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睿 《山东电力技术》2015,42(S2):51-54
历年输电线路运行中故障统计显示,绝缘子故障占50%以上。绝缘子一旦发生损坏或老化,应在其丧失绝缘性能前及时更换,保证线路安全运行。针对更换±660 kV直流线路V型绝缘子,特别是带电更换时存在的难点提出解决方案,缩短了带电更换±660kV直流输电线路V型绝缘子的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并有效减轻了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  相似文献   

2.
大截面导线对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电网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宁东)—华北(山东)±660 kV输电线路采用4×JL/G3A-1000/45导线方案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针对1 000 mm2大截面导线结构和架线技术与扩径导线的不同,主要介绍架线设备的选型、张力放线、导线压接、紧线和附件安装等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实践证明,采用“一牵四”方案架设1 000 mm2大截面导线,作业安全、高效、环保。  相似文献   

3.
±660kV直流输电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正  刘凯  孟海磊  黄振宁 《电网技术》2011,35(11):183-189
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首条±660kV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结合工程实际,在详细介绍试验条件的基础上,对各种工况下的带电作业安全距离进行试验研究,并根据不同作业位置安全距离的放电特性,结合线路相地过电压倍数,计算得到海拔2000m以下地区±66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最小安全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  相似文献   

4.
500 kV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线路塔头尺寸和窗口间隙小,常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进入等电位的方式无法照搬应用。为此,介绍了±500 kV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线路几种可用的等电位进入方式,并从安全性、工器具、作业人员数量、工作强度等角度重点对绝缘软梯法进入路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对于±500 kV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线路带电作业时,耐张塔地线悬挂绝缘软梯向下法、直线塔横担悬挂绝缘软梯摆入法进入等电位安全可靠、便捷省力。  相似文献   

5.
结合国内高压、超高压、特高压线路运行情况,提出张潘马黄河大跨越导线防舞措施,并通过分析±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防舞装置对导线架线的影响,提出张潘马黄河大跨越导线的安全系数和平均运行张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工程带电作业需要,通过对带电作业人员体表场强和电位转移时流过人体的能量的仿真计算,提出了±660k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要求、屏蔽服的主要参数要求。所得结论可以为±660kV直流输电线路开展带电作业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800 k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方式的安全性,综合考虑影响进入路径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路径优化分析模型,选取指标中最优的和最常用的几种进入路径方式进行权重计算,然后结合计算结果对进入路径的不同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得出45°吊篮法进入等电位方式是综合评估最优的路径方案。所提评价方法能为±800 kV特高压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合我国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运行经验,对±660 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成投运后山西段内的运行特性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660 kV直流输电线路的防雷、防污闪、防冰、防舞动、防鸟害、防外力等特性,并提出了事故预想及降低故障跳闸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等电位作业法工作原理,分析了500kV输电线路不同带电作业方法的特点。针对500kV直线塔中相导线和500kV同塔双回耐张塔结构特点,研制了专用的导线滑车架及地线滑车,探讨出滑车架配合自起降装置进出等电位的新方法,安全高效完成500kV输电线路特殊工况下带电检修作业,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1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导线截面积大、铁塔负荷大,而大规格角钢承载力大,可代替双角钢使用,减少节点偏心和节点板,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大规格角钢承载力进行计算,给出大规格角钢最优计算长度和减孔数量,并对大规格角钢和双角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西北与华北电网宁东—山东±660 kV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近10项“世界第一”技术创新特点,从系统联网角度阐述了该工程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家“西电东送”战略要求,通过国家电网的统一规划、建设和调配,西北750 kV骨干电网作为“三华”送端电网的格局已经形成,该直流联网示范工程将西北黄河上游水电、宁东火电打捆外送,对于西北地区煤电、水电、风电等能源大规模外送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将实现更大范围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500 kV输电线路ZVJ型杆塔进入等电位作业的情况,针对紧凑型线路进入等电位作业难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现有的等电位作业方式进行改进,解决了500 kV线路ZVJ型杆塔进入等电位难题.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近年来750V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开展难度及安全性等问题,经过综合分析,提出了采用“摆入法”进入强电场的作业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有郊降低了超高压线路作业的非计划停运次数及停电时间,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作业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作业适应面,降低作业安全风险,具有显著的安全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现有输电线路防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ATP-EMTP建立了计算±660 kV直流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模型,模型中杆塔采用多波阻抗模型,绝缘子闪络判据采用相交法,雷电波采用双指数波形,考虑导线电压的影响。所建模型经过验证后,首先分析了杆塔高度和接地电阻对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水平的影响,然后以±660 kV输电线路典型塔形ZP2711为例分析了雷电反击对塔顶电位以及绝缘子两端电压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冲击接地电阻比降低杆塔高度能更有效地减小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660 kV线路在普通地形段的耐雷水平达232 kA,在大跨越段耐雷水平降低到175 kA,因此在大跨越段应加强接地电阻排查,以防由于接地电阻增大进一步降低线路的耐雷水平,从而引起反击闪络。  相似文献   

