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家窑彩陶纹饰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文化,将马家窑彩陶纹饰符号进行提取,并将其运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对丰富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创产业发展、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马家窑彩陶纹饰的相关概述,然后分析了马家窑彩陶纹饰符号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马家窑彩陶纹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分析文创产品市场的出现、现状以及文创设计在现代生活的应用。五千年来,中国拥有众多优秀传统文化,这无非是一个巨大的素材数据库,为当代设计师提供大量的设计素材。文创设计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一种新的体现形式和载体,打破以往表面的设计,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高度融合,赋予传统文化新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满足其物质需求,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快速发展的城市当中,人们对创新的需求日益增加。要使中国传统元素很好地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相结合,才能做出有文化内涵的创新设计。中国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上有较为突出的体现。通过对中国传统装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实践研究,以参与宁波市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设计项目为例,分析传统装饰在非遗文化产品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此项目对宁波北仑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家居文创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当代家居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存在缺乏创意,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所以设计出不仅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还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家居文创产品是值得设计师探索的话题。传承其中优秀的瓷器传统工艺美学文化,使其能够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广泛传播,发扬中国瓷器文化内涵,使其精美图案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及创新。在图案设计方面,通过研究家居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与方法,选取故宫博物院中明清时期瓷器的青花、斗彩、五彩、粉彩类别的代表作进行纹样提取,进行插图设计。并将文创产品和家居产品相结合,不仅增加文创产品的实用性,还强化了家居产品的文化性,为在现代家居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瓷器纹样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创意源自于生活,生活中的趣味情景可以激发设计师的创意制作灵感。传统图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设计中讲求形式美和替换美,在解构和重组时可细究传统文化的色彩应用心理,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变化,使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美好情怀。分析传统文化趣味性表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为现代文创产品设计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从产品语义学的设计原理及思想出发,深入理解其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设计模式,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特有的元素设计文化中,找寻产品语义学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展开文创产品设计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琳琳 《中国皮革》2023,(4):129-132
研究传统戏剧元素在皮革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为皮革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海量素材。本文从中国传统戏剧元素的内涵特征出发,阐述了传统戏剧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并介绍了传统戏剧元素与皮革文创产品相结合的优秀案例,提出皮革文创产品设计对策及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皮革文创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契机,实现行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赫哲族纹饰是赫哲族族人表达自身情感的重要方式,将其作为现代旅游文创产品的基本视觉要素,对于建立民族自信、传承民族文化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是赫哲族纹饰的主要内容,根据设计需要对其进行再设计,是当地旅游经济的独特资源。由于旅游资源的差异性,文创产品的开发还存在短板,将赫哲族纹饰运用于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有着重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牛荟萃 《造纸信息》2023,(11):94-9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文创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了。折纸艺术作为一种融合创意、手工艺和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将折纸艺术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以提升文创产品的设计质量和文化内涵,能满足人们对具有独特意义的产品的需求。因此,文章针对折纸艺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文创设计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对蒙古族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进行指导,推动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指标模型,对蒙古族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指标进行分析,形成设计指标层级并回收数据,得出具有深刻民族文化内涵,并采用传统材料与现代工艺手法相结合的蒙古族文创产品更加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从情感化三层次理论出发,探索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提出蒙古族文创产品设计的新思路,促进蒙古族文化与创意产品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战国时期,中山国器物的形态、纹饰等元素能够直观表达其独特的符号特征和文化内涵。从器物元素的典型性和符号的独特性出发对形态、纹饰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在诸多器物中甄选形态生动、文化寓意明确的器物代表,以中山国文化为本源,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进行设计实践,在包装中融入传统剪纸技术,能够增加产品的趣味性,生动表现其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器物文化符号与文创设计的融合,也可以丰富剪纸纹样库,持续促进传统器物元素与现实的交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加号 《中国皮革》2024,(3):141-145
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皮革国潮文创产品设计中,能够赋予皮革文创产品鲜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皮革国潮文创产品中包含着丰富的传统纹样符号、传统文化故事、传统图像资源、传统民俗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应把握文化性、趣味性、年轻化的价值属性,创新设计,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多维融入;深挖文化内容,加深国潮文创产品的内容底色;强调品牌识别,强化国潮文创产品的视觉效应;实现跨界融合,满足年轻受众群体的情感期待。  相似文献   

13.
皮具工艺与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结合是一种提升双方附加值且赋予双方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文创产品的现代工艺设计受到了国外设计潮流的影响,多种工艺与文创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正悄然形成,皮革工艺与现代文创产品融合创新发展,继而成为推进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途径。文章将对皮革工艺创作在文创产品设计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更深层次地探析皮革工艺在文化创意产品应用中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析东北地域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在现代纺织类文创产品设计中进行创新应用的对策。当前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东北元素应用主要停留在直接借用阶段,缺乏深入的创新设计。文章认为应加强对设计师的东北文化培训,组建跨界合作的设计团队等,从而推动东北地域文化元素在现代纺织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5.
辽代铜镜是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辽代铜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和田野调研对其形制、纹样、图案构成等多个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并对其形制纹样进行梳理,提取纹样设计因子,融入现代文创产品之中,探索辽代铜镜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实施路径,使之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意识,提高文创产品行业文化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更是源远流长。将这些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当中,成为了设计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需求。而产品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问题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在现代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设计师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入理解,同时还要用创新性思维实现传统与时尚的融合。本文就通过对产品设计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探究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敦煌莫高窟的华盖图案为设计元素,以文创产品设计为设计对象,结合敦煌莫高窟华盖图案元素,解决敦煌莫高窟文创产品缺失的问题。经过对特定时期下敦煌莫高窟华盖图案的分析,找出敦煌莫高窟华盖图案在文创产品中最适用的应用方法。并在设计具体设计过程中按照形式美法则对敦煌石窟华盖图案进行设计分析与重构,将敦煌莫高窟华盖图案应用于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从而达到发展敦煌莫高窟文创和提高文化知名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将KANO模型分析法融入文创产品开发的流程中,研究鄂尔多斯青铜器纹饰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通过消费者调查与走访调研,运用KANO模型分析方法归纳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显性需求,同时挖掘潜在需求,确定产品设计方向,分析并提炼产品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19.
张媛媛 《印染》2023,(10):99-101
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复兴和绿色环保可持续理念的倡导下,对四类传统印染工艺在家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基于对丰富纹饰效果的追求,运用传统印染工艺的家纺产品可获得具有色彩层次丰富和个性化的设计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为了促进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以和林格尔剪纸艺术为例,从和林格尔剪纸的造型观这一视角,对其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并选取剪纸艺术作为文创产品的设计主体,实现剪纸艺术与文创艺术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