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材与装饰》2007,(2X):56-57
一个时代正在成长。 这是一个颠覆我们以往熟悉的时代特征,可以影响中国房地产未来走向的全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市场进入激烈竞争的今天,“募捐”、“保险”这两个名词在社会环境中已形成了各自的气候。这二中,谁为治本之策呢?  相似文献   

3.
刘聪秀 《中州建设》2008,(23):63-63
近年来,住房问题一直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房”也越来越成为中国社会每年年度的关键字之一,因土地资源、市场、利益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房价猛烈攀升,从而造成许多居民买房难买房贵甚至没有房屋居住,令住房问题越来越严峻,也是目前中国一个比较大的民生问题,倍受政府、社会和国民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结构变化对城市规划价值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快速发展中的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入手,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并试图从新发展观的角度探讨城市规划如何适应社会结构变革,以促进城市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新闻在满足受众对经济信息的需求的同时,它也有着与其它新闻相同的社会认知判断的意义场域。对于经济新闻报道的改进方法和发展方向的探索中,注重其传播的社会价值取向,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内涵丰富的经济新闻无论从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还是从新闻竞争的角度讲,都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佳音 《中州建设》2009,(11):37-37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有助于低收入者生活的极大改善。然而,一些社会现象却令人忧心:许多本该享受到廉租房政策待遇的人无房可居,而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人却“霸占”了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7.
工商银行已决定从2月1日起对个人存量磨贷7折优惠利率进行调整。据了解.只要是满足该行两个条件的存量客户,无论贷款金额是多少,银行都会自动将利率转为7折优惠(1月18日《成都商报》)。  相似文献   

8.
吴庭  杨庆 《福建建筑》2009,(1):88-89
目前我国“建筑短命现象”较为普遍,其巨大的浪费已经和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旨相悖。本文通过深入的分析得出了发生这种现象的相关原因,并提出一系列解决建筑"短命现象"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唐轶 《中州建设》2010,(15):59-59
“蚁族”现象是中国独有的还是各国普遍存在的?国外有没有“蚁族”?为了解开这些疑惑,记者分别采访了美国华裔青年和在哥伦比亚的中国交换生。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建材与装饰》2007,(6S):47-47
最近,卫浴行业流行着一个新名词——人文卫浴。一听到这个名字,我突然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仿佛这才是我们卫浴行业应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建筑短命现象”较为普遍,其巨大的浪费已经和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旨相悖。本文通过深入地分析,得出了发生这种现象的相关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建筑“短命现象”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今年5月,长春某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张宜宣参加了一场招聘会,招聘会上一家单位的面试人员问他30岁之前的规划。张宜宣说,自己要好好努力,准备买套房子和车子.尽快走进“房奴”、“车奴”的行列。也许是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很顺利被该单位录用。  相似文献   

13.
戴晓玲  侯宇红 《规划师》2008,24(3):90-92
在近日参加的一些学术会议上,又听到了业内人士提起一城九镇这个名词,笔者不禁想到,这个名词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七年了.今天,人们很少再会去关注这个当年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4.
《重庆建筑》2005,(8):13-13
论点的提出:黄雯先生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对于当代中国的建筑师而言,其面对建筑设计任务的时候.设计的目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满足生计而完成工作任务.说的再简单点就是赚钱:第二个层次.是追求建筑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通过其来体现建筑师的社会价值。在中国当今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生存的艰辛与欲望的膨胀决定了大部分的建筑师都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的价值取向上。  相似文献   

15.
如何考虑“新冠疫情”冲击给房地产价值评估带来的影响?本文以房地产司法处置参考价评估争议为切入点,分析“新冠疫情”期间的房地产市场变化,引致估价工作路径的改变及其价值类型选择,探讨“新冠疫情”影响价值取向对应的估价目的的分类与归因以及疫情期公平市场价值评估的技术处理方法,希望能对“新冠疫情”期间的房地产价值评估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陈静  邢燕 《华中建筑》2011,29(6):177-178,176
"公共价值取向"是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同时,职业道德的教育是贯穿专业教育的主线。文章从"公共价值取向"视角出发,分析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公共空间、设施支撑、公众参与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期望对以往过多关注于"物质空间形态设计"的设计课教学,以有益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从建筑心理的价值观、建筑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市场需求等方面来分析和评价建筑立面改造的现状,并对建筑立面改造特点和自身规律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美术教育可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和优秀品质,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可以进行自由的艺术创造,展现自我的艺术情趣,所以美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形式。但是目前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其智力价值、情感价值、技术价值在不断提高,而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生命价值。本文以生命化美术教育的历史、内涵为切入点,对实现生命化美术教育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化中的“遗憾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杀鸡儆猴"语出清朝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亦即平常所言"杀鸡给猴看"。此乃传统治人之术,应用广泛,历史悠久。上至帝王镇压农民起义或者斗争,只需抓个阿Q"喀嚓"一刀,下至各行各业的小小头领,也擅长演示此招,好让"泼猴们"莫要放肆。应当说,"杀鸡儆猴"有其可取之处。毕竟敲山可以震虎,杀一可以儆百,杀了鸡,见了血,猴子多少会有所震动。就拿消防执法来说,"杀"几个典型,查封几个隐患整改不力的单位,抓几个火灾事故的责任人,必能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相应措施,如此就能够减少消防执法的阻力,降低消防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