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该研究以新鲜羊肚菌为加工原料,研究羊肚菌褐色酸奶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剂,以感官评价、酸度值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羊肚菌汁添加量15%,发酵时间为6 h,发酵剂的添加量为6%。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优化羊肚菌褐色酸奶褐变工艺,优化后的结果为葡萄糖添加量为7%,控制褐变温度为95℃,褐变时间为12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羊肚菌褐色酸奶颜色适中,焦糖风味明显,质地均匀,酸甜适宜,口感爽滑细腻。 相似文献
3.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羊肚菌菌丝体产量的基础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对羊肚菌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以菌丝体产量作为响应值,对基础培养基最佳参数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羊肚菌菌丝发酵基础培养基的最佳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1.32g/L,硝酸钾2.15g/L,萘乙酸0.149g/L,由回归方程可计算出在此参数条件下菌丝体干重的理论值为4.986g/L. 相似文献
4.
羊肚菌菌丝体深层发酵小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适合深层发酵的羊肚菌WY-1菌株,经深层发酵培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pH6-7,温度22℃,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发酵4天,羊肚菌干菌丝体的产量高达1.5-1.84g/100ml。 相似文献
5.
以龙虾下脚料为原料,经前处理、酶解和瑞士乳杆菌进行发酵,浓缩提取,再复配由多种香辛料草本植物提取液和食品添加剂,经调配、均质、杀菌,制成龙虾调味料.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发酵液中风味物质烷基吡嗪为0.54 ng/mL;调味料中牛磺酸含量为0.025 g/100 g,可溶性短肽含量为1.41g/100 g,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66g/100 g,产品具有龙虾的鲜美味,同时赋予其营养生物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羊肚菌蛋白质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羊肚菌蛋白,以蛋白得率为指标,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pH对羊肚菌蛋白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对提取工艺试验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羊肚菌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 (g:mL)、超声时间60 min、提取温度60℃、pH 12,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为(32.56±0.50)%,与预测值32.99%接近。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Y=32.56+0.97A 1.21B~+1.24C 0.2AB 1.07AC 1.45BC 1.86A~2 4.26B~2 1.87C~2,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羊肚菌蛋白得率,其中各因素对蛋白质得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pH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结论本研究为羊肚菌蛋白的提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羊肚菌液体发酵产物中多酚的含量,探究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通过优化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及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物质的添加量,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得到羊肚菌发酵液中多酚含量最高的发酵培养基为:0.5%土豆淀粉、4%大豆蛋白、0.3%磷酸二氢钾。在此条件下,羊肚菌发酵液中多酚含量可以达到1.02 mg/mL。采用体外抗氧化试验评价发酵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及还原能力,具体表现为发酵液冻干粉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1.83 m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4.81 mg/m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0.78 mg/mL,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在发酵液冻干粉浓度为15 mg/mL时,FRAP值为0.75 mmol/L。研究结果为羊肚菌液体发酵产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以中国对虾下脚料为原料,在碱性蛋白酶酶解基础上利用风味蛋白对中国对虾下脚料进行二次酶解,制备中国对虾调味料风味前体物质——酶解液,并考察温度、初始pH、风味蛋白酶用量等单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风味蛋白酶酶解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9、风味蛋白酶用量2.2%、初始pH6.4、酶解温度59℃、酶解时间3 h。在此条件下,中国对虾下脚料水解度为54.79%。酶解液中氨基酸含量为33.6862 mg/mL,其中必需氨基酸(如:苏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等)含量为27.2543 mg/mL。谷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有明显提高,极大的增强了鲜味强度。采用分步酶解法制备的酶解液具有诱人、浓郁虾风味,可作为调味基料。 相似文献
15.
以芫荽和葵花籽油为主要原料,葱、姜、蒜为辅料,采用热植物油浸提法制备风味独特的芫荽调味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生产芫荽调味油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生产芫荽调味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葵花籽油500 g,芫荽添加量12 g,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40 min,葱添加量8 g,姜添加量10 g,蒜添加量8 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芫荽调味油香气浓郁,口感极佳,感官评分值最高,且调味油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表明该生产工艺安全可行,能为芫荽调味油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金鲳鱼(Trachinotus ovatus)加工产品种类,提高加工品质,开发符合大众口味的金鲳鱼即食调味产品,本文以金鲳鱼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感官评定为指标,确定即食金鲳鱼的调味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食盐12 g/100 g鱼重、白糖6 g/100 g鱼重、味精2.5 g/100 g鱼重、姜粉1 g/100 g鱼重、白米酒2.5 mL/100 g鱼重、生抽2.5 mL/100 g鱼重,该配方的感官评分为93.7。最优调味工艺为鱼与调味液比例按1:3(g/mL)调配,25℃静置3 h,35℃烘制至水分含量为50%,该工艺下产品的感官评分为95.5。产品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具有低盐低脂高蛋白、鲜香突出、无需蒸煮、开袋即食等优点,是一款美味、营养、方便、健康的海洋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樟芝液态发酵胞外多糖产量,本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对11种氮源和5种碳源进行初选,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显著影响胞外多糖产量的因素,最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胞外多糖的产量。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60 g/L、酵母浸粉16 g/L、维生素B1 1 g/L、KH2PO4 0.75 g/L、MgSO4·7H2O 0.77 g/L、初始pH=5.0、装液量120 mL/500 mL、接种量18%、27 ℃、10 d、100 r/min。该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1.23 g/L,较优化前提升了71%。优化后多糖产量有大幅提高,可为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