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建圩区工程在历次洪涝灾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防洪减灾作用,对圩区工程减灾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评价,是对水利工程进行经济评价和工程效益分析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圩区工程减灾效益的分析和实例计算,对圩区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选用对沿江圩区具有代表性的芜湖市三连圩径流实验站所在的天成圩和相邻的利民圩、行春圩作为调查研究区域,对降水、地表水、地下表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计算,以揭示沿江圩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海宁市地处太湖流域之南属平原河网地区,市内分布大小圩区66个,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圩区的防洪排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圩区整治建设已成为确保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重要措施。笔者从防洪安全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在我市圩区整治设计过程的基本思路、工程措施,并对圩区整治设计提出了几个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4.
圩区排涝模数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理确定圩区排涝模数对于降低涝灾损失有重要意义。圩区内土地利用性质的不同,会导致产汇流机制和排涝标准的不同,但排涝模数的计算方法基本一致。本文根据圩区下垫面条件进行产汇流计算,入河流量扣除滞蓄量得到排涝模数,充分考虑到圩内河道的调蓄作用。以常熟市为例,对城镇圩区、农业圩区排涝模数进行计算,并分析了两种圩区不同的排涝要求对排涝模数计算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祎峰  沈舒颖 《海河水利》2023,(2):115-117+121
圩区建设历来是嘉善县水利建设的重点。在对嘉善县杨庙圩区现状进行深度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由于外部边界水情和条件恶化以及内部城镇化、地面沉降和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等问题,杨庙圩区防洪排涝问题突出。以此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对杨庙圩区的整治对策,以改善杨庙圩区的防洪排涝条件,满足当地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要求,支撑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灌溉精准计量和圩区信息化对盐城市大丰区灌溉进行了现状分析,提出灌溉圩区信息化的系统架构,并对信息化系统进行项目效益分析和影响评价。项目的实施将全面提升大丰区农田水利设施水平,提高县域灌溉精准计量智能化和圩区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圩区的治理对当地农业的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区域防洪排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相关的单位在进行圩区治理的时候要保证圩区治理的效果和质量,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圩区的作用。通过圈圩筑堤的方法来实现圩区的治理是最常见的方法,但是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还是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圩区治理的效果和质量。只有保证圩区治理的质量,才能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影响的相关问题,希望可以给圩区治理带来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嘉兴市秀洲区境内圩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圩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圩区管理组织体系、圩区工程养护、圩区长效投入机制和费用收缴、加强内部组织管理等作了介绍,提出进一步加强圩区水工程管理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上海奉贤庄行地处上海市金山、松江、闵行、奉贤四区交界,是奉贤区最低洼地区,历来是上海南部地区的区域除涝忧患之地。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庄行地区先后建立了九个圩区,圩区服务面积38km2,目前,圩区布局虽已基本形成,但是否满足除涝要求有待论证,本文利用圩区水量数学模型,对庄行地区现状圩区除涝能力进行复核分析,提出圩区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0.
<正>为切实加快农村圩区建设步伐,近日,浙江省平湖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村圩区工程建设推进会。2013年,平湖市计划基本建成8个圩区,总面积6.87万亩(4580hm2),总投资2.20亿元,启动建设的7个圩区工程项目总面积4.81万亩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平原河网城市昆山开发区7个圩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实现活水调度的方案。通过对不同圩区不同运行工况的模拟分析,优化闸泵调度,城市圩区实现了活水畅流。河道流速基本可达到5cm/s,且水质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郑鱼洪 《水利发展研究》2010,10(3):54-56,60
本文从湖州圩区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圩区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采取"大、中、小结合,并以中、小圩区为主,重点建设完善中格局圩区"的整治总体思路,从而达到减灾防灾目的,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调查苏州市圩区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外围水利工程进展不快、内部调蓄水面日趋减少、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圩区治理工程建设不快、运行管理方式相对落后等方面找出问题成因,提出加强圩区治理必须科学制定联圩建设规划和标准,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通过以公共财政为主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圩区工程建设进度,强化圩区的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全面提高圩区的防洪除涝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安徽省沿江圩区暴雨,洪水特性及暴雨,洪水遭遇组合和自排条件的分析,推求出洞江圩区各片的设计暴雨量。  相似文献   

15.
宣城市圩区普遍地势较低,汛期基本依靠泵站强排。为降低城镇圩区受涝危害,需建设排涝泵站群协调调度,以保障圩区内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钱浒排涝泵站水文情势及地质特性在圩区较典型,基于此,对钱浒排涝泵站从泵站选址、总体布置以及水泵选型等方面进行方案设计。此方案可实现该区域安全、高效排涝。  相似文献   

16.
海宁市圩区以中小格局为主,受多种因素影响,圩区现状低于设计现行标准,严重威胁群众生产生活安全。通过分析海宁圩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总结近几年圩区治理与其它相关工程相结合的经验,提出圩区治理应根据自身特点走综合治理道路。  相似文献   

17.
阳澄淀泖区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河湖密布,地势低洼。为了抵御洪水,区域内建成大小联圩366个,约占总面积的50%。圩区建设是平原河网低洼地区的重要防洪排涝措施,但随着圩区规模的扩大、防洪排涝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骨干河道洪水位上升,对区域防洪产生重要影响。以实测资料和圩区现状调查为基础,构建了能反映现状河网、圩区分布、圩区调度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影响。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对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的影响分析可为阳澄淀泖区的洪水计算、防洪规划、圩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年来随着太湖流域圩区排涝能力建设,流域洪涝风险逐渐由圩区向圩外河道转移,圩区排涝与区域、流域防洪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缓解这一矛盾,【方法】研究提出了圩区排涝泵站的分级调度方案,并以武澄锡虞区为典型区域,采用水动力模拟的手段,对不同降雨条件下调度方案改变对洪水演进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分级调度方案与现状调度、减小动力及抬高起排三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减小动力方案在遭遇高强度暴雨时无法及时排涝,导致圩区发生内涝灾害;抬高起排方案在利用圩区蓄水时未能有效利用圩外河道的行洪能力,无法有效降低圩外河道洪峰水位;分析提出的分级调度方案充分利用了圩内调蓄与圩外行洪能力,同时保障了圩内、外涝风险可控。【结论】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分级方案下,分级调查可以在确保圩内洪涝灾害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圩外河道行洪压力,实现圩内-圩外洪涝风险的动态共担。  相似文献   

19.
赣江下游平原圩区水文过程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于山区丘陵地区,平原圩区地形平坦,河网交错,水文过程复杂不确定,且缺乏有效的水文观测数据,因此SWAT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以赣江下游平原圩区蒋巷联圩为例,在充分调查研究区水文过程的基础上,结合人工干预技术,经过电排站出口和河道概化、汇水区划分和子流域边界修正,完成了研究区SWAT模型子流域概化;以2006年-2008年圩区电排站的抽水量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圩区水文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各汇水区率定期的决定系数R2达到0.63以上,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E达到0.70以上;验证期R2达到0.70以上,NSE达到0.79以上。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能使SWAT模型子流域划分更加符合实际,使SWAT模型能够应用于平原圩区,并达到较好的水文过程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城镇圩区排涝模数与合理水面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城镇圩区下垫面条件和排涝特点,以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地区为例,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城镇圩区的排涝模数,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圩区排涝模数与关键因子(水面率、地面硬化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建立费用现值最小模型并采用外罚函数法优选确定城镇圩区适宜的水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