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肉捆蹄的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玲芳 《肉类工业》1992,(11):25-25
  相似文献   

2.
高翔  师文添 《食品科技》2012,(3):152-154
对捆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经试验表明:采用2%的乳酸钠溶液浸泡24h可以使猪皮软化,采用0.8%的H2O2溶液在40℃下漂白30min可使猪皮白洁,在捆蹄中加入1.0%的玉米变性淀粉可增强产品弹性、提高切片性能,文火卤制60min,产品弹性好、肉感强、皮有嚼劲、风味浓郁。  相似文献   

3.
赵接红 《食品工业科技》2014,(23):239-241,246
利用现代肉制品加工工艺和保藏技术,对传统捆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在腌制食盐用量、绵白糖用量、腌制时间和煮制时间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淮扬捆蹄制作的最佳工艺:腌制食盐用量为4%、绵白糖用量为2%、腌制时间为20h以及蒸煮时间为50min,在此条件下可制成皮酥肉嫩、鲜香可口、风味独特的即食类酱卤肉制品——淮扬捆蹄。  相似文献   

4.
沈晖 《烹调知识》2008,(4):45-45
根据史记记载,在清朝的时候,淮安镇上有户商人郑有财去外埠进货,家中只留下他好吃懒做的妇人,郑有财一去几天不归,该妇人实在饥饿难忍,又不愿意动手做饭,就把家中后园的一头小猪放入灶堂里烤。正在烤的时候郑有财回来了,为了掩盖自己的做法,妇人说小猪不见了,无奈的郑有财只有把妇人打了一顿。第三天的时候,郑有财闻见厨房里扑鼻奇香,顺着香味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捆蹄是涟水高沟镇特产,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某地一无名小村,住着一户磨豆腐维生的夫妻俩,男的叫郑七哥,为人忠厚勤俭,用豆渣养了1头老母猪。有一年,老母猪下了13只小猪,个个肉鼓鼓的讨人喜爱。一天,郑七哥上街卖豆腐,家里的小猪不幸被老母猪踩死1只。妻子  相似文献   

6.
以猪后蹄肉为原料,在腌制过程添加Alcalase作为酶解剂,并通过响应曲面实验法优化酶解工艺;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及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Alcalase对捆蹄蛋白质的酶解作用规律。结果表明,Alcalase在腌制温度为4~16℃时,对促进高沟捆蹄蛋白质水解及提高其感官品质有显著的促进的作用(p<0.05),过量的Alcalase(大于1.6 U/g)会导致蛋白质过度水解,不利于产品的感官品质。响应曲面法优化捆蹄加工工艺结果为:Alcalase添加量1.32 U/g、腌制温度14.2℃、腌制时间21.3 d,产品蛋白质水解指数为14.81%,感官评分92.47。另外,添加Alcalase蛋白酶后,捆蹄中高分子蛋白(≥120 ku)有明显的分解作用,并且在30~40 ku及50~70 ku处,蛋白质条带逐渐累积;Ala、Leu、Val、Tyr、Phe、Ile、Gly、His有显著的增加,而Pro、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因此,Alcalase能显著促进捆蹄中蛋白质的分解,提高产品的感官品质,可以应用于捆蹄产业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淮安古镇高沟有一个名闻遐迩的特产——“高沟捆蹄”。在当地自古在民间就流传着“中秋向后日渐凉,高沟捆蹄相争尝,购货客人如云涌,只惜生产供不上”的民谣。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探讨不同橄榄果提取物添加(0、100、200、300 mg/kg)对高沟捆蹄在腌制及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抑菌及质量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橄榄果提取物不仅能有效地抑制捆蹄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蛋白质氧化及脂质初级、二次氧化,而且对捆蹄中微生物生长有显著的(P 0. 05)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随着橄榄果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其对捆蹄中的抗氧化及抑菌能力不断增加,当捆蹄中橄榄果提取物添加量在质量分数200~300mg/kg时,在腌制及贮藏过程中的羰基值、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结果显著(P 0. 05)低于对照组;并且在该添加范围内,捆蹄中的菌落总数明显降低,乳酸菌及肠杆菌数量也显著(P 0. 05)低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结果表明,橄榄果提取物(100~300mg/kg)对捆蹄具有护色的作用,并且对其质构特性(硬度、弹性、内聚性、咀嚼性)无显著(P 0. 05)影响,是一种理想的提升捆蹄质量品质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速冻罗非鱼片加工中产生的鱼碎肉的利用问题,利用鱼碎肉制作鱼松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本文对利用鱼碎肉制作麻辣风味鱼松进行了调味研究.通过L18(37)正交设计和感官评定,确定了最佳调味配方,最佳配方为砂糖4% 食盐4% 味精0.5% 酱油1% 辣椒粉1% 姜粉0.5% 五香粉0.5%.用此调味配方调味的鱼松样品呈金黄色,色泽均匀一致,呈绒状,纤维疏松,口感肉质细腻,有麻辣味,鱼香味,无异味.  相似文献   

