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松 《时代建筑》2003,(1):66-68
2002上海双年展主题“都市营造”中的“营造”,本是极具中国传统色彩的词语,当它与初现于近代、近年又重新成为流行语的“都市”一词搭配在一块时,就像我们将建于30年代的建筑称为上海美术馆“新馆”,而将建于80年的建筑称为“才馆”那样,多多少少有些别扭。而将“都市营造”译为“URBAN CREATION”,显然在“翻译”过程中流失了策展人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高密度都市争取空间、建造空间,是亚洲当代建筑议题仍未成熟但非常热门的一课.这种建筑改造称为"活化建筑",顾名思义,就是给予旧建筑"新生命".这样活化旧建筑,从而给予新功能,同样是环保及绿色建筑主义的一部分.而这样的建筑改造项目,难度可以形容为比新建项目更高,更复杂.这样的改造需要重新考虑将现有的结构、机电设备、新功能的建筑规划及流程、内外的立面设计,以及消防设施彻底改造.  相似文献   

3.
人文思考     
从人的存在来说,建筑的本质是体现人的生存需求和改变生存状态。当建筑脱离(或超越)单纯的空间营造,介入街区历史、都市肌理与生存现实,它也就成为城市语境的建筑。建筑、城市、文化和人,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个彼此交流的语境,在现实的空间中营造"生活",在虚拟的精神世界中建筑"家园"。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珠江三角洲泛化城市的批判性观察和研究,作者通过一系列被称为"遗址计划"工业建筑空间的改造和介入实验,探索如何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这些城市中"弱生产"的片段加以利用,将之视作新的建筑和城市空间范式的孵化器,并以此为基点引发新的空间叙事,构建都市"风景",以最终重构在地公共性与地方文化复兴和转向。  相似文献   

5.
消息     
《建筑师》2016,(3)
正Ⅰ.Ⅰ莫斯科苏联时期建筑遭拆被指"建筑灾难"来源:新华网数百民众近日聚集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一座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陈旧建筑附近,谴责开发商拆毁这座地标性建筑以建造豪华公寓的计划。不过,由于这座建筑物并未列为文化遗址而受到法律保护,拆除计划最终如期进行,抗议者将此称为"一场建筑灾难"。这座建筑建于苏联时期,原是一家电话局,高耸的天花板和别具特色的窗口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6.
陈方晓先生完成了由旧建筑改建的生产木制品的企业展厅,即福建诚安蓝盾展厅,位于福建南平武夷山.该项目被设计师诗意称为"秋日余晖",设计灵感来源于"秋日余晖里的森林",设计主题由"木"展开摄影作品"树形"冲孔在钢板上挂于外墙,增强建筑识别性;由木皮创意成卷状灯具、各色木片制成枫叶既展示了产品,更渲染了主题.设计师将该企业各类产品深度研发,分类造景,营造戏剧化效果,让观展者在不知不觉中按规划的动线观展.陈方晓独到的设计理念,基于对原建筑和展品的了解,结合业主的需求,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让旧建筑华丽变身."秋日余晖"荣获2013年德国IF设计大奖.  相似文献   

7.
《建筑技艺》2007,148(1)
"居酒屋",原意是"美好的地方".居酒屋是一种在日本普遍存在的休闲式酒吧,为顾客提供更具口感的餐前小吃类饮食.Ⅱ BY Ⅳ Design受一位法国名厨之托进行设计,该名厨曾花了一年多时间在日本学习饮食文化,他要求设计师将日本这种"居酒屋"的餐饮概念融入一座建于19世纪的仓库建筑中,这座建筑位于多伦多一个历史悠久的集市区内.  相似文献   

