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语言输入理论和加拿大语言学家斯温纳的语言输出理论是听说教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针对独立学院听说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水平和特点的听力材料,并加大学生课后听力输入量;自制音频,促进学生对听力词汇及课文的理解;注重教师课堂话语质量,提高学生对教师课堂输入语言的理解;设计多形式的语言输出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回译的变相运用———“逆向背诵”,不仅能够有效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而且能提高学生对英语文本的输入和输出效率,克服大学英语学习中遇到的碎片式输入和输出不足等问题。基于英语教学案例语料分析,探讨了“逆向背诵”的运作原理及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屏蔽语言输入与输出障碍的途径,帮助学习者丰富语言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篇输入和输出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理解角度,探讨课堂元话语模因对语料理解的作用。实验证明:1、课堂元话语模因凸显教学模式对学生理解所输入语料有显著的有效性;2、语料的理解与学生元话语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以及中国考试对阅读的重视,造成外语学习者长期以来更重视语言的输入,结果导致大多数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写作水平远不如听力和阅读水平。然而,作为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言输出值得关注。本文结合可理解性输出假说,探讨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对教学改革的启示。结果发现,将"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有机结合,可以帮助外语教师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并提高外语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集图像、声音和文字为一体的多元教学环境,激发了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了外语学习效率,而且,充分发挥了学习者自身主体作用和自主学习意识,使他们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和其创造的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外语水平和运用能力。本文从多方面论证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学习者的可理解性输入、输入的主动建构以及在写和说的输出方面所起的作用,并提出了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实现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TPRS教学法以及可理解性输入的概念,分析探讨了应用TPRS教学法的教师如何在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上实现可理解性输入,在进行可理解性输入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不同时态,可理解性输入与个性化问答的关系,可理解性输入与语言输出的关系,可理解性输入与文字输出的关系,可理解性输入与循环的关系以及在TPRS教学课堂中教师如何实现可理解性输入的教学效果检测。  相似文献   

7.
高职英语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在语言输入和输出理论的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现有英语听说水平,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地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同时鼓励学生在"推动"下输出可理解的语言。此外,要整合输入和输出,互相促进,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  相似文献   

8.
按照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 0 0 0年 )中对语音教学的要求 ,参照克拉申的输入假设、情感过滤假设和斯温纳的输出假设 ,分析了目前语音教学的现状 ,探讨了合理、适当地将影视语料导入语音教学的方法 ,以提高语音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输入与学生的输出关系既可能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也可能妨碍语言水平的提高.教师的输入,除了语言知识外,还应包括帮助学生成为自觉学习的学习策略和积极的学习观念.根据Littlewood的观点,学生的输出有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体现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理和规律.通过分析“输出”与“输入”,指出了目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输出假说"的指导下,试图探讨阅读输入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认为正确而又地道的语言输出有赖于充足而又高质量的语言输入,提出阅读输入的优化策略,旨在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应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增大语言素材的输入量,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时应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输出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课堂录音转写成的文字材料为语料,结合课堂观察和开放式访谈等形式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类型、教师与学生分别引发的话轮转换的数量及比例、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分别引发的话轮转换的数量及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各种话轮转换类型及转换方式,让学生享有较多的话轮转换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和量。  相似文献   

13.
以课堂录音特写成的文字材料为语料,结合课堂观察和开放式访谈等形式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类型、教师与学生分别引发的话轮转换的数量及比例、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分别引发的话轮转换的数量及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各种话轮转换类型及转换方式,让学生享有较多的话轮转换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和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方兴未艾,然而单靠特定的语料库很难满足实际研究的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语料呈现于网络中。在此以"something* about him/her"为例,基于从互联网搜集的语料,利用正则表达式和语料库检索软件,对其该词组的语用差异进行了对比研究。经对比,该研究的结果与其它著名学者的研究结果极其接近。因此,互联网语料对英语词汇的语用研究而言能够弥补常规语料库预料不足的缺憾,不失为一种语言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输出假设是Swain针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提出的,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失的构成环节。学习者在输出语言时需要更多的策略来调整和检验自己的输出是否正确得体,因此在语言输出时交际策略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应多用求助、转述、合作等成就策略,少用回避、延迟等缩减策略,以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加拿大教学法专家斯特恩 (H.H.Stern)的理论“语言教学须为经历策略和分析策略的综合”为基础 ,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教学中 ,以信息输入为基础 ,激励学生从对信息的理解到对信息的运用以及输出 ,从技能的获得到对技能的灵活运用进行交际。综合运用经历策略和分析策略 ,以及处理好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语言输入对英语习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者以词块为输入单位对语言输入进行不同模式的加工调整,语言习得的效果也会不同,在词汇和阅读方面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学习是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语言学习离不开记忆。而英语词汇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对记忆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解,作者探讨了“听”英语和“读”英语在英语词汇学习中重要作用,并指出学习英语词语搭配的重要性。鉴于语言输出对词汇学习的重要作用,作者鼓励学习者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但同时指出,为了更正确和恰当地使用英语,借助英语国家语料库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理想的输入能促使学习者有效地习得语言。这一假说为通过理想输入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重点阐述如何运用Krashen的输入假说来进行理想的大学英语课堂的输入。同时也指出,在重视输入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输出和情感过滤与输入的关系。只有充分考虑输入、输出和情感过滤因素才能使...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高级学习者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已经具备足够的语言基础和优化语言输入,但对于口语输出的质量和强化却知之甚少。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能帮助他们认识到输出的强大驱动力,同时提高口语输出的准确性和复杂性。思维习惯的转变是以输出驱动为前提而实现的语言质的飞跃,它的实现依赖于感悟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