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特低渗透油藏弹性采收率计算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性对特低渗透油藏弹性开发结束后压力分布的影响,基于油藏工程基本原理,提出了新的计算特低渗透油藏弹性采收率的方法。实例计算表明,常规油藏弹性采收率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而本文方法计算结果与油藏动态吻合较好,这说明本文方法对特低渗透油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在特低渗透油藏中,由于高渗透条带的发育,通常使其表现出渗透率各向异性特征,导致注采井间的渗流规律与常规油藏不同,对井网加密形式的适应性也存在差异。基于各向异性油藏的渗流特点及井网调整形式,利用叠加原理,得到注采平面渗流场计算公式;引入线状排驱概念,对各向异性油藏井网加密形式进行适应性分析;用驱动压力梯度表征储量动用程度,提出无因次动用提高程度概念,建立定量表征注采井间储量动用规律的方法。结果表明,将初始正方形反九点井网系统地调整为排状加密井网,形成线状排驱,可有效提升特低渗透各向异性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初始井网井距大于400 m时,注采井间储量动用提升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井网优化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南一段Ⅰ油组的地质、试采、开发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主力开发层系Ⅰ油组属于特低渗透断块油藏,裂缝不发育,并建立南一段地质模型.对研究工区内探井、评价井各种资料数据统计分析,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条件下进行相关油藏工程计算,同时参考国内低渗透油田井网部署资料,综合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得到南一段Ⅰ油组井网优化部署研究结果:矩形反九点,排距井距150 m ×250 m.综合南一段Ⅰ油组地质、开发现状特征,部署56口开发井,应用地质模型合理粗化数据体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实现15年开发指标预测,为油藏的合理开发投产起到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问题,在考虑压裂水平井裂缝半长、导流能力、间距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裂缝变质量入流与油藏非达西渗流的耦合模型,分析了不同启动压力梯度下裂缝参数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较大的油藏,应选择压裂更多条裂缝;水平井长度和裂缝条数一定时,可适当增加内部裂缝间距;裂缝总半长一定时,为减小缝间干扰,压裂时应尽可能增加外部裂缝半长.研究结果为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设计提供了重要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延长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地质情况,总结了已有文献中关于直井和水平井的产能计算模型,提出可以用于低渗-特低渗透油藏注水条件下的产能计算新方法。这些方法分别考虑了直井和水平井在压力敏感、水力压裂裂缝作用以及注水强度影响等条件下的产能计算方法。通过实际例子计算表明,井型对产能影响最大,非达西流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相对较小。该方法的研究为现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概要地推荐了可以用于低渗-特低渗透油藏产能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特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现象研究——以侯市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三叠系延长组是长庆油田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位,该套地层中存在启动压力现象。文中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启动压力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以侯市地区的具体井位为例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侯市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地层存在明显的启动压力现象,且初步确定该地区启动压力梯度为0.327MPa/m。  相似文献   

7.
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储层压力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13  
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许多难点和特殊性,国内外对该类油藏的开发尚未有可以成功借鉴的经验,为了对该类油藏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以肯基亚克盐下石炭系油藏为例,对该类油藏的储层孔隙结构、渗透率、孔隙度的压力敏感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储层压力敏感性对油气藏开发的影响,为最终确定该类油气藏的合理开发方式及油井的合理工作制度,防止地层压力变化对渗透率、孔隙度造成伤害,保证油田开发取得较好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与裂缝(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密切相关,因此井网部署是否合理是特低渗透油藏开发成败与否的关键。在分析特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特低渗透油藏开发中合理井网部署的关键问题,即裂缝方向与合理井排距的确定。在分析传统的特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根据裂缝不发育、较发育和发育三种不同情况,采用正方形反九点、菱形反九点、矩形三种井网形式的井网优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充分考虑特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的不规则布井的矢量化井网,同时提出了与矢量化井网配套的压裂工艺,在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合考虑流体和多孔介质压力敏感性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平面径向稳态渗流的数学模型,采用拟压力变换求解得到了产能解析公式。并通过与已有公式的对比证明了该产能公式的正确性和更具普遍适用性。采用应用算例,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变形系数、井距等对产能、采油指数、非线性因子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变形系数和井距越小、生产压差越大产量越高,但对于具体油藏条件,存在最优的井距和生产压差使得采油指数和非线性因子达到最高,此时的非线性因素影响降到最低,开发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特低渗透多层油藏在注水开发时由于各储层物性和流体特征存在差异,会引起各储层注水推进速度不同.利用特低渗透油藏渗流理论建立理论模型,推导了多层油藏考虑油相和水相启动压力梯度的水驱前缘计算公式,分析了渗透率级差、注采压差、注采井距、地层原油粘度对注水推进速度的影响.并针对注采井距的影响,首次提出了无因次水驱前缘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越大,渗透率相对较小储层的水驱前缘推进越慢;随着注采压差的增大,渗透率相对较小储层的水驱前缘推进速度逐渐增大,但增幅逐渐变缓;随着注采井距的增大,渗透率相对较小储层的水驱前缘推进速度逐渐变快,但无因次水驱前缘却逐渐变小;随着地层原油粘度的降低,渗透率相对较小储层的水驱前缘推进速度逐渐变快,且增幅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11.
对于裂缝较发育的低渗透油藏,其各向异性对平面波及系数影响较大,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通过引用等饱和度前缘界面来定义平面波及系数,利用数值模拟流线技术,建立了一套低渗透油藏平面波及系数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评价方法计算的见水时平面波及系数与油藏工程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并验证了其合理性。基于长庆油区某开发区块资料,利用该评价方法绘制出正方形反九点井网不同各向异性系数下的平面波及图版,分析不同各向异性系数下的平面波及特征,并针对低渗透油藏中缓解平面矛盾、改善平面波及状况的角井转注、水平井加密和堵水调剖等对策,预测调整后平面波及系数提高幅度,并绘制相应图版。  相似文献   

