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村镇地区灾害频发,防灾减
灾规划不足导致受灾严重,而国内针对村镇
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相对有
限。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从防灾规
划前期村镇灾害分析与评估、村镇综合防灾
规划、村镇综合防灾规划评价三个层面建立
整体的村镇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体系。并以木
鱼镇镇域为例,进行了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尝
试,通过镇域基础条件分析、灾害概括与特
征分析、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评估、镇域灾害
风险评估、镇域防灾规划编制和镇域综合防
灾规划评价予以说明佐证。 相似文献
2.
当前城市的生态安全理论及实践探索集中在地理学等视角,其研究尺度偏大,内容偏重指标体系,并且研究对象集中在平原城市.为此,总结山地城市的生态安全特点,借助GIS平台与遥感技术,从刚性的关键地段识别到弹性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到生态属性,构建完整技术路线,并以达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4.
为保障村镇一体化进程中村镇的防灾安全,本文从灾害系统论和风险管理角度出发,剖析了我国村镇灾害的特征,探讨了村镇防灾减灾的基本对策,提出了村镇防灾减灾规划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防灾减灾状况为例,分析指出了贫困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困境之所在,并给出了相应的减灾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以新疆为例,分析了新疆地域特点和主要灾害风险,总结借鉴了涉及住房安全、节能、环保、宜居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低影响高效能的结构抗震加固新技术新方法,以便快速提升建筑防灾减灾能力,更好的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2008,(6):6-7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等地发生8.0级特大地震,18日下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紧急召开"山地城乡规划与防灾减灾专家座谈会",就如何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做好山地城乡规划以及防灾减灾工作,协助汶川灾区受灾群众建设安全便利的新家园展开专题讨论。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石楠秘书长主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孙安军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认为,安置、重建要两手抓,两不误,灾后安置是灾后必须立即着手的事情,重点考虑眼前的过渡期;重建必须考虑城镇和乡村的长远发展,是永久的考虑。两者着眼点不同,目标也不同。两项工作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渡难关。必须在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下进行。在安置方面,政府要发挥核心作用,在重建工作中要发挥企业和居民自建的积极性。本刊特摘发部分专家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我们也期望读者能为震后安置和重建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0.
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与防灾减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南山地城市(镇)灾害的分析研究,从理论层面探讨山地灾害与西南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关系;分析了防灾减灾对于人居环境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同时指出山地灾害的防治需要山地人居环境理论支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当前防灾理念,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已落成的各主要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高校建筑主要灾害及隐患特征,总结了影响校园建筑安全问题的相关因素和最普遍的威胁类型。指出对已落成建筑物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校园安全容量和防灾减灾能力,是城市防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防灾减灾建设是历史古镇保护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历史古镇保护的防灾减灾建设上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对这一方向仍缺少关注。本文针对巴渝山地古镇的防灾减灾建设这一议题,通过对走马古镇的减灾防灾现状及需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对有关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策略,正被各行各业广泛运用。运用可持续发展思维理念,从研究分析福建省厦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滑坡、崩塌)的特点特征及其发展阶段入手,以福建省厦门某一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为例,较为全面的阐述了该边坡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危险性分析、防治措施、应急处置等,引发了若干深层次的思考,提出应对的策略与措施,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科学的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本文结合江苏省新沂市的实际,通过对城区生态安全的规划目标、规划重点进行的分析,规划了生态安全空间并构筑了生态安全格局,为新沂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与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17.
构建科学的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本文结合江苏省新沂市的实际,通过对城区生态安全的规划目标、规划重点进行的分析,规划了生态安全空间并构筑了生态安全格局,为新沂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生态保障与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18.
19.
山地历史文化村镇是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既具有显性的历史文化属性,又具有隐性的生态属性。对其文化保护理应兼顾生态关注,这既体现了对此类遗产构成中原有生态关系的承认与尊重,又强调了生态保护在遗产保护中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基于与历史环境的关联,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的生态问题有其特殊性和研究重点。结合巴渝地区情况,归纳了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的生态特点。揭示了当前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确定生态保护目标的基础上,着重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生态景观风貌重塑两个层面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问题,提出保护的总体策略与技术框架。凝练解决山地历史文化村镇生态问题的技术要点,探索山地生态视野下的保护模式,丰富当前山地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理论。 相似文献
20.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人类赖以生存的巨型机器,如何加强其抵御灾害的能力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针对这个极为复杂并且陌生的命题,在编制北京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过程中,突破以往城市规划领域单灾种罗列的编制方式,重点强化城市规划在城市防灾减灾中具有的前瞻性、空间统筹、综合协调等优势,力争衔接起城市总体规划与各相关专业规划,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文章探讨了城市规划的事权范围,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以及组织编制过程中的一些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