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利用Malvern 2600/3600型激光散射粒度仪对三种不同结构的气泡雾化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发现:影响喷嘴雾化特性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注入压力、空气注入截面积、气液质量流量比、出口截面积和液体流量。提高空气注入压力和气液质量流量比、增大空气注入截面积可改善雾化效果,出口截面积和液体流量的增大则降低雾化质量。三种喷嘴中,A型更适合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2.
气泡雾化喷嘴雾化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竖直向下喷射方式下,对三种不同结构尺寸的喷嘴的雾化特性及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液体采用水,雾化气为压缩空气,采用PIV技术来测量雾化颗粒的平均粒径。试验结果表明:增大气液质量流量比;增大空气注入截面积;在喷嘴的最大流量范围内,增大液体流量均可提高雾化质量。  相似文献   

3.
小流量气泡雾化喷嘴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小流量气泡雾化喷嘴的流量和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喷嘴的流量特性比较复杂,气体流量和液体流量之间相互影响,不能独立控制某一方面。颗粒直径沿径向的分布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较大的气液压差情况下的雾化效果较好。对于不同的设计流量、喷嘴出口截面的大小对雾化质量影响较小。空气注入孔直径越小,其雾化质量越好。使用多孔介质注入空气时的才轮质量好于小孔射流注气,即均匀注入空气有利于提高雾化效果。另外建立了一个可以用于直接计算颗粒分布的雾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气泡雾化喷嘴流量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气泡雾化喷嘴 ,通过实验对其流量特性和混合室内的流型进行了研究。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发现 :喷嘴混合室内的流型取决于混合室直径 Dc、气液质量流量比ALR、注气孔截面积 A2 及气压 P2 、液压 P1 等参数 ;喷嘴的流量特性则主要受注气孔截面积 A2 、喷嘴出口截面积 A及运行压力等参数影响 ;流量系数 CD 与参数 X呈线性关系。另外 ,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喷嘴临界流量公式 :Ml=μAcaρa ( 1 ALR) ALR,且计算值与实验点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个1.2 kg/h的小流量气泡雾化喷嘴,利用粒子动态分析仪(PDA),对喷嘴下游流场进行测量,分析了液雾粒径和速度的分布规律及其相关因子,考察了气液质量流量比、进气压力、混合室长度对雾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雾粒径沿径向呈非轴对称分布,轴线下方平均粒径大于上方平均粒径,液滴粒径随轴向距离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液雾轴向平均速度呈钟形分布,喷嘴出口区域液滴轴向平均速度和均方根速度都比较大,两者值均随轴向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小。喷嘴出口区域,液滴粒径与速度间负相关性很强,随轴向距离的增加,其相关性可以忽略。气液比增大液雾粒径减小;在相同的气液质量流量比(ALR)下,进气压力增大,雾化效果变差;混合室长度为其直径的2.5倍时,雾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液包式雾化喷嘴是一种新型脱硫雾化喷嘴,其出口锥角直接影响其雾化性能。采用图3所示实验台架,选用喷嘴出口锥角开展实验,并利用Winner318型激光粒径分析仪,进行了雾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内锥角的变化对雾化角的影响明显,而外锥角的变化对雾化角基本无影响;内、外锥角的改变对平均雾化粒径基本无影响,喷嘴的雾化角和平均雾化粒径随着气液压力比的增大而减小,当气液压力比达到1.5后,气液压力比的影响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有关气泡雾化喷嘴实验数据的系统归纳,分析了影响气泡雾化喷嘴雾化特性的主要因素,如气液质量流量比、液体质量流量、出口直径、相对速度、液体表面张力和粘性系数、气体密度等。利用因次分析方法得到了气泡雾化现象的相似准则关系,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颗粒平均直径dm经验公式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燃油喷嘴气液两相流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空气,水为工质,利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对气液两相流雾化器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测量了气,液两相流不同入口压力比条件下通过喷嘴后形成的液体雾化粒子的粒径分布,详细讨论分析了气,液两相压力及进气,进液方式对喷雾效果的影响,得出了喷嘴雾化过程中气液两相流量与气液两相压力之间的规律和 化原则,并对喷嘴的雾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森林  岳守标  杨波  马中瑾 《节能》2002,(4):6-8,40
对新型气体辅助雾化喷嘴特性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利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测量喷嘴在不同工况下达到的雾化粒度。实验结果表明雾化压力和气液流量比对雾化粒度有明显影响 ,而喷嘴直径几乎对之无影响 ,液体流量测量结果说明喷嘴的流量系数很低。此项研究为燃油喷嘴的开发、设计和运行调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旋转型气_液雾化喷嘴的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景松  傅维镳 《热能动力工程》2006,21(6):632-634,639
使用激光相位多普勒分析仪PDA对旋转型气-液雾化喷嘴的雾化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使用水代替油作为被雾化的液体,采用压缩空气作为雾化介质,测量了不同工况下的喷雾特性参数,如:喷雾液滴粒子的索太尔平均直径SMD和粒子速度等。实验测量结果表明,喷嘴在较小的气液比条件下可以达到较好的雾化状态,中心的液滴平均SMD可以达到40μm。随着压力和气液比的增加,雾化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受喷嘴结构的影响很小。本文的研究为喷嘴的实际设计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气泡雾化喷嘴混合室内两相流型及喷嘴喷雾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高速摄影仪、摄像头和照相机对气泡雾化喷嘴混合室内的两相流型以及喷嘴出口下游喷雾的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喷嘴混合室结构尺寸、气流质量流量比、液体流量等参数对混合室内的两相流型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亦影响喷嘴喷雾的稳定性,其结果为气泡雾化喷嘴的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产生的沉积物易造成喷嘴堵塞,引起喷嘴管路背压过高及雾化喷射不均匀等问题,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防沉积物堵塞喷嘴。该喷嘴通过调节喷嘴芯与螺套的锁紧量调定喷嘴的稳定喷射压力,并通过对喷嘴芯的最大开度进行机械限位,有效避免了尿素雾化喷射不均匀及NH 3逃逸等问题。对喷嘴的起闭特性与孔口径向截面的流量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喷嘴因沉积物造成堵塞时,喷嘴芯开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喷嘴孔口径向截面面积及截面质量流量也随之增大,有效提高了喷嘴内部沉积物的排出率,并降低了孔口外部沉积物的凝结风险。采用流体仿真软件Fluent对喷嘴的喷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喷嘴芯开度及锥度角对喷嘴孔口径向截面面积、截面速度分布及截面流量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喷嘴的喷射效果与开启压力精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喷嘴后,喷嘴雾滴分布均匀,雾化效果良好,且在各稳定喷射压力下喷嘴均可以稳定开启,开启压力精度为±5%。  相似文献   

