸甲酯(E)含量在31.30%~36.93%,软脂酸甲酯含量在19.81%~23.02%,硬脂酸甲酯含量在3.32%~4.22%。因此,红麻籽油是一种典型的油酸-亚油酸型油脂。  相似文献   

10.
唐迪  赵婷  邹烨  仰榴青 《食品科学》2012,33(22):286-289
目的:对番荔枝籽中的油脂进行提取和脂肪酸组成分析。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番荔枝籽中的油脂进行提取,甲酯化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番荔枝籽油得率为(24.17±1.08)%,番荔枝籽油脂中含有16种脂肪酸,主要的脂肪酸为油酸(42.91%)、亚油酸(38.53%)、2,6,10,14-四甲基十五烷酸(15.43%)、十八碳三烯酸(1.33%)、花生油酸(1.27%)和十七烷酸(0.52%)等,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2.77%以上。结论:番荔枝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1.
茶叶籽油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树的成熟种子中提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可制成高级食用油、美容护肤品用油和医疗专用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茶叶籽油提取制备工艺、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分析、生理活性成分检测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生产实践中茶树结实率低、茶叶籽含油率中等两大问题,论述了改良茶园栽培管理技术增强茶叶籽丰产性、分子育种法提高茶叶籽含油率的可行性,旨在为制备优质的茶叶籽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续随子冷榨油脂肪酸及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机械压榨法获取续随子冷榨油,通过化学方法分析其理化指标,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续随予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确定续随子蛋白质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续随子冷榨油含7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达84.42%),不饱和脂肪酸占其总量的92.98%,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且续随子油脂肪酸组成与理想柴油替代品的分子组成相类似,是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续随子蛋白质含17种氨基酸,主要为谷氨酸(3.597%),天冬氨酸(1.953%)等,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高,是一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的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特性及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方法 从全国11个省(区)收集21份文冠果材料, 对其形态特征和种仁含油率等指标进行测定, 进一步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文冠果籽油,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检测其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 不同产地文冠果种子的横径和纵径差异不大, 但千粒重、种仁重和种仁出油率有显著差异。其中, 山东省临沂市所产的文冠果种仁含油量为最高, 达50.49%。文冠果籽油中共检测出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二十碳一烯酸、芥酸和神经酸等7种脂肪酸。不同产地籽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35.06%~55.96%之间,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32.60%~64.64%之间,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结论 文冠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 还含有少见的功能性神经酸, 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综合分析种子形态和脂肪酸组成, 发现内蒙古赤峰和山东临沂地区的文冠果种子千粒重、种仁出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其他地区, 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4.
林蛙卵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蛙卵经石油醚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林蛙卵油。把林蛙卵油甲酯化,用石英毛细管色谱/质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分。采用石油醚方法萃取得到的林蛙卵油分离出19种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38%;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得到的林蛙卵油分离出26种组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9.65%。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获得的林蛙卵油脂肪酸主要组分及含量基本一致,均由C12-22脂肪酸组成,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是十六碳烯酸、亚油酸、油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  相似文献   

15.
以常见的4种豆子为原料,粉碎后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刀豆、花豆、大豆、红豆中的油脂,测定4种豆类植物种子中油脂的得率、理化性质、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除大豆外,其他3种豆类得油率较低,但是4种豆油在理化性质上都具有较好品质,符合食用植物油标准;在油脂成分上,4种豆油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均较高,刀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到了91.43%,但4种豆油中大豆油含量最高的成分是亚油酸,而其他3种豆油含量最高的成分却是油酸,刀豆油中棕榈油酸含量相当高,达到16.2%,且亚麻酸含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Chinese chive seeds (Allium tuberosum Rottl.) (grown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Density, thousand-grain weight, and hectolitre weight of seeds were 1.27 g/cm3, 4.9 g, and 71 kg/100 l,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chive seeds contained high amounts of oil (15.8%), dietary fibre (18.2%) and crude protein (12.3%). Oil of seeds was composed of 10.1% saturated and 90.0%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Linoleic(69.1%) and palmitic (7.0%) were the most abundant unsaturated and saturated fatty acids, respectively. Chinese chive seeds contained 4.5 mg/kg of thiamin, 2.8 mg/kg of riboflavin and 55.1 mg/kg of niacin. The mineral contents of the seed of A. tuberosum, for iron, calcium and zinc, were 580 mg/kg, 1328 and 80.8 mg/kg, respectively. Analysis of the amino acid content of Chinese chive seed revealed that it was a rich source of the essential amino acids, isoleucine, tryptophan and lysine. The study revealed that Chinese chive seeds had high levels of nutritionally important components, such as oil, minerals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s.  相似文献   

17.
白果油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果为原料,用索氏提取和超临界萃取(SFE)两种方法从中提油,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油得率的影响,测定了索氏提取油的理化特性,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种方法提取油的脂肪酸组成和VE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常规植物油脂理化指标相比,白果油比重偏高,碘值较大,说明白果油不饱和程度较高;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白果油中均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大于91%,而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的总含量均大于75%,索氏提取和超临界萃取的油中VE的含量分别为670 mg/kg和610 mg/kg。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莴苣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按照国家标准对莴苣籽油的酸值、皂化值、碘值、折光率以及相对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莴苣籽油由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等10种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达75%以上,其中亚油酸53.18%,油酸17.22%,棕榈酸11.58%。研究结果为莴苣籽在食品及药品领域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和利用橄榄核仁资源,对橄榄核仁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橄榄核仁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50.04%、油酸含量20.75%,还含有奇数碳脂肪酸十七烷酸,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营养保健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