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型数控车床机械间隙误差的程序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实践上分析了经济型数控车床机械间隙误差的两种补偿方法-控制程序补偿法和加工程序补偿法,同时分析了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编程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脉宽调制逆变器死区效应,提出了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死区补偿方法,并论述了电流极性判断问题。所提出的死区补偿方法分为时间补偿法和电压补偿法,不需要附加硬件,计算量小,易于实现。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两种方法在V/f控制模式和矢量控制模式下的有效性,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际分析数控机床反向间隙误差常用的补偿方法,并提出一种新的补偿方法即加工程序补偿法。论述这种方法的原理、用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提出两种基于车削工件测量的误差补偿方法 ,即误差反向叠加的微进给补偿法与逆变刀具路线的软件补偿法 ,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尽地讨论了高精度双斜类A/D转换器中积分电容介质吸收的补偿问题。对近年来国外出现的两种补偿方法作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补偿方法——衰减同相补偿法,整机实验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桥式传感器供电时存在的长线电压损失问题,设计一种具有电压损失补偿的电路。通过理论分析,这种电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实际验证后,这种电路也可以很好地对长线电阻导致的电压损失进行有效的补偿,使电桥工作在稳定的供桥电压。  相似文献   

7.
利用补偿提高精密定位平台的定位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误差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精密定位平台的定位精度,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消除。反相补偿法可以大幅度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是一种易行有效、花费较少的补偿手段。运用反相补偿法原理,从误差曲线中分离出系统误差并与其反相曲线叠加以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给出了对精密定位平台宏动工作台和微动工作台进行补偿的具体实例,补偿后定位精度分别从17.4μm提高到1.3μm和从137.6 nm提高到22.2nm。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反相补偿法对于降低系统误差十分有效,但对于随机误差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8.
组合航向系统中数字磁罗盘的罗差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丹  黄圣国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2):1369-1371
研制了一种由数字磁罗盘和角速度陀螺组成的组合航向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航向精度,本文提出了两种有效的误差补偿方法八位置最小二乘法和椭圆假设补偿法.通过将两种算法应用在HMR3300型数字磁罗盘进行航向测量,分析并比较了两种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椭圆假设补偿法是一种更为智能的误差补偿算法,它能够实现数字磁罗盘的自动误差补偿和自动校准,误差补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由于石英微机械陀螺的敏感结构在加工制造时存在工艺缺陷,陀螺会产生耦合误差。耦合误差中与陀螺输出信号正交的误差信号称为正交误差,该误差在陀螺诸多误差中占据主导地位,会严重影响陀螺的测量结果。针对正交误差,简要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及对陀螺输出信号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音叉式石英陀螺的正交校正方法——正交电压补偿法。对于正交电压补偿法,搭建了补偿系统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并制作出样机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抑制石英陀螺检测通道的正交误差,零偏不稳定性由补偿前的108.088(°)/h降低到43.815(°)/h,降幅达59.46%,证明了正交电压补偿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因内部泄漏而导致容积式流量计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提高其测量精度的方法,即差压补偿法,给出了差压补偿法的工作原理和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法不仅可以自动补偿容积式流量计内部泄漏产生的偏差,还可以方便地应用到自动控制中.  相似文献   

