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针对深部高应力条件下硐室围岩变形严重、围岩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硐室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和围岩变形机理,对硐室围岩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模拟了相邻硐室和巷道开挖对硐室围岩的扰动影响,对硐室围岩进行了松动圈窥视探测,确定了硐室支护方案。结果表明,新的支护方案提高了硐室的安全稳定性,硐室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3.
恒源煤矿-720 m水平变电所泵房由于该处巷道布置密度大,围岩应力比较复杂,各巷道施工时会相互扰动,造成硐室发生持续变形与破坏。为了控制深部高应力大断面硐室破坏,结合加固支护实例,提出了锚梁网喷一次支护,锚索、注浆二次支护的联合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硐室的变形,围岩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5.
6.
7.
高应力软岩硐室围岩控制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鹤壁九矿-420水平31采区避难硐室多次返修,认为其处于高应力下的软岩流变岩层中,提出锚索+深浅部锚杆交错注浆+对穿锚索的硐室围岩加固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原支护与返修加固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支护条件下硐室断面收缩率达91.1%,顶板最大下沉量达到1 387 mm,围岩处于加速蠕变阶段;采用新的加固方案后顶板最大下沉量仅58 mm,围岩处于稳定蠕变阶段。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矿+950 m水平泵房硐室变形破坏问题,为控制围岩变形量和保证生产安全,对硐室原有锚网—碹体联合支护破坏进行了分析,得出围岩失稳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泵房硐室的破坏情况,提出了二次锚网索协同稳定性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950 m泵房硐室围岩变形,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大型岩土软件FLAC3D,对某大型深部地下矿山破碎硐室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硐室开挖后围岩的位移场、塑性区的分布特征,探讨合理的支护方案,确保硐室的长期稳定性,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某矿T1493风道绕道的具体条件,对其进行了锚网支护参数设计,结合所得到的支护参数,确定其支护形式为全断面锚喷网支护。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该风道绕道3种支护方案的巷道位移变化和塑性区变化进行了模拟,通过对比得出了最佳支护方案。对该风道绕道水平变形、顶板下沉变形和底鼓变形进行了观测,结果发现锚喷网支护满足其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13.
14.
15.
高地应力巷道围岩的蠕变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地应力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特点,采用Poynting-Thomson模型(H-M模型)计算模式利用FLAC^3D程序进行模拟研究,该程序采用显式差分法,可模拟岩土或其他材料的三维力学行为,包括材料的屈服、塑性流动、黏性流动、软化直至大变形.为了分析不同原岩应力、材料的弹性模量及黏滞系数对巷道围岩影响,分别采用了不同深度及不同比例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的位移移近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最终趋于稳定,其开始时存在位移移近,加速段,为此建议高应力条件下支护一定要及时,这对高地应力巷道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18.
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断面形状优化设计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选取矩形、梯形、直墙拱形、马蹄形、椭圆形和圆形等共6种不同断面形状的巷道进行优化研究,基于FLAC3D模拟研究了这6种典型巷道开挖后的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围岩塑性区分布规律,分析了不同侧压力系数对它们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断面形状对高应力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围岩塑性区分布影响较大;根据侧压力系数的大小及主应力方向,圆形、椭圆形为深部高应力巷道最优断面形状,选择圆形、椭圆形巷道可改善巷道围岩应力状态,降低围岩变形量,减少围岩塑性区损伤破坏范围,有利于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9.
深部高应力全煤巷道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中能源黄沙煤矿2123工作面埋深达到800m以上,导致地应力大,巷道支护困难。在岩层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工作面回风巷进行了全煤巷道锚网索支护设计,通过矿压观测证明支护是成功的,为黄沙矿深部煤巷支护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冀中能源其他煤矿全煤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可行的范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