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两种典型旅游开发模式 下的北京胡同社区——钟楼湾社区和鼓楼苑 社区为例,通过问卷、访谈和空间扫描观察 法,研究旅游开发对胡同社区中儿童户外体 力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钟楼 湾、鼓楼苑地区的旅游影响有积极感知,旅 游者和旅游空间特征是影响其感知偏好的 主要因素;胡同旅游开发容易吸引低年龄段 (6—8岁)儿童的参与,同时也使得儿童看 护者的数量增加;观光游览和商业开发两种 旅游开发方式在对儿童户外体力活动类型 的影响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对活动强度的 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易芬 《建筑与文化》2016,(6):151-153
本文采用心理地图法和行为追迹法结合观察与访谈,以居住区内的适龄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南京市奥体新城青桐园居住区内的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在儿童户外体力活动方面的可供性现状和儿童理想的游戏环境的可供性进行调查,研究得出居住区内的户外活动空间的可供性结构,对住区中儿童活动的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城市中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缺少对儿 童需求的考虑,千篇一律且人工化痕迹过重 限制了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已有研究论证 了活动场地中自然环境因子对儿童体力活动 的积极影响,但对自然与人工因子结合影响 儿童体力活动的研究却仍匮乏。本研究选取 了自然实验法、绘画法和访谈法,对比分析了 64名5.5至6.5岁儿童在环境因子多样化与单一 化的场地中的体力活动水平、社会交往和感 知特征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活动场地 中环境因子多样化在活动时间、强度、能量 消耗和活动类型上促进了儿童的体力活动水 平;其次,环境因子多样化对儿童体力活动的 促进是系统性的,受社交行为与感知影响; 最后,环境因子多样化能提高儿童的活动质 量。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儿童活动场地建设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究社区户外建成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影响是提升公共健康、完善社区户外空间适老化研究的客观需要.社会生态学的引入引发物质和非物质环境的关联性思考,而体力活动影响机制则注重剖析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对相关概念与理论界定基础上,分析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及社会生态学模型、影响因素测度、环境特征要素及对体力活动影响机制实证分析.进而总结环境对老年人体力活动影响机制研究的挑战与不足,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6.
汤湃  董楠楠 《风景园林》2023,(S2):88-92
【目的】从儿童地理学视角探索日常户外游戏体验在当代儿童、父母以及祖父母三代人童年之间的变化。【方法】以北京什刹海区域为例,通过半结构式访谈、行为观察和问卷调查3种数据收集方式,依据SPAT模型对不同年代儿童进行户外游戏的空间、玩伴、内容和时间进行了记录和对比。【结果】发现儿童日常户外活动范围越来越小、进行户外游戏的伙伴越来越单一、户外游戏的种类越来越少、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短。造成代际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建成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户外公共活动场地锐减让儿童缺乏空间进行户外活动;在城市社会环境中,人口流动改变了传统社区的社交氛围,对儿童的户外活动造成负面影响。【结论】可为改善儿童户外游戏体验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北京"单位大院"的历史变迁及其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乔永学 《华中建筑》2004,22(5):91-95
从建国初期北京单位大院的形成开始谈起,对单位大院产生的背景、空间的形态以及几十年来的变迁等作简要论述,进而对不同时期和形态的单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试图从中找到条认识现代北京城市空间的新途径,为今天的北京城市空间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特色的熟人社会语境中,院落常作为构建集体生活的空间载体.从祠堂等古代传统建筑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时的单位大院,院落都表现出封闭内向的空间特性,并承载着丰富多样的公共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特定"小共同体"内部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而现代城市语境下的"集体院子"则趋于开放性空间与活动的复合多元化,形成全新鲜活的生活图景.文章首先...  相似文献   

9.
彭妍 《城市建筑》2023,(4):30-32
四川地域辽阔,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的不同,各个地区在民居营建上呈现出不同的模式。本文聚焦川北地区,通过对姜家大院的实地调研,从民居的选址朝向、空间组织、结构构造、材料、装饰等方面总结分析川北地区的营建模式,解析传统民居营建过程的地域特征及其文化语境,剖析传统人居智慧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当今的人居环境营建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林林  郭剑英 《园林》2022,(1):97-102
国内外研究表明,邻里活动空间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公共空间分配不均导致儿童体力活动水平逐年下降.为探究邻里活动空间对儿童体力活动的影响,采用IPA(重要性—满意度表现分析法),以南京市鼓楼区7个邻里小区作为研究对象,调研并分析4~6岁儿童进行体力活动的情况,探究安全性、可步行性、交通噪音...  相似文献   

11.
陈虹羽  高凯  雷叶舒 《园林》2021,(8):73-81
单位大院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下独具特色的一种居住空间,至今仍是城市社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昆明中铁大院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原理和方法,从使用者行为活动和用后满意度两方面综合评估该空间的使用状况.结果表明,大院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各细分空间存在满...  相似文献   

