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均匀轧车的结构特点,结合实践经验介绍了均匀轧车的维护保养及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2.
轧辊表面裂纹是轧辊工作时常出现的损伤现象,轧辊使用中必须进行裂纹损伤检测.通过建立含表面裂纹轧辊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轧辊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了轧辊表面裂纹位置和深度对轧辊固有频率的影响规律,为探索通过振动特性识别轧辊的裂纹损伤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离心轧辊生产过程中因轧辊结合层结合不良,是导致轧辊报废或影响轧辊使用的主要因素.从生产实际的过程控制,浅谈结合层的质量控制,使结合情况达到轧辊所需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1988年,铸造高速钢轧辊开始应用于轧钢生产,当时用在日本一家带钢热连轧机上·随后美国和欧洲也开始引入铸造高速钢轧辊制造技术·铸造高速钢轧辊最初用于带钢热连轧机精轧机前段以代替高铬铸铁轧辊,后来精轧后段和粗轧断、钢管轧机以及线材、棒材和冷轧带钢机上也开始使用铸造高速钢轧辊·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使用铸造高速钢轧辊后,单位毫米过钢量明显提高,换辊次数显著减少,轧辊研磨量减少·轧机生产能力提高,燃料和动力消耗降低,有助于减低轧钢成本并提高带钢质量·主要原因是因为高速钢轧辊主要含有MC和M6C等高硬度碳化物,再加上高速钢轧辊的基体组织是由稳定、高硬度的马氏体构成,具有良好的淬硬、淬透性,使得高速钢轧辊的硬度降明显小于其他轧辊,这些特性可保证轧辊在整个工作期间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摘录自《中国冶金报》2009-02-26(B3)铸造高速钢轧辊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含裂纹轧辊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轧辊的固有频率和单方向振型,分析了轧辊裂纹不同位置和深度对轧辊单方向振型变化率的影响规律,为探索通过振型变化率识别轧辊的裂纹损伤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对冷弯成形轧辊虚拟制造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轧辊虚拟制造系统。将设计好的轧辊制造参数输入本系统后,能够对轧辊进行三维虚拟,并根据轧辊的轧制曲面情况进行人工智能评估和提出智能化修改策略,实现冷弯型材轧制模具的虚拟制造。  相似文献   

7.
为计算板带轧机中的轧辊偏心信号,对轧制过程中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是一个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一种轧辊偏心自动分层确定阈值滤波法:通过使用第二代小波变换方法,根据由轧辊转速计算得出的轧辊偏心频率来确定小波分解层数,并根据不同层中信号频率范围选取不同的阈值,从而对信号进行滤波。通过与类似工况下小波阈值滤波法比较,轧辊偏心自动分层确定阙值滤波法能更准确的反映轧制过程中的检测信号,为更精确提取轧辊偏心信号、进行有效的轧辊偏心补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均匀轧辊可获得均匀及不同形状的轧点连线,利用叠加曲线的方法,得出轧辊辊体的轮廓曲线方程,通过对轧辊安装方式的调整,可获得均匀轧辊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热轧工作辊的在线氧化膜对带钢表面质量影响显著,轧辊表面氧化膜的剥落直接导致带钢表面产生二次压氧缺陷。分析了高铬铁轧辊氧化膜的动态变化过程、轧辊氧化膜形成及其剥落原因,提出了轧辊纳米喷涂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一种游动轧辊(均匀轧辊)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各种轧辊搭配使用时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纳米塑料挤出成型工艺条件,包括机筒、机头、预冷辊、压光辊等的温度及螺杆转速、熔体压力等。分析了成型设备中螺杆、机头、熔体齿轮泵、压光辊等关键部件的结构因素对挤出成型的影响。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挤出工艺及设备条件。对影响挤出产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橡塑机械行业的五大机台——开炼机、密炼机、压延机、硫化机和挤出机的规格、型号、类别和主要零件的统计分析 ,建立起统一的数据库 ,设计了一个比较完善的CAPP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废砂——塑复合材料压延工艺和设备作了简明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压延成型的必要条件,分析了在压延过程中的主要力能参数和选择电机的重要条件,并对压延机工作机座刚度及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结构设计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异径辊筒能够提高压延性能的机理做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探讨;从降低压延负荷的角度予以论证;以简谐振动的合成原理对其进行分析,肯定了异径辊筒压延机在节能、高速及提高压延精度等方面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5.
应用振动分析方法,动态测试技术和故障诊断理论,对塑料厂的三辊压延机进行振动冲击试验,动态信号测试和振动特性分析,成功地诊断出三辊压延机压制塑料薄膜时产生明暗条纹故障的原因,为该设备的修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某厂连续退火平整机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VC辊系静力学仿真模型,并研究了弯辊力、VC辊油压、轧辊辊径和辊套厚度对连续退火平整机板形控制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内、外弯辊如何配合,都不能达到只改变四次凸度的目的,不可能只通过内、外弯辊的配合来消除高次浪形;外弯辊的调控功效比内弯辊增大42%;VC辊油压的调控效果主要体现在二次凸度的改变上,改变油压后对四次凸度的影响不大;当VC辊承载时,油压不能始终保持辊套向外涨,承载时辊套可能发生反弯,向芯辊内凹陷;与大辊径相比,小辊径弯辊和油压的调控效果会增加,但辊缝横向刚度会降低;辊套壁厚的减小会使VC辊油压的调控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双极坐标系,对异径辊简压廷机的流受理论进行了研究。得知,与同规格等径辊筒压延机比较,异径辊筒的体积流量增大,单位体积流量的能耗下降,辊筒横压力减少。且这种变化随辊筒不对称度的增大而加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发光二极管组成大屏幕数字显示系统,既可用于广告显示,也可用于日历时钟显示.系统采用8031单片计算机与较先进的日历时钟集成电路芯片MSM5832联接,组成可编程微机控制大屏幕数字显示系统,电路先进,程序简单,调整方便,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9.
运用分解重构原理,把管棒材曲面在本身坐标系下离散后,将离散点转换到矫直辊坐标系下再重新构造出管棒材表面,再利用截面法求出辊型曲面. 这种求解方法,可以求出管棒材在矫直辊中间为任意形状时,较为理想的矫直辊的辊型曲面. 并且它适用于各种辊系的矫直机上的矫直辊的设计,也可以求二轧辊及斜轧辊的辊型. 该方法是一种适用于CAD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new rolling-sliding compound bearings,the wear between the one-way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 and the ribs of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 of rolling-sliding compound bearings is reduced by innovational structural design. A new left-right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 is proposed to replace the one-way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s of ordinary cylindrical rollers,one-way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s and left-right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s are respectively established by ABAQUS.The axial displacement of their center mass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of left-right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oretical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is new left-right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 not only inherits the advantages of one-way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s,but also avoids the axial offset and the serious wear of the one-way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 And the theory research conclusion i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 The left-right spiral hollow cylindrical roller has the advantages to overcome boundary stress concentration like logarithmic convex roller. The rolling-sliding compound bearings equipped with the new rollers can be better to adapt to the impact of vibration lo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