12.
复杂边界油藏水驱面积波及系数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驱面积波及效率是影响油藏采收率的重要参数.以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为例,研究复杂边界油藏水驱面积波及系数的校正方法.应用三维两相黑油模型建立不同油藏边界、不同井网形式的数值模型,计算出根据油藏边界类型定义的窄小油藏复杂边界校正系数与窄条油藏复杂边界校正系数.油田现场可直接根据窄小断块的类型和窄条断块的含油带宽度来选取相应校正值,从而校正水驱面积波及系数,调整开发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13.
平面非均质性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于特低渗透油藏,平面非均质性对储层的驱替效率和油气最终采收率的影响很大。通过考虑特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征,建立一维油水非混相驱替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重点分析了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及其分布方式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造成地层平均含水饱和度和地层压力下降,油井出口端含水率升高,驱替效率降低;在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确定的情况下,按线性增加型和先增后降型2种分布方式驱替时,驱替效果较好;在水驱油过程中,地层注入端的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油规律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数值模拟比值法计算水驱气藏体积波及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驱气藏体积波及系数不仅可以反映当前的水驱体积波及情况,而且在确定气藏最终采收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判断气田开发状况和调整效果的重要参数。文中在考虑地层流体及孔隙体积影响的前提下推导出了被波及网格含气饱和度上限值R的计算公式,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通过判定水侵前后网格含气饱和度的比值与R的差值来确定气藏被波及网格数,从而计算水驱气藏体积波及系数。该方法消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流体及固体状态的变化对网格气体饱和度所带来的影响,并引用数值模拟实例来说明比值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姬塬特低渗高含盐地层结垢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塬油田三叠系主力油层地层水与注入水的严重不配伍成为特低渗透油藏地层内沉积盐垢的基础。分别采用防垢剂和除垢剂联合挤注、地层压裂和挤注防垢剂联合应用、地层酸化和挤注防垢剂联合应用3种作业方法防治地层结垢。在实施的6口注水井增注作业和6口采油井增产作业中,地层压裂和挤注防垢剂联合应用防治地层结垢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2种作业。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复杂边界、平面非均质性和井网完善程度对复杂断块面积波及系数的影响,因此在常规注采井网均质油藏水驱面积波及系数的基础上,引入复杂边界校正系数、地层非均质性与注采井网关系校正系数、井网完善校正系数来修正复杂断块见水后的面积波及系数,得到其计算表达式。应用此法计算江苏油田庄2断块2009年7月底的面积波及系数,其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差仅3.6%,证实了该理论修正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李涛 《断块油气田》2010,17(2):210-212
特低渗油藏在压力变化的条件下,通常发生的是不可逆变形。通过考虑不可逆变形条件下渗透率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建立了考虑不可逆变形的特低渗油藏非线性不稳定渗流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从而得到了内边界定产量条件下的压力分布。结果表明,在定产量条件下,随着渗透率下降变化系数的增加,地层压力下降越来越快,井底流压越来越低.极限的供油半径越大.  相似文献   

18.
浅层特低渗透油藏衰竭式开发效果较差,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注不进的问题,氮气驱技术为提高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结合矿场实际,通过对特低渗透岩心氮气驱开发效果的研究,分析了注入参数对水驱后氮气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对比了单纯氮气驱和氮气与水交替注入时水驱驱替压力的变化,优化了特低渗透岩心氮气驱与水驱段塞比例。人造和天然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氮气驱可提高浅层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3%~10%,二次水驱时驱替压力增加,含水率较低时进行氮气驱效果较好;水驱后氮气驱采出程度与气体注入量变化存在阶梯性上升趋势,改变了以往采收率与气驱注入量单调性上升的认识,对于不同油田的注入要求可以选择气体注入量局域性最优值;相对于单纯氮气驱,氮气与水交替注入采收率有所增加,注入压力可明显提高,气水交替注入6轮次时压力最大增加约1.5 MPa,气水段塞优化最佳比例为2∶1。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低渗透油藏面积注水开发特点,在流管模型和Beckley-Leverett方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推导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含裂缝菱形反九点井网面积波及效率和油井见水时间的计算公式,解决了低速非达西渗流不同于达西渗流的面积波及效率理论计算问题和生产井见水时间的确定问题。研究表明,裂缝与注采方向夹角的大小对菱形反九点井网的面积波及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从而为低渗透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的开发设计和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控制CO_2驱优势通道流体流度,选用乙二胺作为调剖剂,并结合延长油田CO_2驱试验区储层物性特征,对调剖剂体系静态、封堵强度、注入性及流度控制性进行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地层条件下,调剖剂体系黏度稳定于14 000.0m Pa·s,体系强度较高;在一定压力范围内能够抑制气体的窜逸,调剖剂封堵后,CO_2气体突破压力为9.1 MPa;特低渗透储层注入前置段塞+调剖剂体系+保护段塞,体系注入性较好;注入调剖剂体系后可有效封堵优势通道,扩大CO_2驱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