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就徐大堡核电厂建造至首次装料阶段的应急准备工作进行讨论,主要包括应急计划区测算、应急指挥中心的建设、场内应急计划编写、应急组织建立等内容,重点介绍了首次装料前的应急工作计划和开展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有关核应急法规的要求,对秦山核电基地一址多堆、多堆型、多业主的应急计划和准备工作进行了探讨。着重讨论了秦山核电基地的应急计划编制的原则、事故源项、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通讯及应急设施等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应急准备工作,为秦山核电基地的应急计划的编制和应急准备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实施日期1GB4075—2003(代替GB4075—1983,GB4076—1983)密封放射源一般要求和分级2003年12月1日2GB/T17680.6—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响应职能与组织机构2003年12月1日3GB/T17680.7—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设施功能与特性2003年12月1日4GB/T17680.8—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计划与执行程序2003年12月1日5GB/T17680.9—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场内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2003年12月1日6GB/T17680.10—2003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  相似文献   

4.
核电站发生核事故时的应急响应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医学应急救护的角度,参照《秦山第二核电厂场内应急计划》,并结合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和秦山第一核电厂的经验反馈,探讨了秦山第二核电厂医学应急救护体系及其救护行动,并对做好场内医学应急救护准备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亚湾核电站 (GNPS)和岭澳核电站 (LNPS)毗邻而建。为实施群堆管理 ,GNPS和LNPS制定了统一的场内应急计划 ,并实施统一的应急准备。本文介绍了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实施统一应急计划与准备的基本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大亚湾核电站(GNPS)和岭澳核电站(LNPS)毗邻而建。为实施群堆管理,GNPS和LNPS制定了统一的场内应急计划,并实施统一的应急准备。本文介绍了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实施统一应急计划与准备的基本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大亚湾核电站(GNPS)和岭澳核电站(LNPS)毗邻而建.为实施群堆管理,GNPS和LNPS制定了统一的场内应急计划,并实施统一的应急准备.本文介绍了大亚湾和岭澳核电站实施统一应急计划与准备的基本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田湾核电站(1NPS)首次装料前场内应急综合演习准备过程中的实际做法和取得的主要经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和讨论,以便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1990年3月10—20日,“核事故应急计划与准备培训班”在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举办。该期培训班是由国务院核电领导小组与核工业总公司共同主办的。该期培训班邀请国内外专家分别作了以下内容的专题讲授:美国应急计划,场内场外的应急计划与协调,照射途径与应急计划区,干预水平与导出干预水平,事故后果与评价预测(IAEA官员,美国阿贡实验室的A.Foltman);瑞典的辐射防护,应急设施,事故源项和事故谱,应急、通讯、警报系统和公众信息(IAEA官员,瑞典国家辐射防护研究所的A.Persson);应急计划与准备(录相片讲解,冷瑞平);应急计划与准  相似文献   

10.
核应急期间的辐射环境监测是核应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岛核事故后,田湾核电站根据国家提出的安全改进要求,为确保核事故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开展场外应急辐射监测,对核应急监测车及车载系统进行了升级,升级后的车载系统主要功能有实时数据采集、数据趋势分析、车辆实时轨迹跟踪、应急计划区展示、车载谱仪、微波数据传送等功能。文章介绍田湾核电站核应急环境监测车及车载系统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1.
反应堆停堆后,若发现将在下一循环利用的燃料组件无法回堆使用,需开展紧急换料研究,重新设计燃料管理方案。本文假设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第5燃料循环(U1C5)堆芯中有1组燃料组件破损,完成对所有可能情况U1C6紧急换料方案研究,并针对U1C5堆芯内84号组件破损的实际问题完成方案设计。本文的成果方案通过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安全评价报告的评审,已应用到田湾核电站的换料工作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了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阶段计划分级管理和控制体系的建立,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对进度管理体系的补充措施;重点对工程建设和调试进展滞后而采取的积极措施进行了总结。最后随着一期工程的全面投产,作者对电站运行阶段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分析,为持续提高核电站生产管理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田湾核电厂VVER堆芯为参考对象,通过调整燃料棒栅距模拟组件弯曲变形,从而定量分析燃料组件的变形对象限功率倾斜的影响。研究表明:栅距变化引起的慢化效应和能谱变化引起的核素效应是导致组件反应性变化的关键因素,随燃耗加深而逐渐变形的燃料组件通过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来影响堆芯象限功率倾斜。  相似文献   

14.
田湾核电站采用长周期燃料循环策略后,堆芯热工物理参数发生变化,最终安全分析报告的结论已不适用,需要对事故工况进行重新分析。本文给出了失流事故分析的主要假设和分析方法,采用瞬态计算程序DINAMIKA-97计算分析了失流事故。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失流事故均满足安全准则的要求,核电站的安全是能够保障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讲述了氢冷发电机中氢气的作用、氢气泄漏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危害,介绍了发电机氢气泄漏率的计算方法。以田湾核电站2号机组T203大修后氢气系统查漏为例,讲述了漏点查找过程,并介绍了2010年5月4日,1号机组升功率过程中氢气干燥器浮子流量计破损漏氢事件,阐述了对于发电机漏氢事件,电站工作人员应如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田湾核电站18个月换料燃料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长周期换料项目,制定了过渡到18个月换料的燃料管理策略。参考俄罗斯核电站管理经验,长周期换料项目需采用TVS-2M新型燃料组件。在正式向长周期燃料循环过渡前通过TVS-2M先导组件运行验证了混合堆芯相容性。TVS-2M组件入堆替换AFA组件将分成两个阶段,即前两个过渡循环装入带有包覆层的TVS-2M组件,后继循环装入不带包覆层的TVS-2M组件。田湾核电站两台机组经历4个过渡循环,逐步延长运行时间,最终达到480 EFPD的循环长度。过渡循环和平衡循环均采用部分低泄漏堆芯装载,降低了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中子辐照。田湾核电站18个月换料燃料管理策略提高了机组能力因子和经济性并具有灵活的循环长度。  相似文献   

17.
对香港的辐射应急计划的评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施仲齐  薛大知 《辐射防护》1990,10(3):168-174
本文评述了英国人尼尔·A和戴维斯·M为香港政府研究大亚湾核电厂环境问题提交的顾问报告书“应变计划”,讨论了适宜香港的应急防护措施、事故时的饮水问题和该报告书中对我国政府提出的要求。根据国际标准和香港及大亚湾核电厂的具体情况,本文强调香港毋需制定有关撤离、迁置和普遍发放碘片措施的应急计划,宜重视加强及时通报事故信息和应急监测能力;并建议对饮用水的应急防护问题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