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酿造酱油离不开试管菌种以及三角瓶菌种培养,种好、曲好、酱油好,出率也高。已是每个酿造职工都知的道理。多年来我曾对米曲霉的三角瓶菌种培养作了探索,特别对水份与三角瓶菌种生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经过不断试验研究,提高了三角瓶菌种的质量。 以往在酿造厂,三角瓶菌种的一般做法是:面粉20克与麸皮80克同时搅拌均匀后润水,然后装瓶灭菌,培养72小时。笔者认为,麸皮比面粉易于吸水而且面粉容易结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9.
蛋白酶活性中心对米曲霉育种、制曲等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选择四种专一性蛋白酶抑制剂AEBSF、E-64、Pepstatin A和EDTA,研究其对制曲时间为72 h的种曲蛋白酶酶活的影响,并确定三类蛋白酶的活性中心.研究发现酸性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由丝氨酸和天冬氨酸构成,中性蛋白酶的活性中心主要是天冬氨酸,碱性蛋白酶的活性中心最为复杂,含有四大类酶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酱油、酱等传统的调味品,其制品的香气与使用的曲菌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人所共知的事。目前,日本制造酱油曲采用的曲菌主要有米曲霉(以下简称A)和酱油曲霉(以下简称S)两种。这两种曲霉产生的水解酶和酿造特性不同。简言之,即A比S产生的α一淀粉酶含量高,而植物组织分解酶群含量低。这样,表现在制曲时,A曲升温快,容易管理,原料中淀粉消费量高达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16.
17.
豆酱种曲培养过程中米曲霉Y29与3.042产酶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米曲霉Y29菌株和沪酿3.042菌株在豆酱制种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米曲霉Y29菌株的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峰值分别比米曲霉沪酿3.042菌株高了45.55%,15.13%,9.86%,而α-淀粉酶和糖化酶活力二者无显著差异;并且两菌株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也一致。 相似文献
18.
米曲霉LZF-5制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供米曲霉LZF-5在酿造方面的科学理论依据,以米曲霉LZF-5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制曲过程中原料配比、加水量、接种温度、接种量和翻曲温度等因素对曲的蛋白酶活力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制曲条件,即采取2∶1的豆粕和二级粉为原料,加水量控制在50%,接种温度为35℃,接种量控制在0.5%,翻曲温度为38℃,其蛋白酶活力达到3 968 μ/g. 相似文献
19.
20.
对米曲霉的制曲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装量、翻曲、接种量、培养温度、时间对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曲霉制曲的最佳条件为:装量为30g(干料)、接种量为4%、温度35℃、培养78 h,其间间隔24 h进行翻曲.在此培养条件下,米曲酶的糖化力可达到5205.23 u/g,液化力可达到250 u/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