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当前黄河宁蒙河段节能减排的现状,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黄河上游一系列梯级水电站的水能设计规划计算中,都采用了从陕县插补上延这11年的枯水段。因而使得各水电站的设计保证出力和年发电量比按实测资料设计显著减少,效益降低。本文从自然地理概况、气候特征、降水变率、大气环流诸方面,结合已延长了的实测资料记录,提出陕县的流量与黄河上游流量的不同步的观点。黄河上游具有我国独特的稳定的降水气候条件。本文可供黄河上游新的电站规划设计,及龙羊峡水电站投入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韩江中游三河坝—高陂枢纽河段为例,在分析2002~2017年实测枯水河槽冲淤、航道条件及水沙条件基础上,利用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计算手段,计算确定了通航设计水位、航道整治工程的初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7年期间,三河坝—高陂枢纽河段枯水河槽由淤积逐渐转为冲刷,深泓平均下切1.92m,2015~2017年与2008~2015年相比,枯水河槽冲刷强度有所放缓;确定了三河坝—高陂枢纽段最低、最高通航水位;核查最低通航设计水位下2.5、3.0m的航道水深,三河坝—高陂枢纽河段无碍航浅点;在航道尺度提升中,现状地形满足航道尺度提升的水深要求,航宽仍需进一步增加,主要通过拆除部分已建丁坝来实现增加航宽的目的,丁坝拆除工程实施后航槽内的最大、最小流速略有减小,航道水深仍满足规划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黄河北干流的地质、水文气候及河道特征,结合水电梯级开发规划,对该段航道梯级开发后的过船建筑物作了初步论证,提出了升船机这一基本过坝形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特点,面对梯级水电站发电、防洪、防凌、灌溉等综合利用的矛盾,对如何充分发挥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化解各种矛盾,提高综合利用效益从不同的调度期进行了论述,期望能对同类梯级水电站运行起到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特点,面对梯级水电站发电、防洪、防凌、灌溉等综合利用的矛盾,对如何充分发挥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化解各种矛盾,提高综合利用效益从不同的调度期进行了论述,期望能对同类梯级水电站运行起到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水利工程修建后河流天然水文情势受干扰的程度,针对黄河中上游流域特点,利用RVA法分析了万家寨、龙口梯级水库调度前后黄河中下游河道的水文条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黄河中游段水文条件因上游梯级水库的调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黄河中游段河曲断面的水文情势为中度改变。建议通过估算下游河道生态需水流量过程、优化水库调度方式来开展水库生态调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黄河干流宁夏段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逐月调查黄河宁夏段8个样点的浮游动物和水环境因子,测定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及水温、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悬浮物,氨氮和叶绿素a含量等水环境因子,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黄河宁夏段水环境因子时空变化特征显著。8个采样点共采集浮游动物13种,其中包括1种原生动物、8种轮虫、2种枝角类、2种桡足类。浮游动物的密度、生物量都呈现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特点,浮游动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H在夏季达到最大值,全年变化范围在0~1.147之间,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值与水温、pH值、悬浮物、溶解氧、总氮、叶绿素a密切相关。浮游动物群落主要受水温、高锰酸盐和总氮等因子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长江上游广阳坝河段为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分析连续浅滩—深潭式仿自然生境修复技术方案实施前后相应河段水深、流场的变化,讨论生境修复方案对鱼类产卵场、栖息地、越冬活动及航道的影响。研究表明,生境修复方案实施后,试验范围段缓流区的面积大幅增加,且在丁坝群之间形成了局部缓流,有利于鱼类的产卵与栖息;方案的实施对河段航道内船舶通行未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河由宁夏出黑山峡后,经中卫、中宁转向北流至青铜峡、银川、磴口、临河(此一段暂称为西边黄河),后又向东经西山嘴至托克托,再向南流至风陵渡,即北干流(暂称为东边黄河),复又向东出陕西进入河南。由西边黄河和东边黄河围限成的一个河间巨大地块区域,地貌形态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