8.
《建筑工人》2021,42(2)
宋代距今已有千年,中间发生无数次天灾与战祸,但有一部分宋朝建筑物存留至今,让今人得以一睹干年前的建筑风采,如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的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建于皇祐年间的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建于北宋中期的山西长子县文庙大成殿,重修于崇宁年间的太原晋祠圣母殿等等.为了对付"豆腐渣工程",宋人发展出一套相当完备的工程质量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9.
基本上,中国当代建筑可以1993年张永和设立"非常建筑"工作室,宣布脱离设计院等大型系统,以个人声张为中心的新模式,作为阅读分水岭。这之后,个人的、实验的、另类的,甚至批判的建筑作品纷纷出现,王澍与陆文宇的"业余建筑工作室",即是这波建筑运动的重要一环。初期的整体发展路线,区划了所谓的"海归派"与"本土派",但二者间的分野,随着时间发展也逐渐模糊,尤其原本发言位置似乎居于下风的"本土派",气势与表现益发夺目,开始挑战及调整"海归派"的建筑路线,让二者间有着交迭的现象。建筑评论家朱剑飞曾经以"关注社会问题的都市现实主义",作为另一种现象与思维上的定义,避免原本纯以出身与背景作归类,而回归到对作品的观看,确实有其合理性,而王澍就是他认定对于"都市现实主义",做出回应的代表建筑师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1场地布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是国家一类研究所,其科技展示中心建于合肥市高新区三十八所科技园内。园区自整体规划开始到单体建筑的完成,经历了15年的"营造"。"营造"将园区作为结构化的整体,视园区自身的所有改变都是系统关联要素的更新。而科技展示中心单体的置入,接近一种在整体场地环境之中的场景建构,是对于微小建筑体量的地域化设计,以"微空间"的设计来诠释"徽空间"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环-境     
《新建筑》2019,(Z1)
正繁忙的都市中,无数青年人为追梦而来,也有无数青年人逃离都市。为了在城市中寻找归属感,方案创造一个意在自然的空间,创造新的生活方式。街道是记忆中无法遗忘的景色,设计将住宅与街道结合起来,创造彼此之间的"对话"关系,形成一种简单而持续的张力。这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的"回转廊道",细微的坡度让你无意识前行,走到建筑的每一处,也提供了一个新的出行方式。"回转廊道"作为街道,连接着许多小尺度的空白空间,没有明确的功能,成为一个人群聚集的契机。功能盒子如共享的厨房、餐厅、健身房等,也为青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12.
正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作词《满江红》中有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我们知道,"朝天阙"是指帝王的宫殿,代指朝廷。那么,"阙"具体是指什么呢?阙,其实就是外大门。它最初是建于建筑群入口处供瞭望用的。因其两边建筑对称而不相连,"中间阙然为道",故称为"阙"。随着时间的推移,阙也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区分尊卑的装饰性建筑。阙一般由阙座、阙身、阙檐三部分构成。根据阙身组数  相似文献   

13.
客家聚居建筑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物化载体,它体现了实用性与精神性的完美结合。客家聚居建筑在构造和形制上的防御性与合族聚居方式的宗族伦理性有机结合,实现了汉民族"累世同居"的居住理想;客家聚居建筑多建于山区,注重风水择址,并通过一系列营建手法,营造与自然和谐的良好生存环境,体现生态性与审美性的结合;客家聚居建筑"家祠一体",生活起居空间与祭祀礼制空间有机结合,并通过多种细节,构筑功能性与神圣性结合的住宅,令客家世代人才辈出。  相似文献   

14.
建筑中的"光影",是建筑自身显现的真实状态。从古至今,历代建筑师都在不断的追求、尝试将光影引入建筑,使其完美的融为一体,营造一种自然之美。本文从光影的基本概念,光影的营造以及通过建筑实例分析来探究"光影"与建筑的关系,并从建筑内部空间、建筑外在形象、建筑意境等角度来阐述光影是建筑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徐振远 《建筑工人》2021,42(7):40-42
在我国几千年的土木营造的实践中,勤劳智慧的古代匠人,发明、创造了许多种窗牖艺术形式.在这些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窗子中,空窗与盲窗就是其中特殊的例证. 一、空窗 "空窗",又被称为"洞窗"、"月洞"等.它是一种"在墙垣上开辟空宕,但不安装窗户的窗式"(《营造法原》姚承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1月第一版,第76页).实际上,就是指留在墙体上完全空闲、通透,不安装窗户(包括窗框和窗扇)的洞口.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一组由国外建筑事务所操刀的建筑设计图开始在网上流传,这组据说为贵州省贵阳市设计的"CBD(中央商务区)方案",经媒体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被网友命名为"最牛CBD方案",有专家将其称为"妖怪般的建筑".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来看,这组建筑设计图不仅是"妖",而且"非常的妖"--一片扭曲、变形、倾斜的楼群,树立于梯田间,不像是地球上的建筑,倒像科幻电影中外星球或未来世界的生物栖息地.  相似文献   

17.
建筑的未来要面向生态的城市,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生态建筑必然是与自然亲和﹑向自然开放的.在实践中,要结合运用传统、适宜、现代技术创造具有绿色生态环境的节能型建筑与都市.营造生态文化是创作为自然而生的生态城市建筑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8.
<正>全新的Road to Awe(RtA)品牌旗舰店坐落于洛杉矶梅尔罗斯大街,由一栋建于20世纪70年代的建筑改建而成。业主希望设计师能在这个约111.5 m2的建筑内营造出一个符合品牌调性,且极具吸引力的商业零售空间。洛杉矶建筑师Dan Brunn根据店铺所在位置,重新改建了建筑外立面,将店铺设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大东区的东北大马路,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被称为"亏损大马路"."倒闭大马路",坐落于这条大马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多家老工业企业,都难逃亏损倒闭的命运.这也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之前,东北地区工业企业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沈阳建筑机械厂于上世纪50年代建成投产曾经生产过新中国最早的一批红旗塔吊,并且被建设部确立为引进Potain塔机技术进行国内消化吸收制造的三家主要企业之一.由于体制原因和东南亚经济危机影响,沈阳建机厂也在90年代末期同样面临着停工停产难以维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真实存在——BIAD@北京城"活动,包括"北京旧城复兴微展览"时间轴:北京院与北京城展"胡同新语:草厂系列艺术展"及建筑论坛,试图在当代语境下与社会各界探讨北京旧城问题,综合整理出能够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问题解决的都市营造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