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缝饰技法作为立体裁剪中的常用技法之一,能改变面料原有的风格特性,赋予服装立体造型新颖的肌理效果和独特的视觉美感。通过研究缝饰技法的特征、操作方法以及操作中的技术要点,探讨缝饰技法在立体裁剪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服装与鞋品立体裁剪的造型方法与技术原理的共同性为基础,根据服装与鞋类立体裁剪的应用范围、模型选择、材料应用的不同进行分析,将服装与鞋品在具体应用时的立体空间形态设计与后续的立体裁片与平面纸样的转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侧重研究与梳理,为创造出多样性、有创意高品质的服装与鞋类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希望在服装与鞋品设计的具体应用时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3.
缠绕法是一种将面料有序地或随机地缠绕在人体或立体裁剪模型上的服装立体构成技法,作为最基本的立裁手法之一,在立体裁剪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缠绕法与立裁的关系、起源、特征等方面,介绍了服装立体裁剪中的缠绕法。  相似文献   

4.
"服装是艺术与几何空间的完美结合",这一点在服装立体裁剪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合理地进行服装曲面的结构处理,必须深入研究人体及服装的曲面形状,研究如何利用平面材料的几何变形完成服装曲面的构造。三维服装CAD正是要实现服装曲面的构造及其展开,因而必须从立体裁剪过程中抽象出其几何特征,以实现数字化操作。本文根据服装原型在服装裁剪中的核心作用及其立体裁剪所具有的几何学特征,以日本文化式女装原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实现服装原型数字化立体裁剪的几何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项目着眼服装工业制版技术中三维角度至二维平面的换算繁复、技术操作难度大、不易掌握等缺陷,以现代女西装结构设计及工艺制作难点为主线,贯穿介绍女西装工业制版中立体裁剪技术的应用技法。详细介绍了女西装立体裁剪制版中标志线的寻找技术、结构线的设计技术以及各部件结构设计的技术方案,研究系统性及针对性强,务求成果的可用性和宜用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服装空间多元变化为研究对象,结合包豪斯造型设计理论体系中元素的几何式拓展原理,以现代立体裁剪的二点五维技法为例,通过实例分析和研究了现代服装空间塑造的表达方式。提出东方立裁实现方法的研究方向应融入多学科交叉的立体型思维,借助立体裁剪实现方法多样性的特性完成设计理念的革新,增强服装的设计语言,开阔服装设计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以服装空间多元变化为研究对象,结合包豪斯造型设计理论体系中元素的几何式拓展原理,以现代立体裁剪的2.5维技法为例,通过实例分析和研究现代服装空间塑造的表达方式。提出东方立裁实现方法的研究方向应融入多学科交叉的立体型思维,借助立体裁剪实现方法多样性的特性完成设计理念的革新,增强服装的设计语言,开阔服装设计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缝缩手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技术原则的分析,总结缝缩手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技术原则,如确定造型线原则、计算用料原则、逐步调整造型原则、隐藏省道原则、不同部位绣缀选择原则、绣缀与立体构成技法结合原则、曲面剪口平服原则、绣缀凸凹整理原则、绣缀装饰点缀原则、连接绣缀面料平服原则。这些原则具有适用性,开拓了缝缩手法的应用空间,有助于为缝缩手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对服装设计起到重要的作用,结合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发展的新方向这一课题展开相应地研究,希望对服装立体裁剪教学在新时期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立体裁剪及其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建国  陈敏之  何瑛 《纺织学报》2006,27(3):117-120
分析了立体裁剪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通过对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深入比较,指出立体裁剪在处理服装复杂结构、解决服装材料悬垂伸缩变形时的独特性与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和传统平面裁剪相比较,立体裁剪技术表现出诸多突出的优势,例如:可更为直观地掌握服装与人体的空间关系、面料的特征与状态、服装款式结构设计过程等,并可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对设计方案随时进行调整。所以,众多服装设计行业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均广泛地将立体裁剪技术应用于服装设计中。张惠晴编著的《服装立体裁剪与设计》是服装设计类书籍,该书将基础的观察人体、标示线贴法、丝针别法与实际的立体裁剪示范,转化为书中详细  相似文献   