12.
儿童在城市空间中的自由出行范围是评判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儿童的自由出行范围通常由儿童的父母严格管控,在此情况下,"户外居家活动范围"(home range)这一概念为描述"在父母允许的情况下、儿童以家为起点可以独自前往活动的范围"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就此课题,世界范围内的研究都指出相似的结果:随着城市化进程深入,城市儿童的户外居家活动范围逐渐缩小。在这样的背景下,该研究于英国英格兰地区的谢菲尔德市进行,主要通过半构建式访谈的形式,辅以不同年代的地图档案,分别对居住在城郊的两个家庭的三代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对比三代人描述的童年经历,结果显示,儿童的户外空间使用体验在以下四个维度均出现了消减:儿童的户外居家活动范围,儿童使用的户外空间类型,户外游戏的种类,以及户外游戏伙伴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龚文晔  白飚 《住宅科技》2010,30(9):32-35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的省会城市,郑州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对于喜欢居家养老的郑州老人来说居住区户外空间是他们调节身心健康的重要场所。通过对郑州21世纪社区户外环境现状及老年人使用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想法,探讨适合老年人的居住区户外环境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陈传荣 《四川建筑》2009,29(5):31-33,36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的媒介。儿童游戏先决条件是有合适的儿童游戏场地,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是儿童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场所,为儿童间的交流提供机会,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居住区儿童户外游戏场地作为居住区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儿童在校园之外的一个重要的生活空间,它的宗旨是给儿童创造安全、舒适,寓教于乐的户外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5.
浅析山西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特征——以王家大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古老的三晋大地上,一大批极具鲜明特色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与其悠久的文明历史相映成辉。作为我国保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之为“全国古建筑的宝库”。明清以来,由于商业票号在山西的繁荣与发展,一些发迹的富商纷纷回乡建宅,他们巨大的财富为修建精美的民宅提供了经济实力,从而带动了山西民居建筑水平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李泽  张瑶 《南方建筑》2020,(5):112-119
如何通过优化环境减少儿童肥胖病的发生已成为健康城市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大量既有文献表明城市规划可通过对各类环境要素的优化达到增加儿童体力活动的目的,但如何优化及两者间的影响机制等问题仍有待明晰与验证。本文选取国内外核心合集数据库,以1999~2019年发表的497篇文献作为数据源,对国内外建成环境与儿童体力健康研究的关键词热度、期刊分布特征等进行评述,并详细分析其中60篇文献,研究发现:(1)建成环境指标在微观及视觉层面涉及较少;(2)客观定量的评测方法应用较少,儿童体力活动时空路径特征研究稀少;(3)影响机制较为匮乏且缺少实例验证;(4)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尚未应用于儿童健康水平分析;(5)影响儿童体力健康的建成环境因子权重体系亟需建立。通过对已有文献梳理,指出当前研究缺陷及未来方向,为优化建成环境,提升儿童健康提出规划策略,以期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为国内开展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邱航  王侃 《四川建筑》2012,32(5):94-95,98
人居环境的质量历来为人所重视,经过突飞猛进的住宅建设后,中国住房在面积上毫无疑问已经取得了"量"的突破,然而在"质"上却表现不足。而"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比较宽泛和模糊的概念,一般而言,在城市空间沿着"紧缩城市(compact city)"路线发展的今天,城市住区居住质量的高低就体现在如何应对人口密度的提高和不同功能的重叠上。而对于城市中心区大量既存的旧住区,推到性拆除的方式已经遭到各方面的诟病,当务之急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让城市中的老旧住区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形态理论和职住空间关系理论,以问卷数据和质性访谈数据为依据,运用分层回归研究法和质性研究法考察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的影响,辅以北京市大栅栏社区、草厂社区和天通苑小区3个分别位于北京市老城区胡同和中心城区外围的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访谈。研究发现:(1)北京市通勤碳排放呈现出中心低碳化、外围高碳化的空间分布特征。(2)公交供给和轨道交通对降低通勤碳排放有显著作用。职住相对平衡的街道、轨道和公交网络密度较高的街道,其通勤碳排放也相对较低。(3)不仅居住地建成环境特征会影响通勤碳排放,通勤过程中的附加活动需求与换乘便利程度对通勤碳排放也有间接影响。因而,建成环境对通勤碳排放的影响除了直接的物质空间因素,还包括间接的个体视角。以期为超大城市制定因地制宜的减碳策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儿童友好视角,通过对邯郸市住区的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获取儿童的户外活动特征,随后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住区户外环境与儿童户外活动之间的影响关系,同时对工作日与休息日间的活动差异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人口学变量中,儿童与家长年龄对户外活动时长存在显著影响。建成环境品质、趣味性、可达性、安全性、邻里氛围、空间干扰度是可能影响儿童活动的主要因素,其中可达性、邻里氛围、空间干扰度的影响较大。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基于儿童友好的住区户外空间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研究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儿童活动行为出发,分析环境设计中感官体验对儿童能力构建的重要性。学习国外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法,在本土运用中以南京市科睿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户外活动场所的感官体验构成要素及儿童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分析对儿童有积极影响的感官体验要素,从而提出对该幼儿园户外活动场所的改造建议,以期为儿童提供富有吸引力且益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户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