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探究矿床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对矿体深部进行预测,对九仗沟金矿M1-I主矿体深部进行系统的原生晕取样和研究,并结合已有中段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M1-I主矿体-20 m至300 m中段自上而下的微量元素原生晕垂向分带序列Cu-Sb-Hg-Ag-MoZn-Ni-Pb-Bi-V-Au-W-Co-As。根据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原生晕分带序列和矿体剥蚀参数特征,认为矿体存在多阶段矿化叠加现象。结合原生晕的“反分带”模型分布特征和矿体剥蚀参数指标及变化规律,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模型,预测矿床(体)向-20 m以下的深部仍可能有较大的延伸,或盲矿体叠加。预测结果已经得到钻孔验证,预示矿床深部找矿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3.
在对哈图金矿地下450~1 000 m深处盲矿体及围岩系统取样和成矿指示元素含量分析基础上,计算获得该矿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自上而下):(Au、Pb、Ag、Cu、Zn)—(Hg)—(As、Mo、Sb、W)—(Ni)—(Bi)。结合指示元素含量衬度图形及前人资料,确定了原生晕的前缘晕元素组合:Hg、As、Sb,尾晕元素组合:W、Ni、Bi,近矿指示元素组合:Pb、Ag、Cu、Zn。根据指示元素的组合及分布,发现已知矿体的下部以尾晕元素组合为主,虽有前缘晕元素Sb与As的异常,但规模和强度较小,且前缘晕元素组合与尾晕元素组合的累乘比较低,预示深部可能仍有隐伏矿体,但规模不大。 相似文献
4.
内蒙红花沟金矿床地质特征与原生晕深部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内蒙红花沟大型金矿床是华北地台北缘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矿床产于太古代建平群深变质岩中,矿体产出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化与中生代侵入岩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在充分了解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H2号脉的地球化学特征、深部原生晕分带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矿脉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该垂向分带在红花沟矿区具有普遍性,正确识别这种分带对于红花沟金矿床深部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确定了红花沟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As-Sb-Ni-Cu-Co-Zn-Pb-Ag-Hg-Au-Mo-Bi)为一典型的正向分带序列,在此基础上对矿床的深部成矿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6.
分析了原生晕Mo的异常中心与Cu的异常相重合,Mo异常特征与Cu异常特征相一致,中心部位相重合,表明了对Mo的分析可以明确指示出Cu异常浓集中心。提出了在本地区寻找Cu矿的过程中,Mo含量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红滩金矿深部进行地球化学原生晕研究,确认三个矿体向深部均有一定延深或深部有盲体矿存在,在进一步工作中也得到了证实,说明利用矿体原生晕进行深部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扼要论述了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特征,研究了金矿床有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原生异常中元素对比值与累乘比值的垂向变化、元素的原次生分带性;根据建立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异常模型,指出了矿床可能存在上部金银、下部铅锌的成矿分带,提出矿区东部深部寻找铅锌矿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原生晕Mo的异常中心与Cu的异常相重合,Mo异常特征与Cu异常特征相一致,中心部位相重合,表明了对Mo的分析可以明确指示出Cu异常浓集中心。提出了在本地区寻找Cu矿的过程中,Mo含量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辽西新民金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板块北缘,燕辽成矿带的最东端,是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金矿床。为在矿区深部探求新的盲矿体,以地质成矿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成矿模式,同时开展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研究,并对矿区59号勘探线100 m中段和ZK5908、ZK5909号钻孔样品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建平群小塔子沟组地层为金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源,据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与围岩、花岗岩具有一定的亲缘性,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和变质水,后期有大气水加入。②矿区受韧性剪切作用影响,含矿流体沿韧性剪切带向上迁移,Au主要以[Au(HS)2]-形式迁移。随着成矿流体温度、压力、氧逸度及pH值发生改变破坏了金硫络合物的稳定性,使金发生沉淀、富集形成含金糜棱岩带。③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显示,Au与Hg关系最为密切,Hg可作为找金的重要指示元素。矿体轴向分带序列从上至下为Mn→Ba→Ag→Zn→Au→Sb→Co→As→Ni→Mo→Bi→Cu→Hg,具有“反分带”和“前、尾晕共存”特征。④深部矿体预测评价指标(Hg×Au)P/(Ni×Bi)P在100 m中段为1.87,65 m标高为1.21,-63 m标高为2.03,该指标自矿体中部至尾部具有由降至升的趋势,表明矿区深部存在新的盲矿体,根据钻探工程验证结果推测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1.
12.
13.