10.
聂凌鸿  尤嘉 《食品科技》2012,(6):173-176
为研究高沟捆蹄的酸价(AV)和过氧化值(POV)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贮藏温度对二者的影响,分析高沟捆蹄的风味等感官变化情况,采用滴定法测定高沟捆蹄在贮存过程中、不同贮藏温度下的AV、POV值的变化水平,并进行感官评价;根据国标对被测食品的酸价安全期和氧化安全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常温25℃/冷藏温度4℃的贮藏条件下,高沟捆蹄的AV、POV在常温贮藏的过程中升高速率比冷藏条件下的大,产品在保质期内的酸价升高超出国标的限定值的速率大于POV超标速率;针对捆蹄食用安全性,POV国标优于AV国标,并应尽量采用冷藏条件来保存捆蹄。  相似文献   

11.
以鸭胸肉为原料,结合感官评定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分析白糖、酱油、黄酒、香辛料添加量对产品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冻酱汁鸭胸肉调味料的最佳配方(占调味料的百分比)为:陈皮0.6%、八角0.6%、丁香0.6%、小茴香0.6%、花椒1.0%、桂皮1.4%、酱油6.0%、白糖5.0%、黄酒8.0%、盐5.0%、水71.2%.  相似文献   

12.
香水鱼调料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香水鱼调料中的14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样品中的有机磷农药用乙腈提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经毛细管柱(DB-1701P,30 m×0.25 mm×0.25μm)分离,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检测。方法检出限为0.002 6 mg/kg~0.033 mg/kg;相对标准偏差(n=5)为1.0%~12.6%;14种有机磷农药平均回收率在75.82%~123.50%,该方法能满足香水鱼调料中有机磷农残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对麻辣火锅底料中可能添加的7种鲜味剂进行研究,发现1号风味膏、2号风味膏、3号风味膏、酵母提取物呈酸性,1号鸡精、2号鸡精、味精靠近中性;7种鲜味剂在pH值为7时,其鲜味表达最充分;7种鲜味剂的最适口浓度:1号风味膏为0.40%,2号风味膏为0.30%,酵母提取物为0.30%,3号风味膏为0.40%,1号鸡精为0....  相似文献   

16.
鳙鱼鱼肉粒赋形剂及调味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发现,赋形剂按3%马铃薯淀粉、3%麦芽糊精、1.5%卡拉胶,调味料按2.5%食盐、3%食糖、1%辣椒粉、0.5%五香粉配比制成的鳙鱼肉粒边角整齐,不易破碎,经咀嚼口感结实且软硬程度适中,质地均匀,无粉质感,有嚼劲,鱼肉粒成甜协调,鲜辣适口,鱼香味突出,色泽和风味纯正,是一种理想的休闲食品,有很大开发价值,同时也为低值淡水鱼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优化香辣猪肉干配方,结合模糊数学原理,以色泽、香气、口感、外形为感官指标开展评价。结果表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可以客观准确地对配方进行综合评判;二次多元多项式方程适合解释各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香辣猪肉干优化最佳配方为食盐添加量3.50%、酱油添加量1.00%、白糖添加量5.00%、辣椒粉添加量11.00%、香叶粉添加量0.10%、烘烤时间5.00 h。  相似文献   

18.
以盐、花椒、辣椒、料酒、葱+姜+蒜、水为主要调味原料,采用混料设计研究调味液配方中各成分的不同组合对即食文蛤调味的感官质量影响,建立各成分配比与产品感官质量之间的回归模型,考查配方中各组分的互作效应。获得了即食文蛤调味液的最优配方为:盐4.0%、花椒4.0%、辣椒4.0%、料酒3.5%、葱+姜+蒜(质量比1∶1∶1)8.7%、水75.8%用此调味液浸泡文蛤,获得感官评分为99.3分,与预测值基本一致,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火锅风味的变化以及为探究火锅底料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使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探究麻辣火锅底料炒制和熬煮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火锅底料炒制和熬煮过程中分别检测到53、50种挥发性物质,从实验的7个样本来看,其相对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醇类物质、烯类物质、醛类物质、酸及酯类物质和酮类物质等。火锅底料加工过程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随着炒制时间延长而增多,而熬煮过程受到汤底影响其相对含量下降后逐渐回升。未加工前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加工后含量下降。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与熬煮时间呈正相关,可能与火锅底料的特征香气有关。加工时间越长,酸及酯类物质相对含量越低。研究还发现,随着加工时间延长,火锅底料中醚类、苯类等物质大量出现,可能会影响火锅底料食用的安全性,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