12.
立体裁剪课程的开设对于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提高学生的造型及空间想象能力,而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却不能真正掌握立体裁剪的操作技法。本文主要探讨了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重点及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服装中垂坠褶的面料设计,针对垂坠褶结构纸样的设计难点,通过立体裁剪手段下垂坠褶衬衫纸样设计实例,探讨了把立体褶裥设计转化为纸样设计的可能性,并对如何将立裁与平面裁剪相结合做出了可供参考和实践的操作方法,以期为垂坠褶服装的纸样设计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邹平  李璐 《毛纺科技》2024,(3):96-102
绣缀工艺以其特有的多变性和造型性,丰富了服装立体裁剪的整体表现力。针对绣缀法分类模糊及其在立体裁剪技术理论及应用上研究较少的问题,通过研究绣缀法设计的服装,总结绣缀法的分类及技术要点、绣缀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操作方法及技巧,提出基于绣缀法的服装立体裁剪技术原则。包括衣身造型线的确定原则、人体不同部位绣缀造型确定原则、绣缀隐蔽省道原则、绣缀凹凸整理原则、夸张造型绣缀原则、逐渐调整造型原则、重点绣缀原则、绣缀正反面互用原则等。对绣缀法服装立体裁剪技术的应用研究,拓展了立体裁剪的设计技术空间,进一步延伸了绣缀法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晓兵 《辽宁丝绸》2012,(4):24-25,20
立体裁剪基准线严谨规范的标定是立体裁剪过程中款式造型准确表达的基本保证,它把平面的服装制版与立体的人体形态联系在一起,为服装制板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认真观察研究基准线在人台体表上的分布情况、掌握其准确位置和长度比例关系是立体裁剪展开版准确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正服装立体裁剪与设计课程是现代服装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服装设计师的服装造型水平,直观地展示服装的立体设计样貌,并帮助服装设计师随时调整优化服装的造型,直至理想状态。相对于平面裁剪与设计,服装立体裁剪与设计更加立体化、真实化和动态化,在高级成衣定制环节和样衣制作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张惠晴著述的《服装立体裁剪与  相似文献   

17.
人机交互的工作方式虽极大地提升了常规服装款式的制版效率,却难以应对创意款式的纸样开发工作。将创意立体裁剪以人机交互的形式实现,则可研究出更高效的创意制版法。以服装3D制版软件为平台,分析创意立裁与人机交互的契合性,并以软件功能为基础研究创意立裁工具和手法的数字化实现方法,最终基于人机交互总结出虚拟创意立裁的创作流程。研究表明,将创意立裁与虚拟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服装版型与造型的交互式高效关联设计,设计者可以借此方法快速开发服装产品,提高市场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服装立体裁剪与原型、平面比例裁剪并列为三大裁剪方法,其在现代服装结构设计和制板中具有明显优势。它既能塑型,又能直接感知结构,是比较理想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裁剪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服装生产方式将升级为智能制造,立体裁剪样板手工修正需要数字化革新,以适应时代要求。本文主要研究立裁造型和坯样制作后,平面展开的初始样板数字化,以及在二维、三维平台下数字化样板修正的方法,目的是让立体裁剪技术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以利于进一步提升服装智能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19.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是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学生对服装立体栽剪知识的学习和实训操作,熟练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巧,了解服装立体结构与平面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立体裁剪方法分析服装的结构特点,完成服装立体造型操作,并且作出立体造型的平面样板,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平面造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蒋红英 《纺织学报》2016,37(4):107-113
由于丝绺影响褶纹服装成型后的衣身平衡和形态稳定,且在褶纹服装的立体裁剪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为此,结合实例,在褶纹服装的立体裁剪中,通过分析影响衣身平衡的部位如领口、肩部、门襟、下摆等的丝绺方向,快速准确找到立体裁剪操作的切入口,深入解析丝绺在操作中对褶纹服装褶量控制、褶纹的构成形式、褶纹操作的起始位置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丝绺分析法作为褶纹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基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观察和推断服装各重要部位的丝绺走向,可以大体确定褶纹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