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红霞 《园林》2011,(12):58-60
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利用雨水资源是节约水资源最经济、最广泛、最快捷、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城市绿地上雨水径流的收集与利用,对于缓解城市绿地灌溉用水紧张状况、减少绿地雨水径流的排放、降低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红霞 《园林》2012,(2):50-53
在传统的城市绿地设计中,绿地地表的形式大多根据造景的目的以及某些特定的功能要求来决定,而以雨水利用为目的的绿地则需要针对雨水渗透的特点来设计。影响雨水下渗的主要因素有土壤的特性、降水强度、降水时程分配、植被条件、地形条件等,而绿地设计则需要通过调整竖向设计、增加植物覆盖以及利用其他技术措施来降低暴雨径流的流速、流量、延长滞留时间,改善绿地土壤的渗透条件,从而增加雨水的入渗量。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中雨水资源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沛永  张媛 《中国园林》2006,22(2):75-81
保持雨水的自然水文循环过程是雨水利用的根本,城市绿地成为在高度城市化地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场所。介绍了城市绿地对雨水的渗透利用、储存利用等利用途径,并详细介绍了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石家峰  洪杰 《浙江建筑》2013,(1):61-64,68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可以缓解城市供水紧张、减少雨洪灾害、防止地下水位下降。通过编制雨水利用规划,研究储水系统、雨水渗透技术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雨水资源充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针对雨水利用设施这种海绵细胞终端形式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应用,及伴随应用所产生具有代表性的效益,提出了雨水利用设施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城市中适宜的应用方法。结合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有的地区性及代表性,论述了符合其地域特性的雨水利用设施的应用模式。解决了雨水利用设施积蓄雨水在干旱时期进行雨水利用、滞留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小城市内涝发生隐患的问题,同时还兼具净化水体和补充涵养地下水的功能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水资源紧缺,雨水利用有节约水资源、减缓旱涝灾害、补充地下水、控制径流污染等多重意义。文章阐述了雨水利用系统的类型,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相似文献   

7.
本专利是一项城市雨水处理的新颖的系统工程技术方式,属于绿色环保型成果。包括可渗的、不可渗的涵道、支管、连管、检查井进水口、地下水库等一整套市政配套设施。为减缓水流,增大水位的压强,它的纵向设计坡度以平坡为主,最大的不超过2‰。为保证雨水进入地下的基本洁净,设计了两道过滤屏障,一项防盗设施,以防城市污水进入城市雨水系统。在地下水库部分增设了第一、第二过滤沉淀池,第三净化池,然后再通过泵吸人地面的低压水塔,可直接供应城建环卫、消防等水源。  相似文献   

8.
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采用的雨水渗透设施雨水流入量计算公式,在推导过程中使用了瞬时降雨强度的概念。而我国给排水领域在雨水管网计算中的设计降雨强度采用的是平均降雨强度,为此推求了用设计降雨强度概念表达的雨水流入量公式,为规范的修订积累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雨水资源流失的大背景下,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公园绿地地形角度切入,借鉴我国传统的地形雨水利用实践,以雨水渗透利用为目标,归纳总结该目标下公园绿地地形微改造的原则与策略,并针对不同地形提出对应的微改造设计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上海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分析了上海市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的外部客观条件,根据上海市的地域特征从雨水利用方式、适用范围及雨水的收集和储存等方面研究了雨水利用的技术特点。指出上海市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应注重规模与效益,重视雨水的收集利用、强化对屋面雨水的收集及雨水与水景观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此外,为保证雨水利用工程的正常运行,应明确工程的管理属于物业公司的业务范畴,同时将工程运转所需的人、财、物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李睿 《山西建筑》2020,(6):135-138
基于LID(低影响开发)理念,对其雨水渗透技术展开详细论述,并结合武汉大学校园景观,指出其雨水利用现状的不足之处,最后探索了其与低影响开发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可利用水资源的日渐紧张,雨水以其自身的特点成为一种新的可利用的资源倍受关注。本文结合我院设计的某别墅小区对雨水利用的重大意义作了介绍,参照国外雨水利用的方法经验,研究我国雨水应如何利用,并对雨水利用的投资成本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雨水利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雨水利用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内一些城市已开始编制城市雨水利用专项规划,并且与城市环境、城市生态进行结合。雨水利用的思想应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中得以体现。在城市的总体规划阶段,雨水  相似文献   

14.
《水务世界》2006,(4):56-56
建设部于2006年5月25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送审稿)专家审查会。专家组认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涝灾害日趋严重。传统的排水方式与大规模的城市化发展不相适应,探讨和研究新型的雨水排放系统已迫在眉睫。采用生态学系统整体性原理,探讨改善城市水系循环、维护水文生态、利于该地区防灾减灾的新型雨水排放系统,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蓝晓丹  姚韦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5(5):138-139,160
雨水利用是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武夷山墅项目为例,分析了该项目原设计中存在的雨水利用和排洪问题,并结合山地住宅小区的特点,提出雨水利用系统的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苏州市太湖新城为例,在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提出一套综合雨水渗透及利用系统的构建方法。指出该系统的关键在于整合初雨径流污染控制及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贮存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回用系统。配合透水道路铺装,实现雨天渗、滞、蓄、排,旱天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减轻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压力,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相似文献   

18.
19.
梁华秋  李松 《华中建筑》2022,40(5):108-115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且浪费严重,农业用水利用率仅为40%~50%.在山地等高差较大区域的村落,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雨水径流引发的问题尤为突出.为实现坡地雨水集蓄质与量之间的平衡,通过SWMM软件构建简易模型,定义雨水径流净化设施面积与场地总面积的比值为建设强度,得到不同坡度下典型雨水径流净化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渗排一体化系统在建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阐述了渗排一体化系统的设置条件和实际应用效果,旨在推动建筑小区雨水生态化、资源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