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三峡下游芦家河水道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芦家河水道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浅滩水道之一。首先论述了该水道的河势特点及浅滩特性,指出年内洪枯两条航道交替使用及其双槽航道的同举并重是该水道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其次,分析总结了浅滩演变的基本规律及其年内冲淤演变的力学原因;最后,研究阐释了影响航道条件变化的关系,其中包括航道与主流和深泓的位置关系,航道条件与水位的关系,航道条件与洪水特性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陆溪口水道是长江中游的重点浅水道之一,由于汉道的兴衰交替,航槽也相应变迁,另外由于直港进口,中港汉道中部及出口处碍航浅滩的存在,导致航道维护困难。根据河床演变特点,确定稳定洲滩,增加直港进口分流,改善直港航行条件的工程措施,近十年河势相对稳定,但中港仍在持续弯曲发展,应抓住有利时机对该水道加整治。  相似文献   

3.
长江陆溪口水道航道整治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溪口水道是长江中游的重点浅水道之一,由于汊道的兴衰交替,航槽也相应变迁,另外由于直港进口、中港汊道中部及出口处碍航浅滩的存在,导致航道维护困难。根据河床演变特点,确定稳定洲滩、增加直港进口分流、改善直港航行条件的工程措施。近十年河势相对稳定,但中港仍在持续弯曲发展,应抓住有利时机对该水道加以整治。  相似文献   

4.
针对三峡水库人库水沙条件改变影响水库蓄水进而改变上、下游航道条件的趋势,提出了通过提前水库蓄水时间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航道条件进行优化,但提前蓄水也可能增加泥沙淤积从而加剧变动回水区浅滩碍航.采用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结合三峡水库上游建库引起的来沙变化,首先分析了提前蓄水对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浅滩航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游建库之后,即使提前30d蓄水,在三峡水库运行100年内都不会额外增加变动回水区浅滩碍航,在此基础上深人分析了提前蓄水对三峡水库上、下游航道条件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武桥水道水动力特性与汉阳边滩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桥水道枯水期碍航与汉阳边滩的发育程度直接相关,而汉阳边滩的冲淤变化又与该河段水动力特性有关.结合定床模型试验和原观资料分析,分析了武桥水道河段水流运动特性、汉阳边滩形成的必然性、年内年际的演变规律、汉阳边滩冲淤变化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武汉河段平面形态特征、汉江入汇以及武昌深槽是汉阳边滩形成的根本原因;该河段汛期水流动力轴线顺直,潜洲至大桥间水流动力轴线居中靠左;而枯水期水流动力轴线弯曲,水流动力轴线在潜洲尾部以下由左侧过渡到右侧的特点决定了汉阳边滩汛期冲刷,汛后以及枯水期淤积外展的规律;枯水期不同的水流条件决定了汉阳边滩淤积外展的程度及其碍航程度.  相似文献   

6.
芦家河浅滩组成与三峡工程对其航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简述了长江芦家河浅滩段的演变特征和对航运的影响,继而根据河床质取样资料和河床组成勘探资料,参考有关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河床组成及其有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三峡工程对该浅滩段航道的影响,并为研究本河段航道整治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学模拟计算提供必要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7.
首先简术字长江芦家河滩段的演变特片和对航运的影响,继而根据河床质取样资料和河床组成勘探资料,参考有关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河床组成及其有关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三峡工程对该浅滩段航道的影响,并为研究本河段航道整治实体模型试验和数学模拟计算提供必要的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峡水库入库水沙条件改变影响水库蓄水进而改变上、下游航道条件的趋势,提出了通过提前水库蓄水时间的方法对三峡水库航道条件进行优化,但提前蓄水也可能增加泥沙淤积从而加剧变动回水区浅滩碍航.采用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结合三峡水库上游建库引起的来沙变化,首先分析了提前蓄水对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浅滩航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游建库之后,即使提前30 d蓄水,在三峡水库运行100年内都不会额外增加变动回水区浅滩碍航,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提前蓄水对三峡水库上、下游航道条件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果树通--扑鸭河浅滩群是松花江佳同线整治的重点。简介了该浅滩群的地形概况和历史演变过程,碍航特性和整治方案;分析了整治工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汊道兴衰、洲滩的演变与其水沙输移特性密切相关.以沙市典型分汊浅滩河段为例,从河段水沙输移特性出发,结合水流泥沙、河道地形等实测资料,分析其河床演变特点,并根据三峡建库后水沙条件变化的特点利用数学模型预测了该河段的汊道和洲滩发展趋势.研究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该河段的水沙输移特性及洲滩的演变规律,因而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三峡水库蓄水后河段洲滩动态变化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这对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其它分汊浅滩河段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桥渡水文计算 ,确定了设防流量及设防水位 ,校核了大桥主要特征值 ;并对建桥后对防洪工程、河势变化、沁河水质、环境、通航等影响进行了评价 ,经论证 ,采取一定措施后 ,大桥的主要设计技术指标满足防洪要求  相似文献   