16.
针对±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涉及到一系列诸如导线及铁塔选型、直流极间距与对地高度的优化等技术问题,提出如何准确计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参数,为设计和运行提供借鉴参考。研究围绕合成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等电磁环境参数,通过对不同杆塔和导线型式进行计算,得出了满足相应标准的导线型式和对地高度。  相似文献   

17.
进入等电位极导线是开展±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关键环节,优化带电作业人员进出等电位的路径对确保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电位转移电流及其电弧能量的计算优化进出等电位路径,搭建了电弧能量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FEM)计算了3种进入导线方式下的人体电位、不同转移距离、悬浮电位人体-极导线的局部电容,分析了不同进出方式下与电位转移电流大小及电弧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下方进入导线时人体电位最低,此时进行电位转移时的电弧能量在3种进入方式中最大;从上方进入导线时人体电位最高,其电位转移电弧能量最小。该计算方法和结果可供±800 k V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进入路径选取和安全防护用具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同塔双回±660kV直流输电工程直线塔布置型式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其冲击放电特性与以往±500kV单回I串水平排列、±800kV单回V串水平排列时的冲击放电特性有很大差别。为解决我国宁东-山东同塔双回±660 kV直流工程杆塔空气间隙的选择和海拔修正问题,首先利用真型模拟塔头,对V型绝缘子串在不同夹角下的操作冲击和雷电冲击放电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分别在低海拔地区(北京)和高海拔地区(西宁),对±660kV同塔双回直线塔头进行了冲击放电特性试验,得到了海拔2000m及以下地区的海拔校正系数。最后,结合宁东-山东直流输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在1.8pu操作过电压下,对于海拔1000m及以下地区,±660kV同塔双回塔头的上层空气间隙距离建议为4.8m,下层空气间隙距离建议为4.9m;当海拔为2000m时,这2个距离分别建议为5.4m和5.5m。  相似文献   

19.
1000kV交流紧凑型输电线路等电位进入方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肖宾  胡毅  刘凯  刘庭  刘艳  彭勇 《高电压技术》2011,37(8):1868-1874
摘要:特高压紧凑型输电线路杆塔高、尺寸大,给线路带电检修工作的安全开展造成一定困难。为此,介绍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直线塔几种常用的等电位进入方式,并针对塔窗内进入路径的安全性开展1:1模拟试验,获得带电作业组合间隙放电特性。分析试验结果,推荐直线塔采用侧方水平进入方式,其最小组合间隙为7.0m;耐张塔采用“跨二短三”方...  相似文献   

20.
带电作业进入等电位方式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等电位作业最关键的技术措施就是如何安全稳妥地进入强电场,尤其是在500kv小塔窗或者狭基塔的情况下,这一点特别重要文章就某次带电作业技能竞赛中进入等电位的几种方式进行点评,指出由于塔窗小,组合间隙不够,用硬梯从塔窗直接进入是一种危险的作业方式.进而强调,要重视DL409-1991第165条规定的转移电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