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水井合理配注方法研究——以双河区块Ⅵ油组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日益加重,油层非均质严重,水淹不均衡,通过对注水井合理配注,改变液流方向,在油层中造成新的压力场,使注入水进入波及较差地区和井网未控制地区,从而使动用较低的相对富集的剩余油推向井底而被采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文中动静结合,既考虑储层本身物性差异,又考虑长期注水开发带来的平面和层间矛盾,以数模为手段,通过层间渗透率和注水强度的改变来确定垂向合理配注;然后以油井为中心,根据注采平衡,确定平面配注;综合垂向配注和平面配注,最终确定注水井在每个层上的合理注水量。 相似文献
2.
该项目重点针对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井网关系日趋复杂,井网之间水量如何匹配为前题,经过仔细分析和对比性研究之后,采用了最优化理论作为研究水驱注水井注水量的定量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方法。最优化理论是指以一个全油藏(或以注水井为中心的“扩大井组”)的储油层作为研究对象,以油气层渗流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以注采井的布局作为研究的基本元素,以注采强度作为定量优化注水井注水量配置的基本依据,以“各生产井规划的产液量(或产油量)、各注水井所控制的各井层规划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含水上升率最低等“作为建立”注水井… 相似文献
3.
注水井合理配注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更精确地分析油水井在地下的注采关系,应该确立注水井合理地层压力,确立注水井各层水量劈分系数,以及确定生产井产液量来源于各注水井的方向比例系数。通过研究提出了合理配注预测的方法,并建立了合理配注优化数学模型,为新老注水井之间的水量劈分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为油田调整方案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实现了区块注水井在各层系上的“动态合理配注”。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高含水后期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满足了油田稳产和“稳油控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应用Delphi高级语言编写,基于Oracle数据库,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建立注水井合理配注优化设计系统。利用该系统合理配置单井注水量,可以有效地缓解平面、层间、层内矛盾,有效控制含水上升,提高水驱开发效果和水驱采收率,同时大幅度提高开发人员动态配水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流线模拟的水井配注量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地下无效水循环严重,导致含水率居高不下。为了降低含水率,常采用传统的生产动态方法优化水井配注量,但此方法忽略了注采井之间的对应关系。文中应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BY-1油田生产状况下的可视化流动井网,提出了水井"瞬时存水率"的概念;以工区平均瞬时存水率为基准,增加瞬时存水率高于区块平均值水井的注水量,减少瞬时存水率低于区块平均值水井的注水量,形成了一套优化水井配注量的技术方法。对BY-1油田生产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注水量后,产油量递减速率明显变缓,模拟3 a累计增油1.1×10~4t,增产效果显著,在改善地下无效水循环的同时,达到了油田降水稳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注水井水量控制通常由地面配水注流程闸门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只能控制全井水量。当闸门关小,流入井底的水量减少,同时注水压力也会减少,强吸水层、中吸水层、弱吸水层水量会同步减少,甚至弱吸水层会停止吸水,这与地质上所要求的加强弱吸层、控制强吸层水量的思路是矛盾的。为此结合投球调剖的原理,后移控制水量关口,提出注水井控制水量新方法,即投球注水量控制法。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本文介绍目前国内外已经使用或正在研究的注水井各种解堵增注方法,并结合埕北和绥中36—1两油田的油层特点、钻井完井方式和油水特性,优选出适合两油田注水井的解堵增注方法。该方法可供其它油田油井转注、水井投注和注水井解堵增注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田开发已进入到特高含水期阶段,注水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测试质量是注水好坏的基础.结合测试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强水质管理,以提高水质质量为基础;提高洗井质量,以提高洗井效果为前提;加强测试质量跟踪管理,以提高测试效率为重点;加强测试资料审核关,以把好资料解释验收关为关键;加强测试流程的优化,并应用测试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海上油田注水井层间跨度大,层间关系复杂,最高允许注入压力计算方法具有不确定性,这些不利因素给注水井多层配注安全带来困难,目前尚未有一套成熟的监测方法与手段。基于海上注水井注入压力与流量监测,提出一套注水井安全监测方法及实施方案。目前该方法已在海上油田实施应用,在保障注水井注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注水井的注入量,进而实现了油田的配注指标。 相似文献
15.
对注水井进行压裂常常成为达到所需波及效率的先决条件。对于注水能力非常低或水消散不利的注水井来说更需要进行压裂。常规增注技术(像酸化)证明无效。在这种情况下,最近进行了水压裂的初步尝试。
水压裂是获得长度有限裂缝的有效技术,保证注水井达到较高波及效率。经过多学科工作队详细研究后选择了候选井,精心制定了作业程序:作业开始时采用低浓度支撑剂,作业结束时采用高浓度支撑剂以便在近井地带获得较高导流能力。因为不使用聚合物,所以这一技术具有对地层损害小的另一个优点。而且还节省了化学剂和支撑剂的费用。该技术不但适用于注水井,而且还适用于污水处理井和注聚合物井。
本文描述了水压裂方法和技术条件以及实例。详细讨论了作业设计和效果。产生的效益为该技术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18.
注水压力是海上注水开发的关键参数,根据断层特点确定合理的压力,对海上油田安全高效开发意义重大。为了分析渤海S油田断层附近注水井的安全性,基于势的叠加原理和边界的镜像反映原理,对封闭断层附近的一注三采注采井网,推导出注水井作用在断层处的压力分布式。通过渤海S油田的实际注水井压力计算,得到作用在断层处的最大压力为15.89 MPa,低于断层失稳压力,表明注水井目前是安全的。压力分布公式对研究断层附近注水井的安全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双河油田双河联、江河联注入水堵塞地层的因素;膨胀性黏土,悬浮固体颗粒。细菌及悬浮污油。含膨胀性黏土的双河南、双河北及不含膨胀性黏土的双江岩心粉,在注入水中相对于地层水中的体积膨胀度分别为14.5%、11.1%及0.02%;注入100PV不含悬浮颗粒的等体积比地层水、注入水混合水使双河、双江岩心渗透率分别下降7%和4%、9%和7%。注入水中悬浮颗粒引起岩心渗透率下降,粒径越大、颗粒浓度越大、注入量越大,则渗透率越低。在粒径2.1μm或颗粒浓度3mg/L前后下降幅度变化较大。注入水中硫酸盐还原菌引起岩心渗透率下降,含菌量越大则渗透率开始下降时的注水量越小,注入含菌50个/L的水100PV使岩心渗透率下降7%。岩心对注水合油量敏感,注入含油量20mg/L的水50PV使岩心渗透率下降20%。在岩心注水实验中渗透率下降最严重的是双河南岩心,其次是双河北岩心.江河岩心较轻,注入精细过滤水的双河北岩心渗透率下降大大减少.说明悬浮固体是造成注水堵塞的主要因素。为了解除双河油田注水井的堵塞,研制了含黏土稳定剂、缓蚀剂、铁离子稳定剂、互溶剂的土酸液,与南阳油田使用的低伤害酸液一起,用于1口注水井的解堵,效果良好。图7表4参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