12.
洪水演进中支流倒回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处理洪水演进过程中支流与干流洪水的相互影响时,以前的模型仅将支流流量迭加到干流同时刻的流量上,事实上,支流对干流洪水有调蓄作用,对陡涨陡落的溃坝洪水而言,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依据水量平衡原理及水流连续性条件,建立了支流蓄泄库容关系和支流倒回灌数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历史上某次垮山堵江溃决洪水,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和洪痕数据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干支流交汇口,干流流量变化速率越大,支流倒灌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蓄水运行以来,库区水位抬高,航道尺度大幅提高,航宽普遍在200m以上,峡谷河段受岸壁约束,增幅也达40~100m左右,航深4m以上,弯曲半径除局部河段外均大于1000m.分析表明:蓄水后常年库区枯水期碍航滩险消除,洪水期流量在20000m3/s以下时,基本无不良流态出现,水流平缓;流量在20000m3/s以上时,水流亦有较大减缓,变动回水区流速有所减缓.加之已实施的三峡工程施工期变动回水区航道整治工程,使常年库区及变动回水区航行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遇洪水陡涨过程,峡谷河段仍会呈现不良流态.  相似文献   

14.
在跨江桥梁工程设计中,需统筹考虑大桥建设与桥区河段河道、防洪、航道、航运的相互关系,兼顾地质、水文和桥梁结构方面因素,确定合适的桥位、桥跨及墩位,将大桥建设对河道演变、防洪、航道和航运等方面的影响降到最小.以宜昌长江铁路大桥为例,介绍了相关的水文专项研究情况.综合分析表明:宜昌桥主桥墩位置及跨度布置既满足洪水期的通航要求,也满足枯水期的通航要求,并能适应远期航运发展的需要.该实例可为国内其他大型跨江桥梁的设计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在河道上建设诸多水利工程,下游河道设计洪水受水利工程调蓄作用的影响会发生改变。文中在对滦河水利枢纽工程和洪水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洪水组成特性的分析比较确定了水库群下游设计洪水的推求方法。采用潘家口~滦县区间与滦县站发生同频率设计洪水、潘家口发生相应洪水的组合方式推求处理滦河下游滦县站的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16.
主要分析了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某一国家为了某一开发目标而单方面采取行动时,对本国以及其他流域国家水资源开发目标产生的影响,如发电、航运、灌溉、防洪、旅游、城镇供水等.在一定的基本假定下,建立了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的多目标决策模型,选取恰当的能够反映影响关系的参数,推求这一行动的效益差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求解出各目标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权重,由此得出权矩阵;从可行性与可持续性两方面,提出决策控制条件.最后还以第i国修建水电站为例,进行了应用计算.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长江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青岩子河段边界条件、水流条件、河道冲淤基本规律和演变机理。论述了进行这类河段物理模型设计和试验所应(?)循的基本原则和技术关键。作者采用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预报了三峡建库后青岩子河段的冲淤规律和航道条件,提出了解决航道淤积同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航道的临界归槽河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汛后退水过程中,当水位退至82航行基面以上6m时,长江中游水道浅滩开始冲刷,与此对应的河宽称为归槽河宽.长江中游水道归槽河宽存在临界值,当实际归槽河宽大于临界归槽河宽时,水道可能碍航,而当实际归槽河宽小于临界归槽河宽时,航道条件较好.实测资料统计及理论分析表明,沙市—藕池口、藕池口—城陵矶、城陵矶—武汉、武汉—九江临界归槽河宽分别约为1 300~1 500m、900~1 100m、1 500~1 700m、1 800~1 900m,随设计水位及航道尺度不同而有所变化.三峡水库蓄水后,沙量减小,洲滩萎缩,归槽河宽增加,应及时对归槽河宽接近或大于临界归槽河宽水道中的关键洲滩进行守护,防止归槽河宽进一步增加导致航道条件恶化.  相似文献   

19.
针对泥沙运动力学经典理论体系与天然山区河流推移质运动存在显著差异的若干基本问题,开展山区流域沙量补给条件变化下,山区河流河床调整与突变响应机理研究。揭示了泥沙补给条件对非均匀卵石起动、输移的影响特征和卵石沙量补给与山区河流沙波形成、碍航机理;探索了泥沙补给变化下陡坡河道水沙运动奇异特征和宽窄相间漫滩复式航槽河床突变响应现象。采用水沙错峰、水沙分离等集结降阶技术手段调控洪峰时段成灾河段卵石沙量补给条件,是山洪泥沙灾害致灾风险降阶防控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