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全球化背景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色彩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净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29(2):103-104,106
经济全球一体化给文化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趋同现象日益加深,而各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特色逐渐衰微。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西南地区传统民居色彩加以探讨,并尝试分析其特征,以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民族文化危机。 相似文献
3.
4.
新疆地域各少数民族传统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各族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联结地带,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热潮,新疆旅游业在蓬勃发展。该文着重研究因为新疆地区特殊的文化历史背景、地理和气候条件、宗教信仰,而由此带来的当地民居地域特点、平面布局、建筑材料、构造做法、民间习俗等方面的多样化特征。与此相应,新疆民居也具有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西传统民居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从封建礼制和风水理论、民风民俗和地域特征、建筑装饰艺术等方面分析了山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人们了解历史以及建筑作用。 相似文献
6.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对于维护民族多元文化生态,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和保护的紧迫性,讨论了文化地理学对于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适用性,从文化生态与景观、文化扩散与整合、文化源流与区划、地方文化与制度、综合演变机制等方面阐释了文化地理学对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方法与优势,探讨了文化地理学对于揭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特色文化内涵与特质的路径,为深化学科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范式与应用基础。并以瑶族为例,初步提出了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框架,旨在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村落及民居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徽州古民居(村落)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借鉴当代可持续发展观,阐述了徽州传统古民居(村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水口园林等方面蕴涵着可持续的技术与生态发展观,分析了其演变的经济文化背景,并指出“更新,保护,改造”是传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13.
14.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传统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在人们热衷于求“大”、求“洋”、求“奇”的同时,传统民族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如何把民族建筑文化的精髓有机地融入现代建筑,是当今建筑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说明了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影响中国传统民居发展和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有三:环境、技术和风俗、并有所分析。文章强调,研究旧民居是为了创造新民居,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农村民居。 相似文献
16.
动漫作为我国最近几年大力发展的产业,在中国已经形成初步的规模。大批的国产动漫作品,大量的动漫制作基地在中华大地应运而生。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在这众多的动漫作品中很难有堪称典范的优良作品,各种动漫制作基地中也没有形成自己风格且悲声海内外的制作中心。这种现象的产生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究其根源,文化,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优良文化与动漫产业的分离与缺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通过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和对古城风貌起决定性影响引领性项目的规划设计引导府城走保护与复兴双赢之路,最终达到在风貌上展现历史文化特色在功能上复兴府城的中心功能在环境设施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平民自建住居现象和当前濒危形势进行概述,以吉林乾安平民自建住居为案例,展示调研成果及亲身居住生活体验,分析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平民自建住居的多重气质,归纳平民自建住居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尝试总结出平民自建住居文化对提升当前居住建筑与居住环境的品质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在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于广州市城区近代民房构成单元的“西关小屋”的居住环境--含空间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安全环境谐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评判和综合评价;为创建新民居的设计思想和技术处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