11.
杨磊  尹溶森 《机电工程》2014,31(10):1296-1300
为了消除称重传感器外部电源电压波动对称量不确定度造成的影响,对称重系统电压波动的检测和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电阻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和惠斯通电桥的测量原理,给出了称重传感器输出电压与外部电源电压之间的修正关系,提出了一种通过同步检测输出电压和外部电源电压信号动态补偿电压波动的方法,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335以及模数转换芯片ADS1234的称重系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内,补偿后称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始终小于1%,说明该方法能够用于有效提高称重系统的称量精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机械加工对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若能有效地对机床加工误差进行补偿 ,则可以极大地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为此 ,人为地产生新的误差去抵消加工系统中的已有误差 ,从而实现加工精度的提高 ,这就是误差补偿。误差补偿的方法主要有硬件补偿法和软件补偿法。硬件补偿法又分机械式补偿和电路补偿 2种。但硬件补偿方法中控制装置要与各自数控系统相连 ,一般只适用于具体的机床 ,通用性差 ,而且成本相对较高。软件补偿是通过误差模型 ,计算出误差值 ,进而控制进给系统 ,修改机床加工程序 ,完成误差的补偿。因此 ,与机床硬件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由于硅材料本身的属性和现有工艺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扩散硅力敏元件输出电桥的四个桥臂电阻阻值不可能达到完全相等,而且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严重地影响了元件的特性和精度。为此,对其进行温度补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所指的温度补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零点温度补偿;(2)量程温度补偿。本文介绍的方法,简称“平衡电桥补偿法”。二、补偿原理扩散硅力敏元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硅片上的应变电阻把压力信号转变成桥路输出的电信号,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提高测力传感器线性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线性补偿的方法及原理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输出特性由于弹性体、应变片、粘接剂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非线性。采用半导体应变片进行线性补偿是提高线性度行之有效的方法。其补偿原理如下(以下分析计算均以柱型压式传感器为例)。将半导体片沿轴向粘贴在弹性体工作段上(图1),接线时,将它串接在供桥回路中(图2)。当弹性体受压力缩短时,半导体片r 的阻值也随之减小,由于r 与桥路输入电阻R_(AC)组成串联分压电路,若E 为恒压源,则桥路的实际供桥电压U_(AC)在加载过程中也随之不断增大,而输出电压△E 与U_(AC)成正比,因此载荷越大,输出特性曲线的斜率也越大,产生非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晶体补偿的光纤电压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横向电光穴Pockels雪效应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晶体补偿的新型光纤电压传感器结构。论述和分析了双晶体补偿的工作原理,研究了传感器的光路系统和信号处理方法,光路系统采用双探测器结构,信号处理采用DSP技术。并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双晶体补偿的电压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相似文献   

16.
周鸣籁  方二喜  褚刚  姚峰 《仪表技术》2002,(2):30-31,33
提出一种新的模拟信号非线性校正技术--连续模拟补偿法。文章阐述了连续模拟补偿法的工作原理,并以电桥测量和热电阻测温为例说明其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珂 《机电信息》2023,(12):10-13
提出一种基于误差电压协方差来诊断两电平变流器IGBT开路故障的方法,具体如下:通过两种途径(脉冲电压预测法和真实电路求解法)求出IGBT正常和开路时对应输出线电压误差。其中脉冲电压预测法假设某桥臂两个IGBT分别开路,并根据脉冲和电流回路,推导对应的故障线电压误差表达式;真实电路求解法通过电路理论求出真实的电压误差解析式。引入协方差相关系数来分析和比较两种途径得出的电压误差的相似度,并根据相似度最大值判定具体开路故障位置。最终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熊四昌  高玉科  钱冰  李栋 《机电工程》2015,32(3):348-351
针对基于容积补偿的泄漏检测PID控制方法只适用于抽样检测或小批量检测而不适用于大批量产品检测的问题,在容积补偿泄漏检测平台上对PID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改进的遗传PID控制容积补偿法。最后分别采用PID控制方法与改进的遗传PID控制方法作为容积补偿控制算法,设计了检测系统的控制软件,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PID控制方法,改进的遗传PID控制容积补偿法在保持其他性能指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系统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矿灯用充电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伟  刘凌  李海宁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3):2594-2596
本文介绍了以BUCK变换为主拓扑电路、C3573为核心构成的电压控制型脉宽调制矿用充电器,并对主拓扑电路各个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并对由UC3573引起的电压误差进行补偿,进一步探讨了反馈控制的传递函数和环路参数的设计过程,阐述了双极点-双零点补偿网络的设计原理与具体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充电器具有频响快、负载调整率高、充电电压稳定、纹波小的优点,是一种性能可靠的实用型充电器.  相似文献   

20.
双向电压补偿式双积分A/D转换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桥式电阻检测电路,在不需要提供基准电压的情况下,讨论了补偿电压的产生、补偿电阻的作用,补偿电阻与补偿电压的关系。介绍了采用双向电压补偿实现双积分A/D转换的原理,提出了2种实现方法——先反补后正补、先正补后反补。通过试验测试,并与常规双积分A/D转换进行比较和误差分析,证实该原理和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