驼峰山矿床为一典型的潜火山热液型矿床 ,经过多年地质勘探及研究 ,取得了重要成果 ,获得Cu2 .89× 10 4t,Au2 .3t ,Cu远景储量 5× 10 4t。通过对钻孔原生晕元素分布规律、同位素、包裹体等特征参数研究 ,确定矿床原生晕分带序列 ,元素的演化规律以及矿床的成因 ,从而确定了矿床地球化学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老湾金矿带位于桐柏山北麓,秦岭EW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南阳盆地与吴城盆地之间,属中、低温蚀变岩型金矿床。近年来区内找矿取得了较大进展,新增金资源量突破150 t。为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通过对老湾金矿Ⅱ-2-2矿体原生晕分带特征进行综合剖析,并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矿体组成元素的亲缘性特征进行研究,建立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并对深部隐伏矿体进行了成矿预测。研究表明:①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g→Zn→Hg→As→Au→Sb→ Bi→Pb→Cu→Mo→W→Sn,近矿晕元素Ag、Zn出现在前缘晕元素Hg、As、Sb之前,尾晕元素Bi出现在Pb、Cu之前,表明-737 m标高以深存在隐伏矿体;②Mo、Bi、Cu、S与Au关联性较强,该类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可作为矿区找金标志;③元素分带指数比值显示下部矿体的前缘晕与上部矿体近矿晕叠加,F2因子得分的等值线在深部异常发育且未闭合,说明-740 m标高以深仍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认为E6勘探线钻孔ZKE608南部-740 m标高以深区域为矿区有利的找矿靶区。通过在E6线钻孔ZKE608南部布设深部钻探工程进行验证,在标高-794.18~-795.53 m处控制到真厚度为1.08 m的金矿化体,表明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可为矿区后续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博格达山东段利用原生晕地球化学研究的方法,对一些成矿元素的原生晕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成矿元素定量分析结果表明,Cu、Zn、As等3种元素在研究区为强富集元素,Pb、Co为富集元素;多元统计分析显示主成矿元素Cu与Zn、Pb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544、0.416,R型聚类划分出的Cu-Zn-Pb,Hg-Cr-Au组合代表与铜矿化有关的亲硫、中温环境;单元素具有水平分带性,以单元素异常下限值和陆壳克拉克值为划分标准,圈定了4个Ⅲ级化探异常带,并根据原生晕元素富集赋存特征、组合特点及空间分布特征,初步评价认为研究区Cu-Pb-Zn-Cr-Au-Hg多元素叠加异常为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归来庄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块鲁西隆起区之内,是鲁西地区规模最大的金矿床。以归来庄金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从原生晕元素分带、地球化学参数、原生晕模型等多方面研究了归来庄金矿床主矿体原生晕的地球化学特征,以期为深部找矿提供理论指导。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明显:F-V-Mo-Se-Pb-Bi-Ag-Au-Sb-As-Tl-W,存在"反向分带"特征及前尾晕叠加特征;指示性元素衬度系数显示Au元素在不同标高的富集程度,反映了成矿作用具有多阶段、多期矿化叠加的特征;剥蚀参数变化向深部有上升趋势且剥蚀参数较大,指示矿体沿倾向方向深部有延伸或深部存在盲矿体。综合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地化参数特征以及构造特征,推测矿体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卡特巴阿苏金铜矿矿区中性侵入岩研究表明,中性侵入岩的SiO_2含量较高,稀土元素整体表现为LREE富集,HREE亏损的分馏模式,微量元素总体显示出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Ce、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三类中性侵入岩成因无明显的联系,为不同源成岩,属于晚石炭世混源序列,兼具原始地幔和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岩石由遭受消减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兼具板内玄武岩和火山弧玄武岩的构造特征,为强烈的大陆裂谷伸展作用的产物。对全岩矿化闪长岩锆石U-Pb测试结果显示,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305.0±2.0)Ma,为晚石炭世成岩,这与前人获得的载金黄铁矿(310.9±4.2)Ma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认为该矿床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之下,矿床深部可能存在与中性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矿体。 相似文献
18.
19.
卡拉盖雷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卡拉盖雷金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地质条件、围岩蚀变、微量元素分布、成矿时代、成因机理进行分析,将火山热液成矿期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早期石英、硅酸盐阶段,石英、电气石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硫盐、碳酸盐阶段,并指出了该区域金铜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熊耳山隆断区。区域结晶基底为太古宇太华群片麻岩,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官道口群白云岩,区域断裂构造发育,燕山期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是河南省著名的金、银、多金属生产基地。干树金矿位于熊耳山上宫金矿田内,上宫金矿田在全国“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新增备案金资源量 60 t 以上,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干树金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干树金矿属热液作用形成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金矿体的产出严格受 F1断裂控制。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矿体元素亲疏程度进行了研究,采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了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并通过原生晕等值线图对深部矿床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①Ag、Hg、Cu 与 Au 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②矿床原生晕的轴向分带序列为 Hg→Ag→V→As→Au→W→Sb→Mn→Mo→Cu→Zn→Pb→Ba,反映矿床多期叠加成矿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反分带” 特征,预示着矿脉向深部还有很大的延深或者第二个隐伏矿体存在;③预测矿体向深部仍有很大的延深、且向北东侧侧伏;④在 F1断裂深部 0~-1 000 m 标高、上宫 41#线至干树 66#线预测金资源量 52.56 t。深部工程揭露了多层矿体或矿化带,Au、Ag、Cu、Pb、Zn 单样最高品位分别达到 2.60×10-6、2 550×10-6、1.16%、14.50%、15.52%,反映出上述成矿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对于区域金矿床钻孔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及成矿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