13.
刘定平  余海龙 《动力工程》2012,32(9):693-697,732
在一种内置拉法尔气体喷管两相流“液包气”喷嘴的设计基础上,搭建了多相雾化实验台,进行了喷嘴雾化性能实验,研究了气液质量比(训)对喷嘴雾化颗粒粒径分布均匀性、索特尔平均雾化直径、雾化角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推导出“液包气”喷嘴液气压力比和气液质量比的经验公式及适用范围,得到了内置拉法尔喷管两相流“液包气”喷嘴气液质量比的临界点为0.057.结果表明:液气压力比随着硼的增大而减小;当w=0.057时,液气压力比为0.92;气体流量系数与气液质量比呈反比关系;“液包气”喷嘴单相雾化效果远差于两相时的雾化效果,且随着喷嘴液相压力的提高,雾化效果变好,但压力对雾化效果的影响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14.
内超声气泡雾化喷嘴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S-Ⅱ激光衍射粒度仪对一种新型内超声气泡雾化喷嘴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喷嘴内簧片哨的不同结构尺寸和工作状况对液体雾化颗粒直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增压条件下对一种旋流式气液同轴喷油器的流量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的环境背压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气液比、环境背压对燃油流量系数、雾化空气流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喷油器的燃油流量系数稳定在0.2971,不受气液比、环境背压等因素的影响;雾化空气流量系数随环境背压与喷油器雾化空气通道进口压力的压力比的增大而减小,与气液比无关.根据试验数据整理出雾化空气流量系数拟合公式,能够对试验数据作出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spray generated by a pressure swirl atomiz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has focused on the droplets behavior of kerosene RP-3 spray produced by a pressure swirl atomizers in terms of spray pattern, droplet size spatial distribution, mean droplet size, and distribution index with variations of pressure differential. The analys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experimentally with the aid of optical diagnostic methods. The spray pattern, such as spray cone angle and fuel spatial distribution, has been measured by the technique of 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of kerosene. A method for correction of fuel distribution measurement error induced by laser attenuation in spray is proposed and validated. The droplet siz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central axis plane of the spray has been measured by a planar droplet sizing method which combining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and Mie scattering. The spray pattern in axial center plane and cross-sectional plane perpendicular to axis of the atomizer indicate that the droplets in spray concentrate around the outer periphery and in a narrow annular zone at the near-field of fuel injector exit, and then disperse to produce a solid spray at downstream of the spray. The analyses of droplet size spatial distribution, Sauter mean diameter, and distribution index with pressure differential clearly show the presence of droplets collision and its adverse effects on droplet size uniformity. The spray outline, droplet mass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roplet size spatial distribution, droplets dispersion and collision in the process of atomization provide a great insight into the processes of atomization and spray development, which are key information for fuel injector design and quality control. The visualizations of spray pattern and droplet size spatial distribution with variations of pressure differential for pressure swirl atomizer are key issues in swirl cup or internally staged airblast fuel injectors because pressure swirl atomizer provides primary atomization or pilot spray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air/fuel mixing in lean-burn combustion. Moreover, a well-defined and complete database regarding the isothermal hollow cone spray is provided for validation of spray model.  相似文献   

17.
气泡喷嘴下游雾化与流场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PDA)测量了水平喷射的气泡雾化喷嘴下游不同截面上的雾化液滴平均直径和速度分布,用水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试验,液体的喷射压力变化范围为150~550kPa;气液比的变化范围为0~0.12。研究了随着喷射距离的增大,气泡喷嘴的雾化与流场特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沿着喷射方向,与喷孔一定距离内,气泡喷嘴的液雾存在明显的扩散过程,气泡喷嘴的喷雾速度呈典型的抛物状分布,在喷雾轴  相似文献   

18.
利用激光颗粒动态分析仪对一种内旋流式气泡雾化喷嘴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探讨了混合室结构对喷嘴流量特性、颗粒平均直径分布特性、液雾平均速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气泡雾化喷嘴的流量特性主要受工作压力和喷口孔径影响,混合式结构对流量特性没有影响;但混合式结构对液雾颗粒平均直径分布和平均速度分布的影响十分显著,适当提高混合室长径比有助于减小液滴颗粒质量平均直径D10和索泰尔平均直径D32,同时可使液雾颗粒平均直径和平均速度的径向分布更加均匀;相对于渐缩型混合室,突缩型混合室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雾化效果,颗粒平均直径D10和D32径向分布均匀性更好,但喷雾主流平均速度略有降低。在喷嘴出口下游40~100mm时,液雾主流区域内的轴向平均速度未发生明显的速度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